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要叶扶,人要人帮。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们从小也被灌输这样的思想,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是最大的恩情。
在家中,学生们也会帮着家长做一些家务,“好手不如帮手”,学生们也成为了家务“小能手”。在学校里,老师也给学生们安排了各种任务,学生们也是老师的“小助手”。
学生们也会因为帮助家长老师做事被夸奖而感到欣慰和自豪,学生们便也能在快乐中自由成长。懂得分享,懂得人情世故,提升情商,成为人见人夸的好学生。
老师让学生“取外卖”家长怒了,教育局已介入,网友一语道破实情
近日,在辽宁大连沙河口的一所小学中,发生了一件“大事”,甚至惊动了教育局。老师让学生“取外卖”家长得知发起愤怒,教育部门已介入,评论区一语道破实情。
一名家长在学校门口看到了一名小学生到校门口取外卖,便把这一情景拍了下来。原来,这份外卖并不是小学生定的,而是老师定的两杯“奶茶”。
这两杯奶茶当然也不是老师买给学生的,是老师的个人饭后甜水。那么问题就来了,老师不自己去拿,而是让学生去校门口取,那学生岂不是成了校园中的“跑腿”了么。
据知情人透露,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小学生到校门口为老师“跑腿”了。依照这个说法,老师是经常性的叫学生去帮自己做一些私人的事情。
这段视频发到网上引起了网友的吐槽,同时家长看到也“坐不住”了。此事愈演愈烈,甚至惊动了教育部门。教育局对此给出了回复,称会反馈给学校进行调查处理。
网友表示此事是“小题大做”了,不足为奇的小事却被“上纲上线”
网友们对此事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网友认为如果学生是帮助老师做教育范畴之内的事情,这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帮着老师做私人的事情,就是超出界限了。
老师和学生可能都没有意见,但网友却不乐意了。老师被网友们打上了“以权谋私”的标签,借着自己的权利,指使学生给自己办事,甚至连小学生都“不放过”。
但也有网友认为,学生到校门口拿外卖,并不会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也并不会消耗太多的“卡路里”。只要这不是强迫的,老师愿意,学生自愿,此事好像就没什么大不了。
这件事情被闹到教育部门,是过于“上纲上线”了。而且,很多网友认为,小学生跑个腿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小学生是很愿意帮助老师做事的。
给老师递水,帮老师拿东西,是学生们很愿意做的事情。不但能和老师有更多的接触,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这对于学生们说也是意义非凡的一件事。
有网友认为,是家长的“格局”小了,其实小学生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复杂,也并不会认为去帮老师拿外卖是被老师“操控”,做了学生分内不该做的事情。
而拍视频的家长也成了“众矢之的”,家长并没有向小学生询问情况,也没有征得学生同意就将视频发到网上。这样的行为,不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反而会让师生之间出现隔膜。
家长也不要过于玻璃心,老师学生家长之间互相帮助,才能取得共赢
学生和老师朝夕相处,虽然学校中有很多规矩,但在现实中作到绝对的“泾渭分明”是很难的。当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在合理范围,并不会有什么大碍。
而且,家长有时也会向老师寻求帮助,让老师帮着做一些自己本职工作分外的事情。例如帮学生拿生活用品,帮家长向学生捎话,家长通过老师给学生转钱等等。
或是家长接学生迟到,也会请老师帮忙再多看一会。老师们成了学生和家长的“助手”,公私分明是很难去衡量的,老师学生家长之间,互相帮助,才能取得“共赢”。
舆论不能总去揪着无关痛痒的细节去针对老师,长久以往,老师们只会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只做自己该做的,其他事情一概不碰,师生之间也少了很多情分。
笔者寄语:学生们在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成人成才,而往往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话题】老师让小学生去拿外卖,是否应该受到谴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