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市、县委也要组建社会工作部,负责统筹管理信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三新”党建,志愿服务等方面工作,有关职能需从有关部门划入。所谓“牵一发而动千钧”,职能划转、人员划转等对相关部门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1.信访局长“呵呵”一笑——信访工作以前由政府办统筹管理,现在由社会工作部来管,力度应该略有增强,但对信访局工作格局影响不大:信访局长一笑而过,赶紧接访去了。
2.民政局长“偷着乐”——以前他们负责基层政权建设、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这摊事儿点多面广,想管管不来、不管又不行。只好依托组织部打头阵、总指挥,民政局抢先不得,也落后不得,好难做人。
现在好了,交给社会工作部去管,如山重担交出去了,民政局长偷偷笑出了声。
不过,这轮机构改革,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设在民政部门,这项工作回归民政局管理。面对“银发浪潮”,要想管好、服务好老龄人,难度和压力也不小。
3.宣传部长如释重负——志愿服务是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之一,但随着文明办和宣传部合署办公以后,文明办人员大减,组织活动、迎接检查比较吃力。
将志愿服务的组织协调职责划转给社会工作部,文明办以后只“下单”、不“办单”,等于给宣传部长卸下了一副重担。
4.组织部长喜忧参半——将组织部门负责的“两新”工委职责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交给社会工作部,能够减少组织部门的事务性工作,专注于管好队伍。
组织部长担心的是,组织部里负责组织工作的都是业务骨干、写作高手,如果“人随事走”,把他们都划到其他部门去,会不会让组织部门的干部力量陡然下降?
另外,不负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以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缺少务实性载体,会不会虚得狠?
5.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开怀大笑——虽说政法委和司法局机关在编正式工作人员一样,每个月享受1200元的政法津贴(其他部门没有这个待遇),但是,维W、综合治理、反邪教等,哪一块工作都很伤脑筋。
随着社会工作部成立,统筹信访工作、协调信访维W的职责转移,政法委压力大大降低。未来的日子里,每月1200元的政法津贴依然享受,工作担子轻松一大截,好不惬意!
可为什么开怀大笑的是常务副书记和其他干部职工,而不是一把手呢?
原来,政法委书记一般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为提高新组建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未来的社会工作部部长十有八九会由副书记兼任——这样说来,他个人的工作负担不减反增,一大块“硬骨头”等着他去“啃”,相必他(她)心中也未必只有兴奋。
【文末补充说明】
一个问题是,虽说是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但上访群众还是免不了会时不时去社会工作部“走一走”:市、县委社会工作部信访量不会小。
估计社会工作部的在编干部职工可以比照发放信访津贴:从事信访一线业务的工作人员每人每月235元,其他信访工作人员每人每月130元——话说,这个标准是2009年制定的,起点很低,多年未提标。哎,不说也罢! #国务院机构改革##头条创作挑战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