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一个小小的错误就会抹掉一切功劳

0
分享至

这不是我起的题目,这是2011年4月26日河南日报社大河网的报道。近日,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火了,火的原因是评论员自己被评论了。

他遭到了年轻人的吐槽,并且都被骂上了热搜,这回杨禹堪称躺着中“枪”了,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杨禹的官话太多,官腔十足,并不是普通百姓想听的声音。

他遭到多人痛批,说他是:万事通,无所不知,无所不评,高论万千,令人诧异。

杨禹是谁?可能一看名字大家并不熟悉,但一看到这图你就会明白过来。

杨禹的父亲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所以他从小在清华园里长大,后来人大复校,杨禹全家搬回了人大。

杨禹中学在人大附中就读,大学在北京经济学院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就读,专业是财政学。毕业后,杨禹被分配到清华大学,工作是会计。

1993年,北京交通台刚刚成立,开始招聘相关主持人,杨禹前去应聘并竞聘成功,自此进入媒体行业,成为该台的主持人。

1996年初,国家计委今发改委主管的《中国经济导报》招聘记者,杨禹去竞聘成为该报的一名记者。后来被派往一线记者工作,成绩突出,曾获得“中国新闻奖”等多项新闻奖。

2009年,杨禹开始担任国家发改委一个部门工作,成为研究员。同年7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改版,需要评论员对相关新闻作评论,杨禹正式成为央视特约评论员,主要负责时政和经济方面的评论。

所以从2009年起,杨禹得以频繁在《焦点访谈》、《朝闻天下》、《东方时空》等节目中出镜。

只要大家打开央视新闻频道,就能看到这位戴着黑框眼镜、身材有些消瘦的男人在最新事件上侃侃而谈。涉及方面很广,包括常见的时政、财经、民生,甚至是娱乐、体育等方面都有触及,十几年来杨禹参与了数不清的重大事件评论,获奖无数,不再列举。

目前,杨禹是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副社长。

在电视上看到杨禹的表现极为稳定,口啮灵利,字正腔圆地评论,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少人隐隐约约也感受到这些评论太空洞,不接地气,于是近日出现了被痛批的现象:

有人说他:“都是套话、大话,说了半天谁听,毫无意义。”

“老百姓反感,说明他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是不及格的。”

于是大家由此记住了这位央视特约评论员,原来他叫做杨禹。

更多网友的质疑是,为什么他啥都评,他真的啥都懂吗?大家难免产生不少怀疑。

面对观众的质疑,说他评论的领域跨度这么大,其实杨禹早年就回应过这个问题,他说: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我都是在清华和人大里生活,接受的教育都带有书香气息。同时在《中国经济导报》工作13年,这是国家发改委的机关报,报道领域宽,涉及面广。在此期间还当了12年的新闻中心主任,这锻炼了我对任何问题都要看得广而深。

当然,对自己说了些什么别人有何看法,杨禹也会很在意,观众朋友究竟是如何看待自己。

杨禹说:我会经常上网看观众对我的评价,会仔细地研究这些建议。做这一行需要不断地丰富知识,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头。

当然,作为权威专业的央视评论员,最大的语言风格是什么?

杨禹坦言:那就是沉稳、通俗、有幽默性、理性平衡。国家级电视台,这就决定了它必须要沉稳、大度,过于犀利是不行的。理性而不偏激的批判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

既要有批评的声音,还要留有余地。对每一个被批评者,再都不会一批到死,因为央视的影响力太大,不能让被批评者无改正的机会。

同时,更难的是批评一定要经得起推敲,不能让对方抓住任何狡辩的漏洞。当然,想要做到这样比登天还难,因为他所评论的内容较广泛,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啥事都评论如同满嘴跑火车,有些评论的内容未免显得空洞无物,语言缺乏层次,听完后仍在云里雾里,没有给出合适的态度与方法。

毕竟说了99次对的,只要有一次错误,前面的99次立刻归零,很多事情是综合因素影响的、或者是概率规律,专家、评论员也不可能每次都对。

现在行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需要深入沉淀,才能看清问题本质所在,必须在行业立足深耕,才能获取所需知识。

有的时候,你发表的真实意见,声音往往不会太大。虽然对于知识分子,最重要的精神是独立思考和理性批判,但媒体都只会传播自己想传播的东西,特别是权威媒体更不能乱报道。

另外,一些不良媒体断章取义,一句本来是好的话,随,便剪几下就变成坏话,甚至用旁白替对方发声,这种事不少媒体也是常干的,还引发了不好的现象。

至于某些摇唇鼓舌,风往哪吹往哪倒的不良自媒体,就实在太常见了。

总的来说,杨禹至少是一个喜欢说好话的评论员,正所谓是鲁迅曾提及的“御用文人”,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权威媒体工作十多年。

作为一名国家级媒体的特约评论员,杨禹坦言:压力巨大,已随时做好准备,或许某天所说的某一句话就是在央视的最后一句话。

有一句老话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正住在屋檐下的人,能深切体会房顶漏雨的危害;深入民间社会的人,才能切身察知政令出现的问题。

衷心希望杨禹能听到大家的爱心提示,工作上有所改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S街拍,不管是身材还是气质,穿上居家服就像村民一样,还不帅

大S街拍,不管是身材还是气质,穿上居家服就像村民一样,还不帅

孟欣欣讲生活
2023-06-04 09:37:01
美国被中国的强硬震惊了!

