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马英九祖籍湖南,自称跟毛主席是老乡:两家离得很近,大约两里路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早年港澳台地区的“当地名人”中,不少人的祖籍都在内地,譬如今天所说的生在中国宝岛台湾的马英九,他的祖籍就是湖南的!提及湖南籍的名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出生于此的毛主席。

“我既是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代,也是毛主席的老乡。”曾经面对记者采访,马英九毫不避讳此事实,骄傲地脱口而出,记者从他脸上看到的是自豪无比的表情,而灿烂的笑容无时不刻在说明他亦很享受这段“过往”。

探访马英九老家,知其家族迁变史

有记者曾去马英九的祖籍地考察一番,它就在湖南湘潭县白石乡寺门前,说到湘潭不禁让人倍感亲切起来,因为这是毛主席的家乡——马英九说得没错,他的确和毛主席乃“老乡”。

此地风景甚好,记者抬头环绕四周,其均被葱郁绿色给笼罩着,加上彼时正下着春雨,颇有一种朦胧的艺术美感!记者猛吸了一口此地清新自然的空气,登时觉得神清气爽,尔后他没忘了此行的目的,随即便去寻找“马氏六修族谱理事会”委员马英贵老人。

马英贵老人知道记者来意时,点点头道:“马英九的确是和我一辈的,我们属于湖田马氏第22代子孙,我们名字中的‘英’字取自族谱中的——上尊大人,英才继起。”

“老人家,请问下,这个湖田马氏是什么意思呢?”记者追问道。

马英贵笑着解释说:“湖田就是我们祖辈迁到湖南的第一个落脚点了,就用这个地名来命名宗族了。”接着,马英贵老人饶有兴趣地同记者讲起了发生在他们家族身上的历史故事:

1335年,他们的祖先先是迁移到了江西地区并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在追杀陈友谅的过程中自江西来到了湖南,发现此地很适合安家落户,随即就在这里居住下来,成了后人永远的家乡。

记者边感叹其家族的“历史悠久”与“可追溯性”,边询问:“马英九先生也多次在一些场合中提到自己是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代,这个有考据吗?”“他说的没错。”老人翻出族谱给记者看:“马援因功累官拜伏波将军,我们湖田马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支。”

马英贵绘声绘色的讲述亦令记者了解了更多马家的发展史。严格意义去追溯的话,在战国时期他们其实并不姓马而是祖上姓赵,为赵国名将赵奢之后。这个赵奢是谁?了解一点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应该都会知道。

生于河北邯郸的赵奢是个战功赫赫的名将,他曾带着赵国大军击败秦军,还被赵王封为“马服君”——看至此就明白了,原来马英九他们的“马”姓源于此。

之后这姓氏就一直延续到当今......再到上面所说明朝朱元璋时期,这支“能战”的家族就此在湖南湘潭安居下来。

正是有了族谱才能准确追溯到马英九家族这光辉的历史,从而理解了为何马英九会在公开场合自豪地谈论相关。

爷爷马立安是当之无愧的“大善人”

后来记者又提到了毛主席与这马英九也是老乡时,马英贵老人呵呵笑着:“对,他们两家离得很近,大概两里路。”末了,老人又说马英九爷爷马立安的坟墓就葬在马家堰,还热情地邀请记者一起去看看。

沿着湘江大堤再往南边走个5公里左右,就来到了马英九爷爷的长眠之地,气派的墓园足可见马立安在当地的实力与口碑——修建于1928年的它主要以汉白玉、水泥、三合土制作而成,异常坚固。

据称1924年时,自保镖弟弟去世后,当地的土匪恶霸经常跑来欺负马家人,无奈的马立安只得把家搬到了湘江对面的衡山县,在那里逝世后又将其葬回了湘潭。

“我死后一定要落叶归根,将我葬在家乡湘潭。”马立安此前这样交代过自己的后事,于是孝顺的子女们船运其棺木到湘潭,最终葬在了这里......

那么,湖南湘潭人眼里的马英九爷爷马立安是个怎样的人呢?

1868年,彼时还处于清朝同治年间,湖南湘潭县马家堰寺门前,马立安出生了。当时的马家家族事业发展得很是兴旺,而马立安继承了先人的商业头脑,十分会做生意,当地的米厂、屠宰场、铸铁锅厂等都是他家开设的。

不仅有足够的实力办厂,对于厂址选择也是眼光独到:马家的很多店铺多数是沿江而建,水运交通非常便捷而使生意红火异常!生意好到曾一度请了好几个账房先生。

外头做生意之际马立安也没忘了打点好自家300多亩水田,他一口气请了40多名长工,让他们在几名管家的带领下照看好水田。

不得不说马立安也是个十分爱国的生意人。清末至民国初年,面对盗匪肆虐的情况,马立安积极组织地方乡绅武装来对抗凶狠的盗匪,从而更好地保护一方乡土安全。这一自行组织的武装力量一成立便是10多年!

或许祖上红巾军的血脉在他身体里亦有觉醒时刻,马立安对军人也有些特殊的敬重情怀,故而每逢看到附近路过了军队,都会拿出自家银两来犒劳他们。

“他当真是一个为人宽厚之人,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美德发挥得淋漓尽致!”马家后人及当地人提及他纷纷如此赞叹,记者还采访了当地一些老人,这些老人虽说来到此地时尚年幼且马立安早就过世,但他们总是能从大人口中了解马立安有多么优秀和善良。

“你看到码头边那三块大石碑没?”老人们指着那已有百年历史的石碑崇敬地说道,“就是我们纪念马立安他们捐资兴建的功德碑!”

