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久,少时被誉为“百行之才”,23岁入党,27岁任山东省委常务委员,30岁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6年,44岁当选为中央侯补委员,49岁被撤销候补委员职务,59岁被撤销劳动部副部长职务,73岁被开出党籍,一生经历坎坷,令人唏嘘不已。
那么,在刘子久的身上都有那些故事呢?被开除党籍后他的经历如何呢?今天,我们便来聊聊革命前辈刘子久的经历。
1901年,刘子久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刘集村,原名刘俊才。他的家庭情况不算太好,却足以供一家人吃饱穿暖,让刘子久有上学读书的机会。
刘子久为人聪明好学,长大后不久便被父母送到了一所私立学校读书,当时的大清还未灭亡,学校里教的都是些经史子集类的东西,很考验学生们的背诵能力。
而刘子久每次都是第一个交卷背诵的人,同时他不读死书,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的见解,起初老师说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后更是称赞他为“百行之才”(即在每一个行当里都能做出不错的成就)。
刘子久没被老师的夸赞冲昏头脑,仍努力读书,12岁时考入了刘集振华高小,19岁时考入了山东省立青州第十中学。
这所中学算是新式学校,里面有很多进步思想传播,刘子久积极学习,还认识了山东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革命者之一王尽美。
王尽美非常欣赏刘子久,向他介绍马列主义,而刘子久对此也很感兴趣,于1924年在王尽美、王翔的介绍下加入我党,成为了山东党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
同年10月,刘子久前往津浦路济南大厂(今铁道部济南机车工厂)恢复被军阀解散的工会。第二年建立了济南地区第一个工厂党支部——中共津浦路济南大厂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
在青岛惨案和“五卅”惨案发生后,刘子久发动组织济南人民开展了支援青岛、上海工人及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不久后,刘子久返回家乡发展党员,建立了广饶县刘集村支部。1925年9月,淄川碳矿工人俱乐部成立,刘子久根据中共山东地委指派到矿区指导工人运动。
第二年4月,刘子久以山东省工人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前往广州参加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
大革命失败后,刘子久来到青岛恢复党组织,随后陆续前往全省各地厂矿和农村指导工人运动。
1930年10月,刘子久前往天津北方铁路工会帮助恢复党组织,不幸被捕,第二年被保释出狱。
同年四月,刘子久再次被捕,先是被关押在东北军宪兵司令部,后被转入草岚子监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刘子久顽强不屈,反而是在了监狱中坚持学习,一有机会就给狱友们讲解革命理论。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周总理与国民党方反复沟通,使得国民党同意释放被捕人员,刘子久因此出狱,来到河南开封从事地下工作。
抗战全面爆发后,刘子久历任中共河南工委书记、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豫西省委书记、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八路军洛阳办事处主任等职务。
工作期间,刘子久积极参加领导了抗日救国运动,培养了大批优秀青年干部,为河南党组织的恢复、重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刘子久同彭雪枫领导了三个月的抗击国民党进攻斗争,后与邓子恢一起发动群众,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抗战胜利后,中央决定在桐柏县成立去党委和军区,刘子久担任党委书记兼军区书记,1947年跟随刘邓大军南下,挺近大别山。
部队北渡淮河后,刘子久回到了豫皖苏地区参加土改,历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中原局宣传部部长、民运部部长等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劳动部,主要负责全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与内务部、轻工业部、重工业部和贸易部一起组成了国务院的基础部门。
1955年4月,刘子久调任劳动部常务副部长、党组成员,他为官清廉、严于律己、坚持原则,深受百姓爱戴,可惜在1960年时,刘子久被错误定为“反党分子”,撤销职务。
第二年,刘子久被下放到唐山担任市劳动局副局长,1964年才被撤销处分,调回中共中央西北局研究室工作。
可在特殊时期到来后,刘子久又一次被撤销职务,1974年更是被开除党籍。
但刘子久始终相信党组织,终于在1978年被平反和恢复党籍,他复出后担任国家劳动总局顾问一职,离休后生活在北京。
1988年,刘子久因病去世,享年87岁。
正是有了这些虽历经坎坷却仍忠诚于党、忠诚于民的好干部,新中国才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让我们向刘子久同志献上崇高的敬意。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带您一起看看历史中的风云人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