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来源有二:一为先天性的,来自于父亲和母亲,二为后天性,主要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精气转化而来。
人的正常机体运转、工作、运动、性生活、情绪波动、适应气温变化、修复创伤等各项活动都是需要消耗阳气的。
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
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
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
保阳气,益阴精。保养阳气和补益阴精,这是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一条重要原则。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
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养阳。但善养生者,又必须保其精。因为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
阳气不足的男人,还有10大表现,不妨对照自查!
1, 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分叉,或有泡沫尿的现象;
2, 失眠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再入睡;
3, 黑眼圈比较重,眼睑、面部易水肿;
4, 经常感觉疲劳、困乏,怎么休息都缓不过来;
5, 听力下降、视力下降,记忆力下降;
6, 手脚冰凉,畏寒,感冒不易好;
7, 白发变多,掉发严重,呈秃顶;
8, 牙根变长,牙齿变黄,有龋齿;
9, 晨起容易咳嗽、头晕、头痛,浑身没劲;
10, 食欲下降,胃部胀痛,饭后打嗝、嗳气,体重下降。
阳气是开启健康的“金钥匙”。日常不良行为习惯很可能会导致阳气被耗损,增加多种慢性疾病风险。以下这些行为习惯,希望你能趁早改一改。
公布男人“耗阳”的行为,熬夜排名垫底,医生建议:能不做就不做
——熬夜、睡眠不足
古人认为:夜晚是阴阳盛衰之时,人应该入镜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尤其是子时入睡更为重要,熬夜会慢慢增加患病风险。
白天忙于工作,不断消耗体内电量,晚上保证充足睡眠才能为身体充电,让人体各个器官得以修复与排毒。
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自身体质越来越差,降低免疫力,细菌和病毒不断入侵更容易增加患病风险,也会慢慢透支阳气。
——睡懒觉、作息不规律
常言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天行道,健康长寿;日出不醒,日落不眠,逆天行道,故病生成。
长期熬夜给身体带来伤害非常严重,但如果你经常睡懒觉,阳气得不到生发,自然也会影响体内氧气含量,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早上起床,是一天中阳气生发的时间段,能量是守恒的,体内阳气没有转化为氢气排出体外,逐渐在体内堆积,也会增加人体负担。
建议大家一定要保持规律作息,不要长时间睡懒觉,也不要长时间熬夜,保持自己的“生物钟”,更有助于强健体魄。
——过度疲劳、透支身体
“阳气者,烦劳则张”,当身体过度疲劳时,阳气会慢慢耗损,甚至会增加患病风险,让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现在男性虽然不缺乏营养,但是会导致身心俱疲,更容易耗损体内阳气,甚至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风险。
学会劳逸结合,不仅有助于放松身心,还有助于体内阳气生发,也有助于精神状态越来越好,雄性激素分泌越来越旺盛。
——饮食无度、不节制
男性对于饮食大多不挑剔,只要是重口味的,比如红烧肉,火锅,麻辣烫等基本都非常爱吃。
我们不否认,这些食物非常美味,但是摄入过多,并不利于健康,甚至会增加各个器官代谢负担,也会增加多种慢性疾病风险。
不健康饮食,很容易消耗体内阳气,因为脾胃功能异常,就会加重体内湿气,抑制阳气升发,增加患病风险。
辛辣刺激食物会导致人越来越亢奋,但是亢奋之余就会导致阳气亏虚,增加体内阳气被耗损,更容易引发病变。
——不分季节洗冷水澡
洗冷水澡会感觉特别清醒,而且让人意志力更坚定,但是如果你不分一年四季都是洗冷水澡,会导致自身阳气被“浇灭”。
经常洗冷水澡会影响体内阳气生发,特别是寒冷季节导致血管收缩,甚至出现感冒发烧情况,让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人在寒冷的刺激下产生剧烈的反应,对血管健康非常不利,增加患病的风险,所以洗澡水一定要控制在42℃左右更有助于保护肌肤,还有助于呵护身体健康。
——夫妻“互动”频繁
“夫妻生活”本是一种可以释放压力的方式,维持体内激素平稳还有助于提升家庭幸福指数,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导致健康受损。
过于频繁进行夫妻互动,会不断消耗男性体内阳气,导致精力受损,甚至出现肾虚等问题,脱发越来越明显。
“肾为先天之本”,男性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量力而行,如果过于透支自己健康会导致阳气亏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疾病逐渐找上门。
如何提升体内阳气呢?