“大善人”马立安在附近修建罗家坝龙山桥、育婴堂、陈江口义渡时捐了好些钱。难怪人们始终难以忘记功德满满的他而要为其建造功德碑。

“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这是马立安留下的遗训,用以激励后世子孙,就凭这两句诗便能看出马立安至高的精神境界。据说马英九一直将爷爷这句话作为处事格言且将之作为对联挂在台北办公室里。

父亲马鹤凌也是一腔热血的爱国奉献者

马英九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觉悟其实离不开家族优秀品德的“被传承”,而他的父亲马鹤凌也是一个像爷爷马立安一样优秀的人。

1920年,马鹤凌出生,他是马立安和第二任妻子向氏所生。年少时,他和父亲一起生活在衡山县,并先后在岳云中学、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等院校学习。

在校期间的马鹤凌堪称是个文武双全的才子,不仅擅长国文和历史等,体育素质更是出类拔萃,还曾在初二时获得过湖南省运动会万米长跑冠军!学校毕业后,他为了抗战义无反顾地入伍从军,由于综合素质比较强,马鹤凌很快引起了蒋经国的注意。

马鹤凌随即加入蒋经国领导的青年军,还前往滇缅参加抗日战争,期间更是担任了204师的训导员及政工部主任等,后更经赏识他的蒋经国推荐,任职蒋介石秘书和侍卫官。

而在国民党的日子里,马鹤凌也和马英九的母亲长沙女孩秦厚修相识了,秦厚修的来历也不容小觑,其父曾担任过国民党第11集团军机要室主任。陷入热恋的两人于1944年8月在重庆结婚,婚后共生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唯一的儿子便是马英九。

关于给儿子取这个名字也是与马鹤凌的心愿想法等有关的,通常有以为两种说法:其一,据马英九本人所说,他本叫膺九,这个“膺”有服从之意,九则是代表九州——陆游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之中的意思,殷切表达了其父希望国家统一的夙愿。

第二个说法是湖田马氏二十二代字辈为“英”,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的马鹤凌由《圣学》和《论语》中的“九思之德”、“君子有九思”获得灵感,故取名字为“英九”。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足可见马鹤凌先生的爱国之心与文化修养。

马鹤凌的爱国不仅体现在给儿子取名一事上,更表现在其身体力行的实践上!很多年后回到祖国家乡的马鹤凌给母校岳云中学捐款了1万美元,还特地设置相关的体育奖学金来激励那些当年和自己一样热爱体育的学生们……

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灾,湖南也是灾难城市之一,马鹤凌闻之即刻召集亲朋好友给湖南捐赠了100万新台币。

马鹤凌晚年时还积极创建“世界华人和平建设协会”,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学术交流的该协会旨在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发展等,由此可见其苦心和决心。

可在2005年10月30日,马鹤凌因心梗发作被立即送往医院。然而次日晚上,马鹤凌先生终究没能挺过去而与世长辞……在马鹤凌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祖国两岸能统一,令人可敬可叹!

马鹤凌老先生去世后,岳云中学全体师生悲恸不已,老校长更是满怀哀伤情绪为其提词写诗,心痛这位爱国者留下未尽夙愿而驾鹤西去……

在父母精心照顾下成长起来的马英九

儿子马英九当然知晓父亲的心意,他自小就接受着三观颇正的教育,比起一味无脑地死读书接受文化知识,做人方面更重要!他时时在小马英九耳边诉说着自己的大陆情怀,对儿子说咱们的家乡就在海的那一头。

对湖南难以磨灭的印象就这样深深根植在年轻的马英九心里,他也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根就在大陆。

1950年出生的马英九自小是由来自长沙的外婆扶养大的,因为外婆只会讲长沙话,故而马英九耳濡目染下也能说一口十分流利的家乡方言,这让以后的内地群众特别是湖南民众对其颇有亲切好感。

当然,对马英九产生深刻影响的不只是父亲,母亲秦厚修不会像父亲那般严厉直接,她采取的是以身作则的方式,特别是全家刚到台湾那时候,秦厚修白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晚上兼职教书——尽职尽责的模样也是日后马英九工作起来的形象,从未因此抱怨过苦累。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后的马英九,学习成绩自然十分优异,他顺利考进全球知名高等学府哈佛大学。

读完博毕业后马英九回到台湾,蒋经国早就相中了年轻有为的他,让他成为自己的翻译官,彼时马英九不过才31岁。人家而立之年正在创业,而他却已开启平步青云的旅程!

1990年,马英九湖南的表哥刘肇礼陪着母亲去台湾拜访马英九全家,长时间相处下来,令刘肇礼对表弟有了更深刻的好印象。

“表弟真的是个优秀的注重传统道德的人,对所有人都是万分谦和的态度,对待母亲更是百般敬重,只要有空,就会尽量陪伴母亲。”每每刘肇礼回忆起来,都会被经历过的温馨时刻感动。

2008年,马英九顺利当选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并连任了四年,比起其他竞选人,他能如此得民心绝非有些人认为的长相英俊,温文尔雅,更重要的是自身拥有极好的道德修养和从政能力!

唯一遗憾的是马英九没能踏入祖籍地好好感受一番故土乡情,庆幸的是表弟刘肇礼会时不时来台湾和他介绍家乡的各种,他很欣慰于祖国的日新月异,湘潭的繁荣昌盛——那可是从小养育了爷爷、父亲的丰沃之地啊,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的不朽摇篮啊!

对马英贵老人等采访完毕后,记者心中泛起不小的涟漪,在回程途中他望着湘潭的碧水蓝天,止不住地想:马英九的心中也一定如同爷爷和父母所想,期盼祖国能早日实现两岸统一,届时定是一场值得狂欢的国之盛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议史纪
议史纪
分享地理知识带你了解世界地理
2248文章数 653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