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田平,四川泸州川穗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在被抓后,这样说:“我真的生活在矛盾当中,我一边怕一边又在收。我就是混蛋,我可悲可怜又可恨。我收到钱,到处躲,到处搁,到处藏,还不敢用。”
在田平被捕后,调查人员在他的一个亲戚家里,发现了一个上了锁的棕色拉杆箱,箱子里放了一个大号棕色牛皮文件袋,文件袋封口用胶布粘牢,调查人员拆开文件袋,里面是一捆捆红色人民币,经过调查人员清点,共计41万人民币。
这就是田平所说的他把所收到的钱到处躲,到处搁,到处藏,不敢用。看来他所言非虚。
那么,田平是怎么一步步走向腐败的呢?
2
田平,出生在泸州叙永县。 他的母亲和姐姐都是在粮食系统工作,所以,在他家人的建议下,1983年,他以第2名的成绩考入了宜宾粮食技工学校。这所学校校内待遇好,还包分配。更重要的是,他的妈妈和姐姐在粮食系统工作,更有利于他的发展。
2年后,1985年田平毕业了,他被分配到叙永县某粮油食品站工作,后又被调到叙永县粮食储备库工作。
本以为就这样工作下去,但是粮食储备库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不好, 单位鼓励职工留职停薪下海自谋生路。1992年,田平选择停薪留职出去做生意。
田平这一去就是10年,这10年他起起伏伏,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
3
2002年, 原单位通知田平到泸州川穗粮油有限公司上班。这对于渴望安定的田平而言,无异于天上掉馅饼,他倍感珍惜。
进入公司以后,他埋头苦干,赢得同事的好感,领导的肯定。经过六年,2008年,他当上了川穗粮油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主任,经过九年,2017年,他当上了川穗粮油有限公司的经理。
自从当上经理,他的生活就开始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公司老板围着他转,喝茶、喝酒、打牌、钓鱼,田平在一场场酒局、牌局、饭局中逐渐迷失了自己
与老板们称兄道弟,老板们也时不时给他送礼金、塞红包, 更少不了拍马屁。田平非常受用:整天被捧着,说话有人听,好处有人送。
田平不仅大肆收受礼品、礼金,还在项目招投标、公司人事安排大开方便之门,更是在粮食储备工作中肆意伸手,其中与泸州金土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往来最为密切。
4
田平与金土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某某也是“好兄弟”。
2017年到2020年,田平通过和金土地公司签订虚假购销合同,川穗公司作为买方向金土地公司“购买”粮食,而实际上并没有粮食入库。
通过这种“购销合同”实现金土地公司变相与川穗公司借款。2017到2020年,总借款达五次。
五次借款,金土地公司都没有按时还款,而作为川穗公司经理的田平也无动于衷,不催款。
金土地公司负责人郑某某为了感谢田平不催款之恩,每次都给他送一点感谢费,总共五次,共计12万元。
之后,田平举一反三,以“代储大米轮换费”为名义签订协议,给金土地公司借款,田平获得10万元的好处费。
田平还与郑某某商议,提高郑某某的金土地公司承接的区级小包装大米(储备粮)代储(代为储存)的费用,代为储存的费用由原先300元每吨,提高到400元每吨。田平从郑某某处获得9万元报酬。
有人认为,这种把钱出去,田平负责的川穗公司(国有公司)根本没有损失,小题大做。
大家要知道,这种“借款”起码是百万起步,有时候甚至是千万,一旦“借款”的公司因为财务问题还不起钱,那么“借出去的钱”就是国家的损失,也就是全体公民的损失。
田平提高金土地公司的代为储粮食的费用,这不就是摊开手给金土地公司送钱吗?这难道不是国家的损失吗?
5
除此之外,田平还打上了升溢粮的主意。
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上半年,中央储备粮泸州直属库有限公司根据工作安排,委托川穗公司将下属某库中代储的7000余吨托市粮出库(收购粮食时,用于托住市场收购粮价不跌)。
托市粮出库后,还剩86.6吨升溢粮。田平利欲熏心,并没有将这部分升溢粮登记入账,而是将这些粮食卖给了金土地公司,田平从中获得17万余元。
6
田平在担任川穗有粮油有限公司经理期间,共贪污47万多元,受贿83万多元,给国家的粮食安全储备造成了巨大隐患。田平,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三年零10个月,处罚金30万元,没收非法所得。
小结
职位越高,权利越大,诱惑往往不请自来,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处才能抵住诱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