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住建部用“456”来回应了当前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实际情况,他说: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的40%,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50%,而居民财富60%都在住房上。
其实从这里面的几个数据也可以看到3个真相:
1、我国老百姓家庭资产的大部分都是房子
2、楼市20多年的发展,地方收入占比最大的来源是房子
3、银行绝大部分收入也与房子息息相关。
这些背后的真相,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仍然期盼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之一。
但是,房子毕竟是商品,是商品就得遵循市场原则,而从当下楼市不断加剧的4大趋势中可见,房价的走势基本上已经确定:
趋势一、我国仍然在加快各类保障房的供给。
在2023年1月17日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国家再次明确将大力增加保障型租赁住房的供给,并计划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万套(间),比去年(240万套)有大幅度增长。
趋势二、城镇化率正在放缓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5.22%,相当于我国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发达国家近80%的城镇化率发展。但是,从2022年我国城镇化率仅比2021年提高0.50个百分点、创1991年以来上升比例新低,可见,城镇化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
而随着城镇化放缓,进入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少,必然会导致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失去上涨支撑,而随着空置率的不断提高,房价下降或者进入一个稳定趋势,就成为大概率事件。
趋势三:房产税又传出新消息
今年,住建部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总共有六亿栋房屋!据说这一次对房子总量的普查,历时了三年时间,而且动用了260万人才得出具体的数据。此数据公布以后,很多人看到的是我国房子总量的庞大,但是经济学家们则表示:住建部给这六亿栋建筑赋予了“身份证”,也就意味着给以后房产税的征收,扫去了技术障碍。这也意味着,将来持有多套房子的人,持房成本压力将越来越大。
趋势三、“抛货”愈演愈烈
今年二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回暖潮的同时,不少二手房市场同步出现了挂牌量激增,甚至挂牌量明显多于二手房的成交量。
有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全国新增挂牌房源量环比上涨了238%,其中上海和广州新增挂牌房源量环比涨幅超2倍,北京和深圳环比涨幅超1.5倍。湖州、嘉兴、惠州、昆山等城市环比涨幅甚至超5倍。
抛货似乎愈演愈烈,为了快速变现,不少二手房业主只能降价卖房,甚至有的业主已经将房子从2.5万跌到9千。这种情况下,对于早期买房的人而言,影响并不算大,顶多也就是不赚钱,或者赚少一点。但是对于那些高位接盘的人来说,房子的总价还不及银行剩余贷款,这种情况下,甚至有人愿意免费送房。
当然了,所谓的免费送房,也不是说房子的钥匙交出去,接受人啥都可以不管不问,起码剩余的贷款得承担下来,可房价跌到这种程度,谁还愿意去做接盘侠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