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晚年最信任的侄子毛远新,为何被判刑17年?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人之一,他的侄子、烈士之后毛远新,在他去世之后被依法逮捕,获刑17年,这是为何。

1976年,毛主席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祖国和人民。在他去世以后,一部分行差踏错之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受到了人民的责问。

他最信任的侄子毛远新,就是其中一员。毛远新被判刑17年,1993年才重获自由。身为在毛主席身边长大的侄子,毛远新到底犯下了什么大错?出狱以后,他又会过上怎样的生活?

毛主席的一生,一直在送别至亲。他的妻子杨开慧烈士,他的弟弟毛泽民烈士,他的妹妹毛泽建烈士,他的侄子毛楚雄烈士,他的儿子毛岸英烈士……

毛主席一家,满门忠烈。正如俗语所言:“世间亲人的相遇,是为了最终的离别。”

主席知道,弟弟妹妹都是在自己的影响下走上革命之路的。因此,他对牺牲的亲人,总是满怀愧疚。

而对烈士们的亲属,他的愧疚只会更甚。譬如毛泽民烈士的儿子毛远新,就是让他万分心疼的侄子。

在新疆当财政厅的干部时,毛泽民整日在办公室忙碌,无暇照顾刚刚出生的幼子,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静静凝望儿子乖巧的睡颜。

他无数次对妻子说:“是我愧对你们,我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我能留给你们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心怀愧疚的他,此时一定不会想到,他疼爱的妻儿,会因他而遭受噩运。

由于工作手段强硬,为人刚直不阿,毛泽民得罪了不少当地豪绅。身为一位党员干部,他早已经上了反动派的黑名单。这两大势力里应外合,趁他外出工作之时,对他暗下杀手。

幸运的是,毛泽民并未当场牺牲。不幸的是,他落入了反动派的手中。

这群穷凶极恶之人对他说:“我们跟你也没有仇怨,不是非杀你不可。只要你把你知道的事情说出来,再帮着我们套取情报,我保证,你的前途不可限量。”

身为主席的弟弟,身为铁骨铮铮的中国男儿,他必不可能因敌人的威逼利诱而退缩。

他昂着头,坚定地告诉敌人:“痴心妄想,痴人说梦!我告诉你们,这条命,要杀便杀,不必多话。”

47岁的毛泽民正值革命工作壮年,却因为反动派的迫害,牺牲在了暗无天日的监狱当中。他的妻子和儿子,也被反动派抓入监狱。

此时的毛远新还是个不满两岁的孩子,对周遭的一切懵懵懂懂。只要能待在母亲的身边,他就充满安全感,对凶神恶煞的反动派也生不出更多的恐惧。

烈士的后代,骨子里就流着英勇不屈的鲜血。身处黑暗,他仍旧不避不畏。

一直到1946年,母子二人才在党组织的营救下脱离虎口。他们被保护着送到延安,毛远新也因此迎来了与大伯父的第一次见面。

年幼的他还记得,父亲过去经常提起大伯父。在父亲口中,他的大哥是一位真正的人生榜样,是他最重要的领路人。

或许是因为听过太多关于毛主席的故事,所以在第一次见到主席时,他并不怕生。

他张开手,主动要求主席抱抱他。而他柔弱瘦小的身体,更让毛主席满是心疼。

他的童年,从此便在革命摇篮延安展开。

由于母亲改嫁,上学不便,他没再跟着母亲生活,而是辗转来到北京,住进了毛主席的家中。

论理,毛远新是烈士的后代,应当受到最好的照顾;论情,毛远新是毛泽民的儿子,应该在毛家人的照顾下健康成长。因此,毛主席主动承担起了看顾他的责任。

他是被主席手把手教导着长大的孩子,他也非常争气,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了辽宁省的党员干部。

上世纪60年代,国家扛过了最困难的三年。毛主席为表彰东北三省的劳动模范,特意向他们发出邀请,请他们来中南海小住。

这些劳动模范大多是淳朴单纯的工人和农民,他们因主席的邀请而倍感荣幸。他们也不可避免地开始想象,中南海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能去毛主席的住处看看吗?我们能吃到主席平时吃的东西吗?中南海有什么特别的景色?”工农代表们疑问不断,等在一旁的毛远新也觉得颇为有趣。

到达中南海后,他先去见了毛主席,向伯父汇报了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

说完正事,他突然想到了工农代表们有趣的疑问,便把这件事当成笑谈,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主席。

原以为伯父会与自己一同笑笑,可他却说:“我从小教导你,为人要谦逊低调。把这种事情拿出来笑,并不能证明你见多识广。”

二人分别之前,毛主席又义正言辞地告诉他:“我们是人民的公仆,不管是我还是你,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现在仆人邀请主人到我们家里来,这是应当分的事情,明白了吗?”

