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黄祸远去,黄沙卷起?时隔78年,蒙古为何又成了我们的心腹大患?

0
分享至

一个失控的蒙古,始终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1945年8月14日,就在日本帝国主义下定决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前夜,南京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彻底打开了蒙古远走高飞的潘多拉魔盒。随后蒙古在苏联的支持下自立门户,与我们彻底分道扬镳。

蒙古的分立,对我们而言可谓痛彻心扉的灾难。因为作为二战战胜国的我们不仅因丧权失地沦为国际笑柄,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侮辱。搬不走的蒙古作为苏联事实上的第16个加盟国,对我们的东北、华北乃至西北广大地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威胁,首都不得不再度“天子守国门”。

不过,随着新中国的横空出世,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彻底告别了任人欺凌和宰割的屈辱年代,蒙古即便有苏联的撑腰,也注定只能能歌善舞。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烟消云散后,失去靠山的蒙古更是在三天饿九顿中胆战心惊。

不过,因为跑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蒙古,创造性地提出了“第三邻国”战略并和美国等域外国家打成一片,蒙古似乎又开始重振雄风,并成为中俄两国挥之不去的噩梦。

但是,由于中俄两国同时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不得不“背对背拥抱”地抱团取暖,于是好不容易支楞起来的蒙古,即便和美国打得火热,甚至在一年一度的“可汗搜索”联合军演外派出精锐到阿富汗和伊拉克给联军看大门,也无法在蒙古高原掀起波澜,更别提贯彻美国意志在中俄之间“中间开花”。

看起来,只要中俄齐心,蒙古就只能在夹缝中夹起尾巴做人,但这种局面很快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动。而这种“三明治”式的格局之所以只保持了几分钟,不是因为中俄交恶,相反两国的关系越来越情比金坚。真正扭转蒙古恶劣局面的,是比美国所谓的两肋插刀更恶劣的沙尘暴。

是的,当沙尘暴连蒙古自己都无法驾驭,那么蒙古就注定能让周边邻国尤其是我们痛不欲生。

相比于成吉思汗时代高举弯刀风驰电掣的蒙古骑兵,高达数百米的沙墙,除了带来“一夜北宋”的浪漫,“人畜皆害”的天灾,更给过往地区带来了极度恐怖的震撼。

更可怕的是,这些黄沙跨越国境线根本就不用过海关,更可以借助季风深入我们的纵深搞破坏,甚至让整个北方都被覆盖,可谓伤害性很大,侮辱性更强。

所以为了对抗来自北方的黄沙侵略者,我们从1978年11月25日开始,启动了“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

“三北”防护林工程,东起黑龙江省宾县,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国界线,南沿天津、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布尔汗布达山、喀喇昆仑山,地跨13个省(区、市)的559个县(旗、市、区),总面积达406.9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三北”防护林建设,似乎并不是为了应对蒙古的沙尘暴,毕竟当时的东北、华北乃至西北广大地区,共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大片戈壁,森林覆盖率仅为5.05%,沙化土地占全国风沙化土地面积的85%,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快速增加,每年的风沙天数长达80天以上,严重影响了北方广大地区的生产生活。

所以“三北”防护林的建设,首先是为了改善北方的生态环境。至2020年底,“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 。保护和恢复严重沙化、盐碱化的草原、牧场1000多万公顷。

“三北”防护林工程,也以建设规模更大,时间更长,条件更艰难,效果更显著等特点,远超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工程”、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然而,即便是面积如此之大,纵深如此之广阔的“绿色长城”,也挡不住蒙古“沙兵”的兵锋。就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沙尘暴要在“三北”防护林的呵护下偃旗息鼓并最终销声匿迹时,蒙古的沙尘暴以更加猛烈的姿态前来打脸,虽然张掖的沙尘暴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来自蒙古,但蒙古咄咄逼人的沙尘暴绝不无辜。

在“三北”防护林“已成气候”的情况下,蒙古沙尘暴之所以还能如此猖獗,静夜史认为有自然和人文两大原因。

自然因素不必多言,从蒙古的地形来看,这个身在亚欧大陆内部的国家,虽然在地理位置上距离太平洋更近,但由于大兴安岭、阴山等山脉的阻挡,东亚季风根本深入不了蒙古国土。蒙古的外来水汽,基本来自北冰洋。

