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健林的话还是应验了!中国2套房以上家庭,或将面临“4大麻烦”

0
分享至

楼市经历一年多的调整以后,进入2023年,又迎来了一片利好消息,各地等等下调首付比例的同时,不少地区已经放开了限购、限售,甚至央妈也降低了购房利率,部分银行最高时期房贷利率高达5.6%,甚至更高,如今已经下调至不足4%。

如此低的上车门槛,还贷压力还大幅下降,可即便如此,似乎市场仍不买账。进入2023年以后,虽说部分一二线城市已经开始看房量上升,量价齐涨,但是整体销售情况仍然较为低迷,甚至价格下跌的城市并没有减少。比如今年一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中,依旧分别有62个城市和77个城市环比下跌。

而如今这个状况,多年前王健林就有过预言:房地产未来很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房价更会一降再降。就目前这一年多的趋势,老王真是所言不虚。

国内房子经过了20多年的上行周期,这期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徙也已经实现了64的城镇化率,而且,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上升,城镇住房拥有率也跟着大幅上升。目前,我国城镇住房拥有率已经得到了96%,相当于进了城的农民,绝大多数人基本都买了房。

而市场的供需情况还不仅限于此,还有出生率的不断下降,以及老龄化的加剧。据统计,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但死亡人口数量却高达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出生人口不足死亡人数,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人口负增长有啥影响?有人觉得,人口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减少和年龄结构老化、经济增速下降、有效需求下降、消费支出减少、企业利润减少以及储蓄和投资减少等;虽说人口人口负增长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的、缓慢的,但是从其他国家的经验可以了解到,人口负增长一旦出现,人口总量持续减少的态势难以在短期内逆转。那么这种情况对持有两套房及以上家庭有何影响?“4大麻烦”,或不得不面对!

第一,市值缩水

人口减少,老龄化加剧,对住房需求也会跟着不断下降。而长期来说,老年人口的增多还意味着将来继承房子的规模会大幅上升。如果出生率持续下降,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供过于求,如此就极易加剧不值钱。

第二,变现困难

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想要立马变现,就只能降价了。但是当地段、配图都极佳的房子也在采取降价的房子快速变现时,那些地段无优势、装修风格太“古”、房龄较长等众多弊端的房子,降价变现又占有多少优势?

第三,持房成本越来越高

市场供大于求,变现困难,这种情况下,持有多套房且贷款买房的家庭就不得不面临持房压力不断上升,比如每月的贷款利息雷打不变,还有物业费、垃圾处理费、暖气费,甚至还有即将落地的房产税。这些年,因为行情不好,房产税没有如约而至。但是很显然,暂时不来,不等于它永远不来。这就意味着将来变现困难,持房的压力就更大。

第四,出租难

有人觉得,既然不好卖,捏在手上又成本越来越高,大不了出租降低持房压力,如此也不是难事。如果大家现在还有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房子不好卖,持房压力大,如果是在产业经济较好、人口流入较大的城市,哪怕这几年加大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也不用太担忧。人口流入总能唤起一部分刚性需求,甚至改善需求。

但是,这种情况在产业经济单一,且人口外流较严重的三四五六线,持有两套房及以上的家庭就不得不面临既难卖、也难租的窘境。

而这种情况下,最遭殃的还是那些三四五六线城市里只有一套住房的家庭,空置率太高,每月无法享受到更多物业服务,但是每月的物业费一分不能少,甚至每隔几年物业费就要上涨。这种情况下,经济条件好点的业主会选择搬入更好的环境生活,留下那些经济条件较弱的家庭,就不得不承受每月定时交费,但享受不了应该享受的服务的苦果。

end

既然看到这,就顺便点个赞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突传噩耗!31岁歌手古家齐与女友车祸身亡,疑因暴雨导致操作不当

突传噩耗!31岁歌手古家齐与女友车祸身亡,疑因暴雨导致操作不当

云图娱乐
2023-06-10 01:39:40
80岁母亲因赡养费状告55岁女儿,女儿叫苦:月入3080元要付3000元

80岁母亲因赡养费状告55岁女儿,女儿叫苦:月入3080元要付3000元

历史求知所
2023-06-09 08:00:23
被歧视的哈扎拉人:一副中国脸,典型黄皮肤,他们真是中国后裔?

被歧视的哈扎拉人:一副中国脸,典型黄皮肤,他们真是中国后裔?