美国被中国的强硬震惊了!

燕梳楼2021
2023-06-02 16:41:22
不要这样演了好不好,叫人看了恶心!

不要这样演了好不好,叫人看了恶心!

特特农村生活
2023-05-30 16:58:35
郑秀文把水杯塞裤子引争议,更多不雅照被扒,不穿上衣用羽毛遮掩

郑秀文把水杯塞裤子引争议,更多不雅照被扒,不穿上衣用羽毛遮掩

鑫鑫说说
2023-06-03 16:25:15
亨德森表示马刺会用状元签选他

亨德森表示马刺会用状元签选他

酷玩健身
2023-06-03 23:46:23
最惨沪漂!我400万卖掉上海房子,回老家躺平,今在沪4000元租房

最惨沪漂!我400万卖掉上海房子,回老家躺平,今在沪4000元租房

逍遥浪腾云
2023-05-23 13:18:26
跳交谊舞也能出奸情?43岁阿姨:肯定能啊,我差点也出事情了

跳交谊舞也能出奸情?43岁阿姨:肯定能啊,我差点也出事情了

王小乖
2023-06-03 10:02:55
陈中华:官员生活作风问题不是私事,是损害政府公信力的严重问题

陈中华:官员生活作风问题不是私事,是损害政府公信力的严重问题

洛坪
2023-06-04 05:53:40
女航天员刘洋一家四口出镜,穿连衣裙青春靓丽,一双儿女还很小

女航天员刘洋一家四口出镜,穿连衣裙青春靓丽,一双儿女还很小

追忆十六年
2023-05-26 08:42:04
红杏出墙!《金瓶梅》中潘金莲为何背着西门庆又与奴仆琴童偷情?

红杏出墙!《金瓶梅》中潘金莲为何背着西门庆又与奴仆琴童偷情?

番果
2023-05-25 13:45:36
防止西方洗脑 俄罗斯教育部长呼吁禁止儿童上网

防止西方洗脑 俄罗斯教育部长呼吁禁止儿童上网

腌臜泼才
2023-06-03 15:39:15
中国载人航天再创纪录:神舟十五号快速返回,时间缩短19.5小时

中国载人航天再创纪录:神舟十五号快速返回,时间缩短19.5小时

次元君情感
2023-06-04 01:27:51
原来中国记者在印度常驻这么难

原来中国记者在印度常驻这么难

新华社
2023-06-03 14:36:39
美国19岁女孩和狗发生性关系,录视频并网上分享,将面临十年监禁

美国19岁女孩和狗发生性关系,录视频并网上分享,将面临十年监禁

呆萌可爱的娱乐剧
2023-04-29 15:19:54
2年被挖走7大主力!米兰双雄太穷留不住人,欧冠决赛后恐再卖核心

2年被挖走7大主力!米兰双雄太穷留不住人,欧冠决赛后恐再卖核心

球场没跑道
2023-06-03 14:58:13
美国国防部长太“憋屈”!被中国指着鼻子骂,也没有办法进行反驳

美国国防部长太“憋屈”!被中国指着鼻子骂,也没有办法进行反驳

小布丁调侃娱乐
2023-06-03 17:28:12
“魔童”李蕾:10岁时殴打婴儿,将其从 25 楼抛下,后来怎么样了

“魔童”李蕾:10岁时殴打婴儿,将其从 25 楼抛下,后来怎么样了

故事细细谈
2023-06-01 21:28:59
90年代,一位大爷正悠哉悠哉逛街的照片,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意味

90年代,一位大爷正悠哉悠哉逛街的照片,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意味

激情游戏君
2023-06-03 11:02:46
永久禁止出口欧美,拜登做梦也没想到,中国又亮出关键“底牌”

永久禁止出口欧美,拜登做梦也没想到,中国又亮出关键“底牌”

每时刻史
2023-06-02 18:54:22
黄政宇进球!VAR王竞研究了3分钟:没找出毛病却吓坏了泰山球迷

黄政宇进球!VAR王竞研究了3分钟:没找出毛病却吓坏了泰山球迷

建哥说体育
2023-06-04 10:20:58
2023-06-04 15:44:49
硬核研究所
硬核研究所
独立调查人,挖掘你不知道的幕后。
139文章数 20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防长回答"中国军舰驱逐美军军舰"时发出反问

头条要闻

中国防长回答"中国军舰驱逐美军军舰"时发出反问

体育要闻

梅西末战仍遭嘘 巴黎更衣室现实一幕

娱乐要闻

李荣浩连续9年为妻子庆生 无生子计划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顺利着陆!“圆梦乘组”航天员感觉良好

汽车要闻

售14.18万-16.88万 2023款亚洲狮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房产
时尚
公开课

家居要闻

日式原木暖居,营造宁静休憩空间

艺术要闻

构建书法教育的传承体系 寇学臣书教育人展在北京隆重举行

房产要闻

挂牌半年降价20%,还是没人买!广州二手凉了?

陈都灵敦煌沙漠主题大片展现东方韵味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