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拥有世界一流导弹技术,装备导弹型号之众、种类之多,或会使很多人眼花瞭乱。但其实只要看看这些导弹的名称,例如“东风”、“巨浪”、“鹰击”、“红旗”等等,就基本已能知道这款导弹的类别和用途。
“东风”导弹射程涵盖数百到上万公里
知名度最高莫过于“东风”系列,但它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导弹系列:以发射方式来说,它有井射(例如东风-5)、公路车载发射(例如东风15、东风-31、东风-41)和铁路车载发射(例如东风-31)等方式。
以射程和目标来分,它有射程几百公里、用以精确打击的短程战术导弹(例如东风-15),也有射程上万公里、携带核弹头的洲际战略导弹 (例如东风-31和东风-41)。
它还有自成一格、采用乘波体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东风-17;这种足以突破一切反导系统的武器,被视为杀手锏。
但总体来说,东风导弹有两个关键词:“地对地”和“弹导”,也就是以东风为序列的导弹,大都是陆基发射、打击地面目标的弹道导弹;弹道导弹是指导弹以抛物线方式飞行,射高点甚至穿越大气层。
当然,随着东风家族的繁衍,已愈来愈多例外,例如2019年国庆阅兵上首度亮相的东风-100,便是巡航导弹,它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且速度极高,还能灵活改变飞行路线,威胁力强。
此外,由东风-21衍生出来的东风-21D,主要打击海上移动船舰目标,是航母杀手;东风-26则兼备打击地面和海面目标能力,同样对付敌方航母战斗群。
“巨浪”战略导弹核潜艇搭载 深藏大洋
“巨浪”系列导弹大家会较少接触,因为无论是巨浪-1、巨浪-2,亦或仍在研发阶段的巨浪-3,都较少有官宣。
这系列导弹是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战略弹道导弹,其中巨浪2、巨浪3射程由8000至1万多公里。它们均由核潜艇搭载,能深藏于大洋之中,生存能力比陆基的东风-41更强。
“鹰击”系列导弹是用于反舰,它有海基型,例如可从战舰或从潜艇发射,作战范围600公里,末端速度高达3马赫的鹰击-18;也有兼备海基、陆基和空中发射能力的,例如鹰击-83等。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份鹰击导弹都是以近似巡航导弹方式飞行。
官方从未正式公布的鹰击-21,或是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它更可能是全球第一款舰载反舰弹道导弹;鹰击-21于2022年4月中国海军节前夕,在官媒新闻片段中首次亮相,报道没说明其身份。
“红旗”系列导弹既能防空 又可反导
红旗系列则是防空导弹,它有陆基和海基两种发射方式,用于海上发射的也称为“海红旗”。
目前最先进的红旗导弹,是作战范围200公里的红旗-9B;它与美国爱国者类似,已出口到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
至于性价比高的红旗-22,2022年4月出口到塞尔维亚,是中国首款输往欧洲的防空导弹。
红旗系统还有一个较神秘的型号──红旗-19。它是陆基发射,用于拦截来犯的弹道导弹,据报其工作范围或达到大气层以外,也就是太空反导;有传媒称之为“中国版萨德”。
而“霹雳”系列是空对空导弹,其中歼-20隐型战机亦采用的霹雳-15射程据报达到200至300公里,可以做到先敌攻击;同样配备歼-20的霹雳-10则属于近距离武器,即格斗弹。
至于面世时间较短的“长剑”系列是巡航导弹,其中的长剑-100也就是东风-100。
另外,
“红箭”系列为反坦克导弹;
“鱼”系列为反潜导弹;
“天燕”系列也是空对空导弹,但主要用于直升机;
“前卫”系列为单兵肩托式防空导弹,它的主要杀伤目标是低飞的战机和武装直升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