1、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
现代社会有许多的年轻人都没有较好的生活作息习惯,熬夜也是家常便饭。在短期内,熬夜对于身体并不会造成过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身体内部的阳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即使白天休息,也不能够弥补对于身体的亏损。所以比较好的做法是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
2、适当增加运动
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比较有利于阳气提升的,主要包括散步、瑜伽、游泳等一些有氧运动。
除此之外,还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的生存运动。不但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还可以多晒日光,无形之中会增强自身的抗寒能力。
3、定期地进行滋补
针对日常生活中缺乏阳气的朋友来说,应该注意饮食方面的调整。尤其是要定期地进行食补。这也是目前临床医学中见效比较快的一种方法。
可以多吃些坚果类,尤其是核桃仁。在冬季的时候,还可以选择羊肉汤滋补。尤其是对于寒性体质的女性来讲,效果更加突出。
4、做好保暖工作
有很多阳气不足的患者,都会出现四肢冰冷的症状表现。需要积极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在炎热的夏天,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使用空调。面对季节的交替更换时,也应该注意及时增添衣服,预防感冒。
5、勤晒太阳
阳光对于阳气是最好的补充来源。一般情况下,上午十点半左右的日光,不但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流通,还可以迅速地增强身体体质,循序渐进的话,身体的阳气也会逐步增加。
6、采用艾灸、拔罐
许多女性朋友对于艾灸并不陌生,实际上通过艾灸可以更好补足身体的阳气,并且预防和缓解身体的炎症。
当然还可以采用拔罐方式加快体内血液流动,将有害物质顺利排出,对于提升体内阳气效果比较理想,不管是艾灸还是拔罐,都应该咨询专业人士。
7、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部分的患者之所以出现阳气不足的状况,与自身的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假如经常带有消极情绪、过分的焦虑和悲伤,都有可能导致阳虚气短。所以,有必要进行心理方面的调节,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8、使用药膳泡脚
经过一天的疲劳工作,可以采取用药膳进行泡脚的方式。不但可以缓解一天的疲惫感,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畅通,达到提升阳气的作用。
泡脚时间不能太长,控制在30分钟左右,让身体微微出汗即可,泡脚水温控制在40℃。泡脚之后对脚底进行适当按摩,更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升体内阳气。
9、采取中药调理
中医对于提升阳气,有独到的调养方法。如果长期处于阳气不足的状态,身体的其他器官也会发出相应的信号。只有通过中药调理的方法,才可以更快地弥补身体的阳虚。
10、预防遗传基因
孩子之所以出生便出现阳气不足的症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母亲的阳虚体质。由于母亲的身体不健康,才会把这种遗传基因传递给孩子。因此建议备孕的夫妻,都应该调养好自身的身体,切实地保证阳气的充足。
健康小贴士:尤其是早上不好食早餐,中午晚上多饮多食,就会让外邪入侵,胆里面的汁液减少,甚至逆流到胃,形成诸多胃的里面不适,知道了关键所在,更应该清楚该如何去改善它(胆),除了平时食东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外,记得早饭要适当吃点的,多吃利胆(苦味)养胃食物。在民间,很早就有食用紫花灌南苦菜的习俗,《诗经》中就记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其味苦性凉,苦入心补火生土,故能健脾胃,辅之红糖,甘能缓急,能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灭菌养胃,通便秘。做法是取干苦菜15克,加水1000ml,煮好后取汤50ml-100ml饮用,饮用前必须加红糖,以前苏北一带的人们会用其充饥当饭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