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连山易》和《归藏易》并不是彻底失传,而是融入民间

分享至

我们学易的人,要知道有“三易”。

《易经》只是一个统称,业内人士经常说三易,所以,我们要知道三易,到底指的是什么?

《周礼·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易,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易经》的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周易》,是我们现在读到的版本,由周文王演绎。

《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文王,那时候叫姬昌,受封为三公,是雍州之域的诸侯。姬昌人品好,有能力,威信高,远近的人都来投靠,随着周的国力日渐壮大,引起商纣王(宠幸妲己那个暴君)的不满,于是就把姬昌囚禁起来,关在羑里。⇒ 注:读[yǒu lǐ],老师知道有些人不会读这个字。其实老师也不会,刚去百度的。(∩_∩)

看过电视《封神榜》,你们都知道,商纣王还把姬昌最有才华的大儿子伯邑考,剁成肉饼,让姬昌吃掉。

后来推翻商朝,建立周朝的周武王,是姬昌的第二个儿子。

而周公,民间的周公解梦,是以讹传讹。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这个人,是历史上难得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史记》记载“周公握发吐哺”的典故,你们有时间可以自己去了解下。

研究易的学者,普遍认为,周文王演绎64卦,而每一个卦,都有6个爻辞,这些爻辞,应该是周公补充上去的。

话说,姬昌被关羑里,有大量的空闲时间,他就根据前人的资料,潜心推理、演绎64卦,最后成为《周易》的完整体系。

《周易》的规则,是从洛书九宫来,以后的课,我会给大家讲。

无独有偶。《周易》传播到日本,日本明治时代,最厉害的易学大师,叫高岛吞象,他也是在坐牢期间,没事情做,而开始研究《易经》。没想到,他把《易经》研究通透了,占无不验,令人拍案叫奇。

他写了一本《高岛易断》,这本书被称为:世界易学史上的奇书,百余年来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高岛易断》这本书,我没找到,也没用心找,因为我不走占卜这条小路。在网上搜相关资料浏览,大致知道高岛吞象的测法。点到为止。

(老师叨叨:我们不要产生排他情怀,文化是无国界的,日本和韩国,都出了很多易学高手。)

其实,我们中国的民间,也隐藏着很多易学高手。

真正的高手,都是大智若愚。真人不露相,不张扬,不喧哗,谦虚谨慎,所以普民大众不知道他们,但是,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学术界认为,《连山易》和《归藏易》已经失传。

上古有《连山易》,称《连山》,其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宗伯·大卜》,据传为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连山》以艮卦为首卦。

《归藏》是传说中的古易书,为夏商所使用,以坤卦为首卦,故名为归藏。

《周易》是周文王在前圣的基础上演绎,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并加上卦辞,周公完善爻辞,即我们现在读到的易经版本,以乾卦为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连山》、《归藏》在魏晋之后,下落不明。

《连山易》和《归藏易》,两千年来历代典籍几乎没有记载,当今的学术界都认定已经失传,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千古之谜。

《连山易》和《归藏易》并不是彻底失传,而是融入民间学派。

南怀瑾先生认为,《连山易》和《归藏易》应该融入了民间,现在我们中国“江湖”中人说讲的这一套东西,比如:医药、堪舆(古天文地理,风水只是其中一个分支),还有道家这一方面的东西,都是《连山》和《归藏》两种易学的结合。

我完全认可南怀瑾先生的观点。

支撑的理由,是我读过的书。很多年前,那时候我还没开始研究《易经》,整天浸泡在书城里,博览群书。

有一天,我随意拿起一本最新上架的书,售价很贵,高档铜版纸、彩图精装,讲的是河图与洛书的研究、野地考察。

作者的名字是谁,我忘记了,是一个大学教授,教美术、艺术的,也是一个研究易学的资深人士。

他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走访民间,考察易学。途中,他遇到一个精通占卜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排卦,以“坤卦”为首。他一看这方法,感到特别惊喜,这不是《归藏易》的方法吗?以坤卦为首。

我们常见的《周易》,是以乾卦为首。

再深入聊,老先生说,这些都是祖上传承下来的,也不知道什么《归藏》《周易》之分别。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