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对华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澳媒:若中美脱钩,中国的选择会更多

0
分享至

近段时间,美国对中国的打压、遏制,可以说正在不断升级。比如近日,多名美政客就再次翻炒“实验室泄漏论”,试图在新冠溯源问题上抹黑中国。美方这种“翻炒冷饭”的行为,不仅透露出其对华打压手段的黔驴技穷,更充分证明了美国为了打压、抹黑中国,已经开始无所不用其极,连脸都不要了。

在涉及中国内政的台湾问题上,美国最近也是动作频频,比如前段时间派遣军方高官窜访台湾,邀请台湾地区所谓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窜美。还有近日,美国军方派遣一架军机穿航台海,并进行大肆鼓吹。

从美国近期的种种举动来看,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越来越倾向于在台海问题上加大对大陆的挑衅力度。

美国众议院

另外,在经济方面,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也是越来越过火,比如以所谓的“涉俄因素”为由,制裁中企。还有日前,美国众议院金融委员会,就在一天内通过了10项涉华法案,准备在金融领域进一步对中国发难。

毫无疑问,目前的美国,可以说正在“全方位”加强对中国的打压。当然,对于美国方面的种种挑衅,中方的回应也是非常坚决的:“即美国如果执意挑衅,那么中国必然会奉陪到底、反制到底。”

在此背景下,现如今,中美之间的形势其实是非常紧张的。比如近日,新加坡防长就发出警告说,中美很有可能在台海爆发直接冲突。

中美关系

而就在近日,一位澳大利亚学者就中美关系,发表了一篇比较有意思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说如果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发生经济脱钩或者是更严重的冲突,中国可能比美国拥有更多的选择。

这种说法,在西方日益成为主流的所谓“中美脱钩将严重打击中国制造业,对中国的伤害比美国更多”的舆论背景下,可谓是独树一帜。

那么,澳大利亚学者的文章,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作为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作者,戴维·尤伦提出了哪些理由,来佐证自己的论点?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事情。

中美关系

戴维·尤伦之所以说中国可能比美国拥有更多选择,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援引经济学家、希腊前财政部长亚里斯·瓦鲁法基斯的看法,认为中美经济的模式不同。中国制造商将他们市场过剩的产品,即超过中国国内需求的商品出口到美国,而美国则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制造业产品。

因此,一旦中美两国经济上完全脱钩,或者是爆发直接冲突,促使贸易连接线断裂,那么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国失去了一个出口市场,而美国失去了进口的商品来源

这两者相比,显然是脱钩对美国经济的损失更大一点。道理很简单,中国虽然失去了出口市场,导致经济增长受损了,但是国内的商品供应至少不会出现问题,只是挣钱多和挣钱少的区别。

出口贸易

但对于美国来说,失去了庞大的从中国进口的廉价商品,那么美国市场上就会陷入无货可买、或者成本更高的境地。由于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庞大的份额,在国际市场上,美国很难在短时间内寻找到替代品。

因此,一旦中美经济彻底脱钩,那么对于美国来说,就不是经济增长受阻的问题,而是老百姓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不足的问题。

其次,从中美经济对彼此整体的依赖性来看,戴维·尤伦认为,其实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的依赖性,要强于中国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原因是中国国内市场还没有彻底激发起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出口贸易

一旦中美经济断裂甚至脱钩,那么中国还可以通过不断的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办法,一点一点的代偿由于失去美国市场,给外贸经济带来的损失。

但对于美国来说,他们本身的国内市场就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了,一个新兴的、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是美国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动力。

一旦中美经济彻底脱钩,那么美国将失去可以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这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不可承受之重

如果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中美经济脱钩,必然对中美两国都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中国还有其他的路可以选,虽然说可能会比较艰难,但至少有很大调整缓冲的空间。

出口贸易

而对于美国来说,一旦失去了中国市场和中国商品,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希望,没有新的成熟的市场可供他们选择了。

有人可能会说,美国可以让印度或者是其他国家的发展来代替中国,重新成为美国的海外市场。但问题是,中国培育国内市场消费能力,跟美国想要把类似印度这样的国内消费能力培养起来的难度,是截然不同的。

这就促使了中国在面对中美经济脱钩时,比美国更具有可选择性。最后瓦鲁法基斯还认为,中国可能比美国更具选择性的原因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中美贸易的脱钩,实际上反而会促使以中国云金融和数字货币为主体的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发展

出口贸易

这里面的逻辑稍微有点绕,简单来说就是,美国现在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经济霸主,靠的是美元结算体系和美国称霸全球的金融系统,这包括此前在俄乌冲突中显示过威力的Swift金融系统等等。

如果中美经济脱钩,那么必然促使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逐渐对立,并且团结一部分跟各自贸易往来比较频繁的国家,形成两个相对的阵营。

这种“阵营对抗”跟冷战时期美苏的阵营对抗还是有区别的。美苏阵营对抗的时候,基本上是苏联和一些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起来抗衡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压力。

但中美经济脱钩以后,形成了两个“阵营对抗”的格局,必然把当前基本上是一体化的全球金融系统一分为两半。中国可以利用自己是制造业基地、世界工厂的地位,以及跟全球各国广泛的贸易联系,推动跟这些国家之间建立人民币结算系统,而大多数的国家不会为了美国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

美元

这就等于让美国赖以称霸全球的金融系统,被硬生生分割出去一半甚至更多。对于美国来说,这等于从美国既有的蛋糕里,割去了一块。但对于中国来说,这等于在失去了美国市场的同时,又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往前迈了一大步,属于把自己蛋糕做大的一个结果

此消彼长之下,中国在中美脱钩中受到的伤害,显然就比美国在中美脱钩之中受到的伤害更小。客观上来讲,澳大利亚学者和希腊前部长的看法,当然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我们也不能因为说一旦中美经济脱钩,中国可能比美国选择更多,而骄傲自满,甚至主动寻求脱钩

美元

中国在经济上最大的一个劣势是,我们正处于经济增长的阶段,继续推动全球化,才是有利于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道路。而对于美国来说,其本身就是发达国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就算经济不增长,也还是世界第一,因此就算美国短期内出现衰退,也影响不到国际地位。

通俗一点来说,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中国的目的不仅仅是求存,还要求增长,求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超越美国,以改变被美国被动打压遏制的局面,而这,需要始终保持巨大的战略定力和正确的航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真知见
真知见
以独特的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2541文章数 99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