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组织两栖登陆作战演习,设置大量高强度对抗性项目。参演的红军连队刚登陆就在伏击中“阵亡”三分之一,许多战士听到消息后都有些不知所措。
殊不知,解放军组织这种高烈度对抗性演习的目的,除了让一线部队在未来可能爆发的冲突中能够更好的适应战场环境,降低伤亡外。就是为了让部队能够意识到,在战场上,伤亡是不可避免的,要做好心理准备。
近日,CCTV-7《国防故事》栏目播出了一集有关解放军某两栖合成旅与海军登陆舰队组织联合演习的采访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一系列采访参演部队演习的报道往往是车轱辘话反复说,
此次采访记录了许多细节,而且着重反映了参演部队在演习中所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与缺陷。其中不乏一线指挥官指挥失误、参演部队轻敌,进而造成部队“损失惨重”的大问题。
例如在演习中,一支番号为装步5连的连队就因为在登陆滩头后的战斗中击溃了守卫滩头的蓝军,取得了开门红的战绩。导致连队指挥官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在未对敌军撤退路线进行先导侦察的情况下,错判敌我态势,误以为敌军已经溃逃而对敌军展开追击,最终导致整个连队遭到蓝军大规模伏击,先头部队的36名战士被判全部阵亡,连队总伤亡更是超过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装步5连作为主力进攻部队之一,在遭到巨大损失后已经丧失了进攻能力,导致红军部队在侧翼方向上的挺进受阻,大量后续部队被堵在路上,难以前进,随时有可能被判定为遭到敌方炮击覆盖,全军覆没。
可以说,与之前新闻中着重报道的某场演习取得了什么什么样的结果,获得了什么什么样的经验不同。这场演习难得的向我们展示了演习中的解放军一线作战部队有多么脆弱,取得一场小规模战斗的胜利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而这,也是在解放军一线作战部队综合作战能力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当下,组织这些大规模、高强度对抗性演习的主要原因之一——让解放军指战员们适应现代战争以及战争中不可避免的部队伤亡。
事实上,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部队中,心理课程也是训练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例如我们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信任射击”以及握着点燃引信的炸弹进行“勇气训练”,就都是心理课程的一部分,目的就是为了让战士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像这次报道的这场对抗性演习里其实也包含了许多心理训练,让部队“全军覆没”就是其中一部分。
因为根据俄乌冲突以及更早的美军在阿富汗、伊拉克等西亚国家执行作战任务时的经验显示。作战部队的战斗力除了会受到训练度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战士们的心理状态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士气”。而最能打击一名士兵士气的,正是战友的伤亡,尤其是大规模的伤亡。
其实我们回看一下采访画面就能看见,在导演组宣布先头部队全部阵亡时,排头的战士差点没拿住自己手中的火箭筒,显然是有些不知所措。而这还只是演习,如果相同的情况出现在战场上,那后果将十分严重。
因此,解放军在演习时才会通过不断地制造高烈度的战斗来模拟战场的残酷,锻炼参演部队的心理素质与指挥技能。
毕竟作为一支两栖合成旅,装步5连最有可能参与的,将是人类自诺曼底登陆以来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尽管解放军已经在用军改、换装研制新装备、推动创立新战术战法等方式,想办法降低登陆行动的难度与作战部队的伤亡率。但战争终究不是游戏或者比赛,会不可避免的存在伤亡。
更何况如果解放军真的打算渡过海峡,那我们所面对的敌人也不仅仅是龟缩在岛上一亩三分地的台独分子,还有可能包括美日等国。冲突的规模与烈度,也不会局限在一隅海峡。所以在抱有必胜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当然,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并不仅仅是解放军,也包括我们这些普通人。因为战争,哪怕是最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也需要国家层面上的支持才能够进行,而构成国家意志的恰恰是身处于社会层面上,看似与战争毫不相干但实际上可以对战争进程造成深远影响的我们一个个普通人。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要做好对可能爆发的台海乃至中美冲突做好心理准备。而当我们做好这些准备后,解放军也就能像《杂言诗·八连颂》这首词里所说的那样: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