鬼谷子思维
2023-06-09 17:11:29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和喝水,过了60岁,请记住4项长寿准则

人老了,不在于运动和喝水,过了60岁,请记住4项长寿准则

营养time
2023-06-09 08:10:30
医保局:已追回骗保805亿元,重点查骨科等

医保局:已追回骗保805亿元,重点查骨科等

健识局
2023-06-09 18:37:17
中国按兵不动,在台湾问题上使用的策略十分高明,全球只有他看懂

中国按兵不动,在台湾问题上使用的策略十分高明,全球只有他看懂

车马点兵V
2023-05-23 10:46:10
1.6亿!1.9亿!哈登收获2份报价,恩比德:他不值得2.7亿的顶薪

1.6亿!1.9亿!哈登收获2份报价,恩比德:他不值得2.7亿的顶薪

小胡聊体育比赛
2023-06-09 13:35:32
霸气!联合国制裁朝鲜icon的决议案,被中国一票否决了

霸气!联合国制裁朝鲜icon的决议案,被中国一票否决了

娱乐优
2023-06-09 12:59:34
江苏一对夫妇下班回到公寓,像往常一样洗完澡上厕所。她刚才一直在给自己充电

江苏一对夫妇下班回到公寓,像往常一样洗完澡上厕所。她刚才一直在给自己充电

察颜观生活事
2023-06-10 07:35:02
中石油胡总不至于如此糊涂,事件可能另有隐情!

中石油胡总不至于如此糊涂,事件可能另有隐情!

王老师日常
2023-06-09 14:39:07
首次独立证据出现!挪威分析:卡霍夫卡大坝坍塌时检测到爆炸信号

首次独立证据出现!挪威分析:卡霍夫卡大坝坍塌时检测到爆炸信号

刀刀说事
2023-06-09 08:57:06
轮到中国行动了!中国当着全球的面抓住美国痛脚,李尚福斩钉截铁

轮到中国行动了!中国当着全球的面抓住美国痛脚,李尚福斩钉截铁

海峡快讯
2023-06-08 16:42:16
白色龙舟?惹众怒了!

白色龙舟?惹众怒了!

刺头体育
2023-06-09 12:47:01
郭正亮:南海黄岩岛是美国底线,若中国敢填海,美国将直接炸毁?

郭正亮:南海黄岩岛是美国底线,若中国敢填海,美国将直接炸毁?

文史黄金屋
2023-06-07 12:00:35
马斯克的力量:即使是保洁阿姨,也觉得自己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马斯克的力量:即使是保洁阿姨,也觉得自己和马斯克一起改变世界

风起堂讲教育
2023-04-28 11:56:25
广州番禺警方通报“一男子在女厕门口偷拍”:已将该男子抓获

广州番禺警方通报“一男子在女厕门口偷拍”:已将该男子抓获

环球网资讯
2023-06-10 09:38:24
年轻妈妈卖“人奶”,1500元直接让成年顾客躺在怀里面喝

年轻妈妈卖“人奶”,1500元直接让成年顾客躺在怀里面喝

妈妈宝宝经验谈
2023-06-10 07:10:02
乐福拼命了!跟詹皇打总决赛都没这么强,两大领袖投降,戈登打疯

乐福拼命了!跟詹皇打总决赛都没这么强,两大领袖投降,戈登打疯

嘴炮体坛
2023-06-10 10:45:37
王洪文爱喝酒,在多次买国宴剩下的茅台剩酒后,被王海容等人嫌弃

王洪文爱喝酒,在多次买国宴剩下的茅台剩酒后,被王海容等人嫌弃

明史专家
2023-06-09 20:00:22
陈萌辟谣带娃回北京,和大衣嫂晒麦子干农活,北京帐号已被封禁

陈萌辟谣带娃回北京,和大衣嫂晒麦子干农活,北京帐号已被封禁

会白话的涛
2023-06-10 10:55:37
2023-06-10 13:30:44
财经万子婳
财经万子婳
万子婳
1442文章数 155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华为(北京)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落户石景山

头条要闻

媒体:华春莹接机 洪都拉斯女总统访华首站选在上海

头条要闻

媒体:华春莹接机 洪都拉斯女总统访华首站选在上海

体育要闻

斯诺克10人假球案内幕 他们都做了什么

娱乐要闻

王思聪与买超夜店寻欢 懒理美女搭讪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问界“失去”华为70天

汽车要闻

一辆“假”SUV 竟是超跑玩家的终极归宿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亲子
房产
健康

手机要闻

小米Civi 3迪士尼100周年限定款真机赏析,售价保持2899元

艺术要闻

邀全国高考生免费看展!遇见博物馆推出5城5馆大型公益活动

亲子要闻

夏天照顾宝宝,家长需要做好4件事,助力宝宝健康成长不遭罪

房产要闻

华为(北京)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落户石景山

长期喝有水垢的水,会得结石?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