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为突如其来的“中国气球事件”,布林肯访华行程暂时告吹。咱们此前在文章中说过,布林肯访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是诚心在大过年时,给中国上眼药,是来上门讨债的,但可惜的是,咱们还不能拒绝,甚至只能“表示欢迎”。原因很简单,布林肯访华是中美巴厘岛元首峰会的延续,而这个峰会其实也是在美国“施压”的背景下举行的,拜登在会前抛下狠话,宣称要与中国讨论“台海安全”问题,在俄罗斯已经掉坑里的情况下,中国不得不“单刀赴会”。
布林肯访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白宫“单方面”敲定的,其目的,从字面上说,就是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说白了,就是要让中国兑现“让步”的承诺,目前美国占据巨大战略优势的局面没有任何改变,所以,布林肯访华基本上是“难以避免”。但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美方“上门讨债”,咱们不能“拒之门外”,但不等于说,大陆方面就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对冲美方的霸凌行为,事实上,最近中美就密集、激烈交锋。
咱们先看看美国政府在布林肯访华前夕,给中国制造了哪些压力?1、1月30日,美国防长奥斯汀乘坐可以指挥核战争的“末日飞机”抵达韩国,表面上来看,美方此举是针对朝鲜半岛局势,但按照咱们在此前文章中的分析,美国故意恶化半岛局势,本质上是冲着中国来的,目前这一分析也得到了印证。深广电特约评论员石宏就说了大实话,他表示,美国此举是要在中国周边搞事,针对中俄进行威慑的意图非常明显。
2、据中青报1月31日的报道,美国政府“已经停止”向美国公司发放允许向华为出口大部分产品和技术的许可证,包括此前获得许可的4G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与产品。众所周知,由于美国动用国家力量,硬生生将华为从国际5G市场上赶了出来,为了“保留火种”,华为甚至不得不剥离了“荣耀”,但美国打算连4G通信技术都不再允许华为使用,拜登甚至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与华为之间的所有联系”,这是要“赶尽杀绝”。
3、美国除了动用自身力量来对付中国之外,还积极撺掇盟友反华。据《环球时报》2月1日的报道,法国与澳大利亚举行了防长加外长的“2+2”部长级会谈,双方发表了涉台联合声明,双方强调“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承诺携手支持台湾参加国际组织。同一天,据环球网的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访问日本期间,就赤裸裸的威胁中国,他表示,“今日发生在欧洲的事情,明天可能会发生在东亚”。
4、据澎湃新闻2月1日的报道,美韩两国当日进行了联合空军演习,其中动用了“美国战略武器”,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表示,这是美国“万分危险企图”的集中体现,它只会把半岛地区化为一个“巨大的战争火药库”。在此前的文章中,咱们就指出,美国已经做好了与中国“大打、中打和小打”的准备,恶化半岛局势就属于“小打”,其本质上是破坏中国发展环境,并胁迫韩国追随美日插手台海冲突(中打和大打)。
很明显,在布林肯访华前夕,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地缘上,对中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其目的无非是为布林肯“上门讨债”营造对美方有利的态势,希望可以从中国“榨取”更多的利益,这是美国的“传统战略”。西奥多·罗斯福在1903年的演讲中就赤裸裸地表示,“讲话和气,手里却握着大棒,你就会成功”,这就是咱们常说的、美国惯用的“温言在口,大棒在手”的国际外交战略。
美国咄咄逼人,为布林肯访华增加筹码,中国又是如何反制的?1、据报道,中国空军将在2023年退役全部200多架歼-7战斗机,而换装更为先进的歼-16和歼20战机,如此大规模的退役旧战机,服役新战机,这明显是在为可能爆发的激烈战争做准备。那么如果爆发战争,最有可能是在哪里,同谁打?无疑是在台海,同美国及其仆从国打,这是大陆对美国释放的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并非没有考虑武力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2、布林肯访华前夕,“中国战略支援”微博刊发了关于“鹰击-21”型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科普文章,这是中国官媒“首次承认”自用版本“鹰击-21”高速反舰导弹的存在,也是该导弹的部分战术参数,首次以科普的形式“公之于众”。其信息量巨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鹰击-21”可以通过055大驱发射,此外,该导弹“全程6倍音速,冲刺阶段10倍音速”,豺狼即将到访,中国拿出了猎枪,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3、据界面快讯1月31日的报道,有法国记者援引俄媒的报道称,中国领导人将在今年春季访问莫斯科,对于这一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她表示,“中俄双方在多层级保持密切沟通”,“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关于具体访问,目前我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有道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在美国对华层层施压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即将访俄的消息被曝光,这难道是“偶然”?
4、据环球网1月31日的报道,在当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布林肯“将于2月5日到6日访华”一事提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表态“意味深长”,罕见地没有予以肯定回应,对于布林肯即将于2月5日访华一事,她表示,“中方目前没有可以发布的消息”。这与此前中方的表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表示,中方对布林肯在2月初访问中国“表示欢迎”,这是肯定的回应。
从这些报道可以看出,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前夕,中美之间在进行“密集、激烈”的交锋,表面上似乎一切都很祥和,但事实上,早已暗流涌动。美国刀刀砍向中国,步步紧逼,而中国也没闲着,谈归谈,但“备战工作”也没落下,双方似乎都在为“最坏情况做准备”。那么,中美最终会否达成妥协,还是会在台海爆发“代理人战争”?应该说,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很高,而开战的可能性较低。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俄乌冲突是一个惨重的教训,也即不要轻易掉入美国设计的战争游戏,因为这是美国制造的“战略陷阱”,美国是猎人,而中俄是猎物,普京“不信邪”,过高估计了俄军与俄罗斯的实力,结果“进退不得”,“持续失血”。另一方面,中美虽然都在为“摊牌”做准备,甚至故意展露实力,但都是在降低对方的预期,而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一个“掰腕子”的过程,最终会取得一个“平衡”。
现在的中国不是一个被轻易拿捏的国家,美国不能获得“实力对比”之外的利益,对于中国也是一样,政治家最终是冷静的、理性的,因此最终可能会达成妥协,如果美国执意要“敲骨吸髓”、“杀鸡取卵”,最终只能“两败俱伤”,这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而一旦中美达成妥协,也就初步实现了咱们“渡劫”三原则,也即“不打仗、谋发展、不变色”,强硬不是为了开战,而妥协也不是软弱,都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延伸阅读
多国高层宣布将访华,白宫主动给自己台阶,称将与华商定访问日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