但问题是,杭爱山等东西向山脉横贯中部,直接导致蒙古“北湿南旱”。

而南部因为纬度更低,气温更高,蒸发更强烈,所以在难以和北方“雨露均沾”的情况下,南部天然地荒漠广布,明末清初鞑靼分为漠南和漠北蒙古两大部的“漠”,就是来自中蒙交界。

而因为南部的荒漠更靠近我们,蒙古又是冬季蒙古高压的发源地,所以蒙古高压吹出的西北季风,裹挟黄沙全面南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更尴尬的是,全球变暖虽然让蒙古没有国土被淹、海军兵力不足的担忧,但却让蒙古更加干旱。有数据显示,从1940年至今,蒙古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8℃,而且还在升高,气温上升带来的是更剧烈的蒸发和更长时间的干旱,荒漠化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蒙古不是不想治理黄沙,实在是人在自然面前太渺小,根本没有人定胜天的实力罢了。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蒙古320多万的人口很少,但“主动创造”沙漠的能量可不小。虽然全国一半多人口都聚集在首都乌兰巴托,但另一半的破坏力早已“事半功倍”。

本来,蒙古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0%左右,其余80%属于高山草原、干旱平原草原和沙漠草原。但经过蒙古民众的共同努力,蒙古的荒漠化面积已经占到了国土面积的76.8%,面临荒漠化的草场比率为90%,完全的温带沙漠地貌更是占到了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

因为蒙古荒漠化的一发不可收拾,其每年的沙尘暴天数早已从60年代的20天增长到2010年的100天,可以说蒙古每年的1/3时间都在沙尘暴中度过,首都乌兰巴托更是黄沙漫漫。

虽然沙漠化先让蒙古欲哭无泪,但其溢出效应对我们的威胁无疑更大。而蒙古沙漠化的不断加速,蒙古民众可谓功不可没。

而蒙古民众之所以能为沙漠化做出不可逆转的巨大贡献,根本原因在于蒙古以农牧业和采矿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

苏联时代,虽然吃上了苏联的救济粮,更加入了苏联面向东欧国家的经互会,但苏联有令,坚持社会主义大家庭分工,蒙古只种地和放羊就行。

对此,蒙古没说不行,毕竟说了也没用。但为了供养人口,蒙古不仅可劲儿地开垦,更往死了扩大牛羊群。结果就是,粮食产量没增加,只能再把草地挖;牛羊数量还不够,只能拼命把数凑,蒙古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雪上加霜。

然后,苏联解体,蒙古连活命的救济粮都吃不上了。只能在长时间的冥思苦想后,创造性地提出了“挖矿续命”的新思路。于是蒙古这个虽然表面贫瘠,但地下富裕的国家,开始了卖矿为生的日子,重点出口南方邻国。

于是,本就脆弱的地面再度千疮百孔,蒙古挖矿的收入,根本不够恢复地面的费用。如今蒙古主动作死切断对华煤炭供应,甚至想通过地道或火箭与美国展开稀土贸易,更是让本就不穷困的国家更加一贫如洗。

所以,蒙古的沙漠化,除了少量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是根本原因。而因为越沙漠化经济越穷困,因此就算美国等国家愿意给蒙古提供最基本的救济,蒙古也无法挣脱沙漠化带来的恶性死循环。

而因为分属两国的限定,蒙古根本不可能被“三北”防护林“保护”,只能继续荒废下去。而沙漠化越来越失控的蒙古,相比于此前疯狂南下劫掠中原的草原骑兵,无疑更加可怕。

但愿未来蒙古认祖归宗,我们定以愚公移山的奋斗精神,彻底打破蒙古沙漠化的困境,让广袤的北方重新郁郁葱葱。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气象局:特大暴雨滚滚来袭,6月4号大雨确定,连下8天!

中国气象局:特大暴雨滚滚来袭,6月4号大雨确定,连下8天!

