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制度的变化,一直都是中国民众最关心的事情,这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关系到他们的利益。中国人有医保,无论是感冒、发热、做手术、住医院,都能得到补偿。
但最近,“医疗保险违约”的话题又上了热搜,说“个人账户里的钱不再是你的”。对此,人民日报也发表了声明,所以,医疗保险是如何违约的?他的私人账户,到底归谁所有?
一、《人民日报》的声音
修改后的医疗保险的内容一出来,就遭到了人们的严厉抨击,人们都在责怪他们的医疗保险部门。因为,老百姓在买保险的时候,都是用自己口袋里的钱买的,一旦买了保险,就不能再要回来了。
舆论愈演愈烈,终于到了必须要平息的时候,于是人民日报出面了。他发表了一篇题为《如何看待门诊共济保障改革》的论文,认为这次医疗保险改革,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多的好处,是一笔大账,也是一笔长远的账。
此次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宗旨是惠及最贫困人群。这就意味着,在同城保险中,增加了慢性病的保险,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不能报销的费用,这就是所谓的“大”,就是不能只看现在的“小”,而要看未来的“小”,就是看未来的“小”。
这篇报道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很多人都说,这次的改革,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所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让人如此愤怒?
二、个人账户归哪些人所有?
最近几年,医疗保险变更频率很高,而且变更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民众的利益进行的。然而,这一次的医保改革,却触及到了老百姓的利益,人们最大的争论就是将个人账户改为统筹基金,但是基础病、慢性病、感冒发烧、门诊等费用都可使用统筹基金。
个人账户指的是老百姓自己存入的资金,其中的金额都是老百姓一笔一笔积累下来的,而统筹基金中的资金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的,它并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所有参保人员,它不像个人账户一样,可以随意移动和挪用。
这一次的改革,就是为了给那些最贫困的人提供更多的帮助。
不像是现在的年轻人,大病初愈,用医保卡的次数也就更多了,不用的话,就是一种浪费。老人和一些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患病几率更大,对保险的需求也更大,而他们经常动用的话,他们的账户里的钱就不够了。
统筹基金将全体参保人员的基金账户数额集中在一个地方。在病人生病的时候,把钱交给有需求的人,让最有需求的人获得更多的利益,老人生病的时候,可以获得更多的医疗费用,也会因为这次的医保改革而受益。
然而,这样的方式并没有顾及到每一个人,从而损害了那些不常用医疗保险的人们的利益。虽然他们也交了医疗保险,但是他们的账户里的钱,并不是自己的,这让他们心里很不踏实,无法预防,无法保证自己什么时候会得病,那岂不是说,他们的合同,已经被医保部门给撕毁了?
老百姓按规矩缴纳医疗保险,但医保部门不按规矩办事。这就像是一个年轻人给了一个老人,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可以用这个药,哪怕是感冒了,也可以用这个药,可是这个药的价格实在是太低了。因此,医保改革一开始就遭到了民众的普遍非议。
三、医改动因
这一次的医改也是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形势并不乐观。今年,我国出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人口负增长,社会中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新生儿不断下降,这也是造成医改的主要原因。
人口老化是因为目前的青年人不愿意生育。现在,我们的社会结构是畸形的,年轻人被过高的房价,过高的房贷,过高的物价,过低的工资,让他们结婚都成不了,更不要说生孩子了,他们不想生孩子才怪。
频繁地改变医疗保险的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缓解青年的生育率、生活率等方面的压力,那么,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将进一步加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