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段话: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意思就是说:用我们的严整来对待对方的混乱,以我们的平静来对待对方的喧哗,总之,要让对方混乱疲于奔命,然后用自己的平静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让对方弹尽粮绝,必然战胜对方。
真正能够获胜的方式,除了以强硬的姿态去压制对方之外,更多的是“以智用兵”“以少胜多”。
太极拳中有这样一个招数,叫做“四两拨千斤”。
如果自己具备先天的优势,想要压制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非常容易,但是如果自己处于劣势之中,对方具备强盛的气势,此时还想妄图通过强硬的势力去压制,这就是天方夜谭。
在这种情况下,最合理的方式首先是“以逸待劳”,拖垮对方,让时局更有利于自己,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对于某种情况来说,之所以未能战胜对方,是因为自己不具备战胜对方的有利条件,而“等待”是使劣势条件变化为有利条件的必要过程。
东汉时期,刘秀指挥作战,震动王莽朝廷,因此,刘秀兄弟的才干也引起了刘玄的嫉妒。
刘玄本来是破落子弟,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军,没什么功劳,当上更始皇帝,整天不管正事,饮酒作乐,但是他心胸狭窄。
他担心刘秀兄弟对自己的皇位有影响,就找了一个借口把刘秀的哥哥杀了,刘秀知道之后,几乎当场昏厥,但是刘秀知道,此时自己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和刘玄对抗,于是就对刘玄说:“我哥哥死,是罪有应得,如果陛下不嫌弃,我愿意尽犬马之劳。”
刘秀对众将士说:“我哥哥不知天高地厚,命丧黄泉,自作自受,我一样会拥戴更始皇帝,也不会有二心。”
刘玄这个时候被刘秀表忠心的态度打动了,于是就封刘秀为破虏大将军,刘秀表面上在刘玄手下做事,暗地里发展自己的势力,后来自己兵强马壮之后,公开与刘玄决裂。
后来刘秀摆平刘玄,登基为光武帝,复国号汉,史成东汉,这时候刘秀只有32岁。
这就是“忍小成大”的道理,当外界的条件不能成就自己的时候,一定要积蓄自己的力量,并且想办法拖垮对方,当自己的力量强于对方的时候,找准时机,才能够制服对方,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使用直接进攻的方式,可以软化对方,消耗对方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