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伟人为华国锋扫清障碍,两年后他却退隐,知情者:可惜了“好人”

0
分享至

毛主席晚年随着身体健康状况日渐不佳,他已经开始着手安排身后百年大事了。其实,早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面对着曾经亲密战友以这种方式匆匆与自己诀别,主席的健康更是每况愈下。精神上的巨大打击和健康的不允许,已经促使他不得不再度重新审视“接棒人”的这个重要问题。


在主席看来,九一三之所以能突如其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部队这个时候已经有些偏离当年的初心了。无论是当年的“三湾改编”,还是后来的“古田会议”,在中国革命漫长的征程上,毛主席穷极一生强调的都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然而,世易时移。建国后,伴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恶化,帝国主义亡我不死之心的疯狂围堵绞杀,东南沿海蒋匪的不断作乱,出于稳定局势的需要,各大军区长久以来不曾出现军事主官的人事调动。

这样一来,出现的局面就是:部队主官之间结成利益同盟;军事主官与战士形成明显的人身依附苗头;部队与地方产生利益交换。甚至有些个别部队居然擅自行使人事调度权,长此以往,危矣!

正是因为九一三的惨痛教训,毛主席及时洞察到了这股苗头
,于是开始大刀阔斧对八大军区实施对调。对调的目的只有一个:彻底铲除各种不利因素,将部队拉到“党指挥枪”的层面上来。

因此,1973年12月12日,政治局会议召开,毛主席在会上单刀直入地讲道:

“我考虑了很久,大军区司令员还是调调好。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动?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有好几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不起作用,司令拍板就算......”

事实上,
八大军区对调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毛主席确实考虑良久。在这应该不久前的“十大”结束后,毛主席还专门就这个问题找过邓小平同志,并征询他的意见。邓小平同志是极其睿智之人,当主席讲完后,他瞬间就明白了毛主席的用意,于是,一番思索后,便将他与主席之间的茶杯互换了一下。毛主席顿时拊掌笑道:“英雄所见略同!”

会议宣读八大军区对调命令后,毛主席又提议让所有参会八大军区负责人共同齐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意在告诫各位在场军事主官:要时刻向党看齐,切莫走上与人民背道而驰的道路。

开完这场会议后,八大军区按照中央的要求,在短短10天内全部完成对调任务,自此,党指挥枪
再一次得到充分的贯彻,同时也彻底肃清了九一三后留下的“余毒”。

除了忧虑部队的“纯度”问题,
主席最为迫切想解决的,自然是革命事业的“接棒人”问题。

九一三后,主席对“接棒”人选有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一是出身根正苗红;二是能在百年之后,坚决贯彻自己的路线方针,避免重蹈类似苏联“修正主义”悲剧的重演。


在这两项原则之下,毛主席初步拟定了两个人选,一位是王洪文,一位是华国锋。

对于王洪文,主席曾对他工农兵的出身十分满意,因此特意把他从上海调来悉心培养。奈何最终通过考察发现,王不听规劝,与张、江、姚走得太近,犯了不该犯的大忌,自此便将其排除在外。

华国锋虽非工农出身,但经历却颇为令毛主席满意。他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革命战争年代,他曾带领部队与日寇、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建国后的和平时期,他主政湘阴、湘潭,并在当地把毛主席的路线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地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华国锋此人言语不多,不露锋芒,在北京唯一的依靠就是主席本人,他既与王张江姚集团没有任何瓜葛,也与叶、邓等老帅没什么交情,一直以来在两大力量之间,始终保持着中立地位。或许正是看中了他的丰富的经历、简单的背景以及中立的态度,毛主席便将“接棒”的重任定在了他的身上。

然而,毛主席也很清楚,论革命的资历、资格,华国锋与党内老同志有着不小的差距,如果由他来担此大任,届时处于中间的他,势必会同时面对王张江姚集团和
老帅两股不同的力量,其压力和不确定性可想而知。

我们先来说说这两种不同的力量。

王张江姚集团中,
四人均是政治局委员,王还是副主席身份,不仅在党内占据重要分量,经过十年经营,其部下遍布党政军文等诸多领域,力量不可谓不强大。

老帅们就更不用说,这些人是历经尸山血海,一步一个脚印从死人堆里爬出的老革命,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他们拥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果敢的决心,高超的智慧,过人的胆识,并且,彼此之间十分熟稔,十多年的戎马征战,让他们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友情。而此时,邓小平同志已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这样看来,居中的华国锋日后将会面临何种情况了。当然,这也是主席所担忧的。主席尚在华尚有依靠,百年之后他又该如何自处呢?考虑到这种特殊情况,高瞻远瞩的毛主席开始决心行动了。

这个时候,“天安门事件”爆发,在毛主席的提议下,邓被罢免了一切职务,仅仅“保留党籍,以观后效”,同时,华被任命为总理,在下达这个指示的当天下午,主席当即决定再任命华国锋为党的第一副主席,并且将这些决议刊发至全党、全国。

这份任命出来令王张江姚大感意外,特别是王,本以为胜券在握,不曾想,到头来还是被排除在外,王张江姚集团由此备受打击,而老帅们没有邓的代表,也渐渐散了起来。至此,“党指挥枪”的问题得到校验,两大力量也得到了解决,可以说,此时,毛主席为华扫清了一切障碍,只要他善于团结两种不同力量,处于居中平衡的话,大概率不会有太大问题。

然而,仅仅两年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华至此逐渐退居二线,
内部重新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呢?

其一,毛主席离世后,王张江姚集团步步紧逼,使得本就处于中间角色的华等人完全倒向老帅,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两种力量联合,王张江姚集团全军覆没。

这样一来,就使得两种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居中的华则不得不再次单独面对另外一股,
而此时,再也没法拿得出另外的力量去牵制了。

其二,华国锋提倡民主,敢于让内部同志讲话。“两个凡是”出台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经过酝酿,联合推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但华却并没有阻拦,而是试图从团结的愿望出发,以达到团结的目的。“一国两思想”到头来可想而知了。

最后,华的资历、资格相对于党内老帅还是稍稍有些差距,一定程度上成为日后这种局面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当然,酿成日后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但笔者认为党内老同志
谷牧的一番简短评价很中肯:

“华国锋是个好人。”

这句话看似是一番高度赞扬,实则其中饱含了多少无奈和惋惜,或许只有华自己才能体会得到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历史侦查处
历史侦查处
白话说史,刻画历史人物内心
860文章数 311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