美棠天气播报
2023-06-04 01:53:45
危险信号!俄电视台公开播出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换掉普京的声明

危险信号!俄电视台公开播出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换掉普京的声明

娱宙观
2023-06-03 16:33:11
父亲因为去年年底得新冠去世,享年91岁。整理遗物时看到的护照。

父亲因为去年年底得新冠去世,享年91岁。整理遗物时看到的护照。

醉心文史
2023-06-03 23:09:36
众生相!曼城疯狂庆祝,曼联球员跪地遗憾,弗格森脸色铁青

众生相!曼城疯狂庆祝,曼联球员跪地遗憾,弗格森脸色铁青

天涯沦落人
2023-06-04 00:07:03
政策例说:安徽一男子陪儿子国外留学,入了当地国籍,回国时懵了

政策例说:安徽一男子陪儿子国外留学,入了当地国籍,回国时懵了

大道微言
2023-06-04 00:06:21
公主魏紫涵自毁长城,长城会成为第一家被小仙女搞废的企业吗?

公主魏紫涵自毁长城,长城会成为第一家被小仙女搞废的企业吗?

易贝汽车
2023-06-03 22:30:34
没想到,中方一张小小的国旗贴纸,竟让这个美国人破防了?!

没想到,中方一张小小的国旗贴纸,竟让这个美国人破防了?!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6-04 00:20:43
局长和情人的聊天记录,比小黄文还劲爆

局长和情人的聊天记录,比小黄文还劲爆

大张的自留地
2023-06-02 08:42:57
“别人的热凳子不能坐?”这个热搜,让很多网友惊呆了

“别人的热凳子不能坐?”这个热搜,让很多网友惊呆了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6-03 21:43:26
大帝一晚上损失2亿美金!

大帝一晚上损失2亿美金!

安歌的运动生活
2023-06-03 22:56:53
科学家被“惊呆”!银河系中发现新的神秘结构:起源于600万年前,长度5~10光年,指向超大质量黑洞

科学家被“惊呆”!银河系中发现新的神秘结构:起源于600万年前,长度5~10光年,指向超大质量黑洞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6-03 14:37:18
网红痞幼疑似炫晒情趣内衣照,网友纷纷炮轰:炒作太低俗!

网红痞幼疑似炫晒情趣内衣照,网友纷纷炮轰:炒作太低俗!

小仙女穿搭
2023-06-03 23:30:53
女博士事件不断升级,答辩全过程曝光,嬉皮笑脸,上位史被扒出!

女博士事件不断升级,答辩全过程曝光,嬉皮笑脸,上位史被扒出!

游娱鱼
2023-06-03 17:50:49
中将景建峰,以新身份亮相,强硬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随时能战!”

中将景建峰,以新身份亮相,强硬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随时能战!”

政知新媒体
2023-06-03 19:35:44
允许俄保留其所占乌克兰领土?外交部驳斥:美媒抹黑中国和平斡旋

允许俄保留其所占乌克兰领土?外交部驳斥:美媒抹黑中国和平斡旋

海峡直通车V
2023-06-03 12:41:53
网传桂海潮曾遭校园凌霸,施暴者自曝儿时经历,言语间充满骄傲

网传桂海潮曾遭校园凌霸,施暴者自曝儿时经历,言语间充满骄傲

可达鸭资讯
2023-06-03 17:08:15
再见球王!梅西发表告别宣言:荣幸为巴黎效力,这段经历无与伦比

再见球王!梅西发表告别宣言:荣幸为巴黎效力,这段经历无与伦比

我爱英超
2023-06-03 21:52:43
核爆级救市?三大传闻流出,地产股疯了

核爆级救市?三大传闻流出,地产股疯了

说财猫
2023-06-03 17:44:31
上海成都路高架施工前人员跳海,祭龙仪式上怪风作乱,有何隐情?

上海成都路高架施工前人员跳海,祭龙仪式上怪风作乱,有何隐情?

山九
2023-05-30 10:08:04
祝福!他们在一起了

祝福!他们在一起了

环球网资讯
2023-06-03 06:54:22
2023-06-04 05:40:49
静夜史君
静夜史君
历史爱好者
3096文章数 4353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总统拜登签署债务上限法案 使其正式生效

头条要闻

美总统拜登签署债务上限法案 使其正式生效

体育要闻

又一励志升班马!业余球队9年杀进英超

娱乐要闻

葛斯齐曝汪小菲失联近状:生病很严重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直播|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返回地球

汽车要闻

售14.98-18.98万元 新款奕泽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房产
游戏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9月1日起, 中小学将推行“5+4”学制! 教育部有了正面回答

陈都灵敦煌沙漠主题大片展现东方韵味

房产要闻

北京儿童医院顺义院区正式启用

韩网热议WBG击败JDG

军事要闻

美国航母造访挪威 现身“北极挑战”演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