主席的这番教训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记忆里,直到晚年,他仍旧对此事常常回味。

主席总说他是个肯听劝的孩子,因此在主席晚年时,他也成为了主席最信任的人。

当时,中南海被严格监控了起来。连李敏、李讷和毛岸青等孩子,都无法顺利进入中南海。但毛远新却有这个特权。

有一次,他进入中南海,恰好遇见毛主席身边的秘书张玉凤在给主席念文件。

为了避嫌,他立即转身打算离开,十几分钟之后再来。可没想到主席却叫住了他,对他说:“你坐吧,不用走,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通常情况下,在张玉凤给毛主席念文件时,身边并没有第二个人在场。因此主席的态度,倒让张玉凤颇为惊奇。

主席对这个能干的侄子,竟然信任到如此地步。

其实不仅是张玉凤,毛主席在和叶剑英元帅、汪东兴等人交谈时,也不会特意避开恰巧在场的毛远新。

他认为,这个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孩子,是个值得托付的后辈。日后,只怕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交给他来完成。

那时候,身边的许多人都认为,毛主席是在将毛远新当成接班人培养

就连江青,都抱着同样的看法。

能够获得主席的信任,这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但令人遗憾的是,毛远新并未珍惜这份信任,而是对此加以利用。

他开始频繁地出入中南海,利用各种手段套取信息。一朝行差踏错,他便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1976年,毛主席离世。除了主席的亲生孩子以外,他是守在主席身边的唯一后辈。

处理完主席的后事,党中央便开始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和清算工作。毛远新也因为他犯下的错误,被依法判处17年的有期徒刑。

主席晚年最信任的侄子,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自作孽,不可活。

进入监狱以后,毛远新时常觉得难以面对当下的窘境。

他是烈士的儿子,他的父亲在敌人的监狱当中承受过酷刑,宁死都没有屈服过。他是勇敢的烈士夫人的儿子,他的母亲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从未否认过自己与丈夫、与我党之间的关系。

他愧对父母的教诲,愧对大伯父的谆谆教导,愧对生他养他的祖国,愧对所有对他抱有期望的长辈。

浮躁的社会环境让他犯下了无可挽回的大错,如今幽闭的空间,正好给了他自省的机会。

他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配合监狱举行的所有学习和劳动课程。

他的作息也变得愈发规律,完成每日任务之后,他总能抽出一到两小时,静静思考自己的生活,或是认认真真写下红色书籍观后感。

由于在监狱之中表现良好,他曾多次受到过监狱长的表扬。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出来时,他不仅不会沾沾自喜,反而更是愧疚难当。他的脸总是会涨得通红,头埋得很低,险些找到地缝钻进去。

后来他解释说:“毛姓在中国并不是大姓,别人听到我这个名字,略一思索,略一打听,就能知道我和毛主席的关系。我让他老人家蒙羞了,我成了烈士父亲的污点,我非常惭愧。

从小接受根正苗红的教育,毛远新应当拥有最为光明的前途。可他却亲手葬送了自己的未来,亲手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他神伤不已,每天夜里睁着眼睛睡不着,甚至产生过自我了结的念头。但最终,他还是说服自己,一定要活着赎罪,要亲眼看着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归根结底,他还是爱着这个国家。

一转眼,17年的时光过去了。1993年,他也迎来了重获新生的时刻。

出狱那天,监狱长来到他居住的监舍,念出了他的名字。

“毛远新,收拾东西,跟我走吧。”

“到,是!”短暂的对话以后,他背起自己早已收拾齐整的小包袱,一步一步走到了监狱大门口。

工作人员对他说:“往前走,别回头。跟这里的一切彻底告别,洗心革面,开始你新的生活吧。”

迈出第一步之前,他忍不住四处张望。这里承载着他最痛苦的记忆,但这里也给予了他新生。他心中思绪万千,一时竟有些哽咽。

带着工作人员的嘱咐,他离开了监狱,真得没有回头。

重获自由以后,毛远新面临着社会再适应的问题。他与正常的社会已经脱节17年之久,周遭的一切也早已不是他熟悉的模样。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实行,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年后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谈话,更是让我国的经济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此之前,毛远新从未想过,中国竟然也能修出这么高的楼房,中国人民的脸上竟然也能出现如此幸福的笑容。

他想:还好,我的错误并没有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还好,国家在发展,人民正奔走在幸福的道路上。

抱着某种难以言说的羞愧心理,他给自己换了个名字,李实。这也是伯父亲自给他取的名字。

若干年前,在革命工作中,毛主席化名李德胜,隐蔽在敌后展现中,指挥革命大局。毛主席的两个女儿,也以李为姓,分别教做李敏和李讷。

四十多年前,毛主席曾对他说过:“我给你取一个新的名字,李实。我们要低调,不能给别人造成工作困扰。之所以给你这个实字,是希望你能老实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又油然生出一股愧疚之情。伯父对他的期待和祝福,终究还是叫他辜负了。

毛远新从此变为李实,在上海的一家汽车研究所找到了一份新工作。

在老员工眼中,这个新来的同事做事非常可靠。他能够快速掌握汽车研究的相关工作技巧,也能以极高的效率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同事们寻求帮助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走到身边去。有同事赶着下班,处理紧急私事,他总毫无怨言地接手对方的工作,不求任何回报。

有人问过他:“感觉你啥都能懂,很有几分本事,你过去是做什么的?”

他回答说:“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头,因为喜欢看书,所以知道的东西多一点。至于过去,乏善可陈,跟大家大差不差。”

就这样,他忘记了自己是“毛远新”,过上了安稳平静的生活。

直到党中央政策调整,需要统计更多人员信息时,李实的真实身份这才被揭露。

研究所的同事万万不曾料到,与他们日日见面的“小老头”,竟然是毛主席的亲侄子。

组织上认为,毛远新虽然曾犯下大错,但他并未给党和国家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且也已经付出了代价,因此此事不必再提。

至于他的烈士后代身份,一码归一码,是必须要被承认的。烈士后人应当享受的待遇,组织上也并未亏欠于他。

惊险万分的开局,跌宕起伏的经过,平平淡淡的结尾,这是毛远新的人生。能够回归平淡,倒也不失为一件幸事。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史黄金屋
文史黄金屋
书中自有黄金屋!
477文章数 323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