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姨家住在近郊的小镇,比起那些远离家乡去带孙的老邻旧居,她感觉自己省心很多,她不用那么奔波辛苦,儿子家就住在离自家一个小时公交车车程的市里。
儿媳娘家也是本市辖区县里的,她和亲家母轮换“值班”帮他们带孩子,家里有事,随时和亲家母协商,她这几年带孙子,时不时也照料自己的老母亲和婆婆。
周五晚上,儿子和高姨通话,说他要吃酱鱼,儿媳不会做,请高姨明天中午过来一趟帮忙做鱼,高姨满口答应。
老伴不在家,一个人从自家鱼塘里捕鱼比较辛苦,高姨就去早市买了上好的青鱼,也是镇上的人养的,口感没准比她家的还好。
她带着咱家做的酱和杀好的青鱼,又装了好多青菜,搭乘公交车去儿子家里。
到了儿子家,儿媳看她来了,不是很高兴,说他们一会要带孩子出去玩。
儿子从床上爬起来,说他不去,他这几天加班,昨晚直接忙到了凌晨才回家,眼眼睛都肿了,头晕,他想在家休息。
高姨站在门口有些为难,自己推了一下门,进屋。
儿媳对着孙子说:“你看,你爸爸前几天都和咱们说好了,周末要带你去爬山,看奶奶来了,他就不去了,人家还是和妈妈好!你以后也得一直和我好,记住没?”
五岁的孙子赶紧点头,说是高姨的到来才导致他爸爸不能带他出去玩,对高姨表示不欢迎。
高姨看着这个自己亲手带大的小家伙在她面前气恼的样子,是又可恨又可爱,儿子和高姨说不要搭理那个小家伙,待会吃鱼的时候他一定比谁吃的都多。
高姨自然不会在意孙子说了什么,她喜欢他还来不及呢!
她把青菜分类挑选,去根去掉不好的叶子,装进袋子,放进冰箱,儿子看着她拿了这么多的菜,和她一起弄。
母子一边弄一边闲聊着。弄好了菜,高姨开始做饭。
她看着儿子眼中有红血丝,让他再去睡一会儿。
高姨炒好了几样菜,准备最后做鱼,可就在她把鱼做好,酱怎么不见了。
她记得清楚,自己就把酱桶放在厨房的架子上了,她在这个厨房里断断续续煮了好几年的饭,对什么东西该放到什么位置太熟了,架子上怎么会没有呢?
装酱的桶是她昨天接到儿子电话后买的,刷洗干净晾了一夜,就怕里面的水不干装了酱,酱会坏。
她把锅里添了水,盖上锅盖想去问儿子,是不是他把酱桶给拿走了。出了厨房,客厅静悄悄的,她去了主卧,儿子正在床上睡觉。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她看见儿媳从紧挨着厨房的卧室,也就是北向的那间她在这里时常住的那间卧室里走了出来,顺手把门关上了。孙子被她关在屋里。
儿媳对她挤出了一个不自然的笑,把门打开,门外站着保安小张和一位保洁员。小张的手里提着高姨的那个酱桶,高姨看了有些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她平日里和小张比较熟,早晨进小区的时候正好碰到小张,他帮着自己把这桶酱提到家门口的。
儿媳:“你们有什么事?”
保洁员:“我刚刚处理垃圾的时候,看到这桶酱就放在厨余垃圾桶的边上,还想着怎么处理一下,保安小张说这个酱桶是你们家的,看看是不是丢错了,我们就给你们送回来了。”
儿媳:“这个酱桶不是我们家的,你们认错了。”
高姨认识这个酱桶,她在酱桶上贴的日期还在上面呢,她从保洁员的手里接过酱桶说:“谢谢您,这是我的,您没打开吧?”
保洁员摇头。
保安小张笑着说:“高姨,您看我没有记错吧,就是您的。您的酱好吃,您给过我们,我还留个心眼,要是您不要了,给我们吃啊,酱茄子、酱鱼啥的可好吃了。”
儿媳不难烦的说:“谢谢啦,你们没事的话请回吧,你们食堂该开饭了吧。”
保安小张和保洁员都走了,高姨表示感谢。
儿子被吵醒了,他问是怎么回事,高姨说没事,鱼里该加酱了,说完提着酱桶就走向厨房。
当她进入厨房的时候,厨房里传出了浓重的糊锅的味道,高姨的鱼糊了!
这浓重的味道儿子也闻到了,他紧随高姨走进厨房,看着锅里的鱼感觉可惜了!
吃饭的时候气氛有些尴尬,本来作为主菜的鱼进了垃圾桶,高姨心里很不舒服,儿子也明白了事情的大概缘由,他看着大家都吃完饭了,对儿媳说道:“妈辛辛苦苦拿来的酱怎么就给扔了?”
儿媳:“不卫生。”
高姨:“我做的酱怎么会不卫生,你原来一直不都吃的挺香的吗?连我孙子都爱吃。”
儿媳:“原来孩子小,吃酱我们大人可以控制,现在他长大了,自己吃饭,不好控制,您以后还是少往家里拿这些东西。”
儿子:“说什么呢,是我让妈拿过来的。”
高姨赶紧摆手,吃完饭,她背起自己的背包,回家。
儿子不让她走,说这会太热了,明天早晨再回家吧。
高姨摆手,对儿子说:“我突然想起来了,你奶奶要吃酱鱼呢,我得回家给她做去。”
儿子:“急什么,您和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多着呢!”
高姨:“急啊,你奶奶养育了你父亲,帮我带大了你,这后半辈子都时不时给我帮忙,而她很少对我提要求的,好不容易想吃鱼,我还不得赶紧好好给她做,绝对不能做糊了。”
在厨房洗碗的儿媳走了出来:“妈,今天是我不对,是您孙子吵着说是您来了,弄得他不能出去玩,我才一时犯糊涂把您的酱桶给扔出去的。下次不会了。”
高姨:“没事,我明白自己该怎么做了,这是你们的家,孙子我帮忙带大了,以后少来就是,以免干扰你们的正常生活。今天抱歉哈,都耽误我孙子出去玩了。”
高姨说完就去开门,儿子:“这也是您的家,这房子是您买的,房本上是您和我爸的名字,要常来啊。”
高姨点头,推门走了。
她感觉自己真是糊涂,怎么就这么呼之则来的,挥之则去的。以后可不能这样了,房子是她和老伴的,可家是儿子的。
(所有图片与文章内容无关,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