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宇失踪事件,虽然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谈论的“余波”仍在。
这起事件较为特殊,之所以能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除了“失踪时间长”外,“可疑点和巧合点”较多,也是其中的一大因素。
录音笔被发现,为案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那么录音笔里的大致内容是什么,又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呢?
官方公布的两段录音
在胡鑫宇事件的新闻发布上,为了便于大家理清事件的脉络,警方特意公布了录音笔里的两段录音内容。
⑴我们先来看第一段录音:
此时小胡同学所处的状态:刚吃完晚饭,从宿舍上了5楼阳台,这段录音的内容虽然不多,但能看出小胡同学当时的心态是极不好的。
①5层楼的高度,瞬间带给他巨大的视觉冲击,让他产生了“心脏在狂跳”,从而打消了跳跃的念头。
②中间的一段文字“跳下去应该也没人发现”,其实这一句话,本身就不成立。
- 从5层楼下来,怎么可能没有声音?有了声音就会被发现。
- 哪怕躺在草坪上,当晚就会被发现,根本不用了几天。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道出了他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不是隐形人,他也想要“被别人关注和理解,以及被爱”。
⑵再来看发布会上的第二段录音:
“快零点了,干脆再等一下”,很多人贸然看到这句话,肯定觉得一头雾水,小胡同学是不是在说胡话?
①那么,小胡同学在等什么呢?
在等“零点”的时间吗?显然不是,只要小胡同学想通了,有的是时间。
这里要提到录音以外的东西,小胡同学曾在某个知名社交软件上留言了这么一句话,“试着销声匿迹,原来真的无人问津。”
读到这里,聪明的朋友应该能想到了,他在等什么了。
②自己失联了这么久,有没有人在意他?
此时,离开学校快6个小时了,会不会有老师组织同学找他,或者通过大喇叭喊一下。
很可惜,他没有看到,也没有等到。
③致远中学是一个全封闭的寄宿学校,学生的吃和住几乎都在学校内,就算到了宿舍睡觉,舍长也会清点人数,如果少人了,会上报给督导老师。
- 当晚,小胡同学看到晚自习的灯,一盏一盏地熄灭,可能还会说“再等一等”;
- 然而,快到零点了,宿舍的灯也一个接一个地熄灭了;
- 加上天气寒冷,更加剧了小胡同学的情绪化。
学校那边果然还是没有动静,用他的话来说“没有意义了”。
心理学家也曾解读了这两段录音:
- 此时的小胡同学心理波动较大,渴望被重视,但文中又能读出一丝温存。
- 在失踪后的5个小时,他的内心总有一种“期待”,然而最终却化为“泡影”。
那么,问题来了:2022年10月14日当晚,班主任和校长在做什么?
上饶警方公布具体情况(见南方都市报的部分内容):
除了录音之外,其实还有“其他原因”
①笔记本,也说明了问题
笔记写到:
上课不看老师和黑板,怕老师不耐烦再给自己重新讲……
个人推测:老师以前有可能说过一些让小胡“很在意的话”。
在宿舍起来早了,又怕同学说自己,再次说明小胡同学“不合群”,过得不开心。
几份笔记综合下来:小胡同学的心理,确实遇到了问题。
②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
其实,在初中时,小胡的同学成绩不错,初中老师本来预估他能考上最好的铅山一中,只是中考的时候生病发烧了,并没有发挥好。
后来才进了致远中学,小胡同学对于“上致远中学”心理有没有抵触,消不消极?不清楚。
曾经因为跟不上节奏,一度被老师怀疑,“你是不是考进来的?”
③他也向母亲哭诉“求救”过:
9月27日用电话手表打了3次给胡妈,说自己“想回家,不想读书了”,但是胡妈并没有重视。
10月国庆假期,胡妈还特意赶回来开导他。
10月5号,小胡再次跟胡妈通话,具体内容,胡妈并没有说出来。
至于小胡同学跟胡妈之间到底讲了什么,我们也不清楚,但从失踪当天,她把电话手表遗留在宿舍,也能看出他不想跟母亲再通话了。
录音笔里,有21段录音,但警方只公布了其中两段跟案情有关部分内容。
这里面或许还有他自己的内心独白,包括最真实的心里话,谜底也许就藏在这个录音笔里。
综上所述:
- 小胡同学在学校过得不开心,跟家庭方面的沟通又不畅,自己又不能调节好自己。
- 学校和家庭都忽略了对他的“心理疏导”,很多原因综合下来,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投入大量的搜救人员,为何没去粮仓?
小胡同学的事件中,还有另外一个画面挺有意思:
- 失踪当晚,他一直在等人来寻找自己,却久久没有等到。
- 失踪多日后,社会却投入了大量的专业和民间搜救团队。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们重点搜查的是一大片的金鸡山区,杂草很多,林木丛生,有些地方全是灌木丛和荆棘。
很早的时候,第一次搜山没有发现,随后搜救队判断“投河的概率大”,依据气温,一般5天左右会浮上来,但就算使用了声纳依旧搜不到,只能又重新去搜山。
为了找到小胡同学,搜救人员从未停止过寻找,用他们的话来说,虽然很辛苦,但坚信一定可以找到他。
直到,听到了最终消息,在粮库的树林里找到了,才停了下来。
下图:解释了大家对于搜救犬的疑问
下图:解释了为什么搜救人员一直在外围打转?
历经近三个月搜索,有搜救人员红着眼眶说:
“唯独没有去粮仓搜索,而把重点放在后山的树林里,特别地遗憾。”
虽然小胡同学最终不是被搜救队员找到,但还是感谢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
就像上面有队员说的,以他们的专业,如果进入粮仓,那么一定可以提前找到小胡同学。
小胡同学的离去,给我们留下来太多的感慨,高中时期的压力大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并不是说一点压力不要给,而是“学校和家庭”都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
同时,该事件还告诉我们,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条条大道通罗马,“心里疏导”远比“文化课程”更重要。
在这起事件中,最受伤的无疑是失去孩子的胡爸胡妈,固然他们也有大意和过错,但身为父母,哪个不希望子女往更好的地方发展。
如今,他们刚经历了丧子之痛,大家还是不要去过多地打扰他们,还他们一份安静的体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