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明之妹王营:19岁丢子23岁丧夫命运坎坷,晚年中央给她一个惊喜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9年息县县城,在党中央和息县政府的安排下,一名从重庆退休的老红军女战士与当地一家吕姓人家住到了一起。

这名老红军名叫王营,而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王明的妹妹。

王明

与王营住到一起的则是与她失散了45年的儿子吕美成一家,王营的一生都非常坎坷,直到晚年在党中央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儿子。

见到已经成家的儿子,王营坎坷的一生也终于在晚年得到了慰藉。

而像王营这样很早就参加革命又有王明这样一位哥哥的情况下,按道理来说,革命道路应该是非常顺利的。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行军路上丢了孩子

失去儿子的下落是在1932年,彼时的王营才19岁。她跟随着丈夫吕绍文加入红军。

1932年年底,随着蒋介石对皖西革命根据地再次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红四军红十二师主力部队开始转移至外线作战。

当时的王营是红十二师的一名宣传干事,而她的丈夫吕绍文则是战斗人员。

王营有两个选择,留在原地潜伏下来继续负责党在当地的革命工作,或者跟随主力进行转移,但一路上会遇到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不断追击,甚至倒在敌人的枪口下。

可王营没有丝毫的犹豫,选择抱着刚三岁的孩子跟着大部队一起转移,然而长途行军又是急行军,抱着一个三岁的孩子自然是非常辛苦的。

当时很多人都劝王营把孩子先送回去,等待红军回来再接到身边抚养,可王营知道自己的婆婆也很难一个人抚养孩子,国民党反动派也很可能会杀害自己的孩子,因此王营坚决要带着孩子一起转移。

王营身边的同事见王营如此坚持,就决定帮着她一起带着这个孩子继续行军,这不可避免的拖缓了行军速度,慢慢的就只能和随军跑反的革命老百姓一起追赶部队了。

这些老乡见到红军女战士们带着一个孩子非常辛苦,也非常照顾这个孩子,在赶路时经常帮王营抱着孩子赶路。

很快这支队伍就到了河南息县即将进入湖北境内,可部队到了湖北境内后作战中更加的频繁,虽然让这支队伍逐渐跟上了大部队的步伐,可也让这群女战士们更加的劳累了。

剧照

王营和战友们轮流抱着孩子行军也感到了体力不支,就在此时一个农民打扮的老汉就提出他来帮忙抱孩子。

或许是一路上跑反队伍的群众一直都非常热心,王营也没有多想就将孩子交给了这个老汉。

然而在走了一段路后,恢复了力气的王营发现那名老汉不见了,孩子也不见了,同行的红军女战士们当即开始寻找孩子,但怎么找都找不到。

王营这才明白过来孩子丢了,亲生的儿子不见了对她的打击是巨大的,她不知道该如何向丈夫交代又该如何面对家人,整个人六神无主。

林月琴

在这支队伍中还有后来成为罗荣桓的妻子林月琴同志,她同王营的姐姐陈觉民有过一段读书的缘分,因此在这之前便对王营多有照顾。

众人遍寻无果,队伍中低迷一片。然而不能停啊,国民党就追在后面,哪有时间再去停留寻找呢?

林月琴只能站出来做恶人。她强忍着眼泪劝慰王营:

“如果再继续耽搁下去,这支队伍将彻底跟不上大部队了。”
“孩子丢了我们都非常难过,可革命的脚步是不能停下来的啊!”

王营也清楚不能因为自己拖累了大家,于是便打起精神和战友们继续追赶大部队,终于在红军向豫陕边转战的路上赶上了红十二师。

王营再次见到丈夫时,才放下了一直紧绷的神经,在丈夫面前哭诉道:“我们的孩子丢了。”

吕绍文在阵前拼杀,也很清楚战斗局势的紧迫。他无法怪王营,毕竟她们跟着大部队也是十分辛苦。于是他安慰王营只要革命胜利了,孩子就一定能够找回来。

丈夫的话给了王营动力,她就这样在后方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期盼着大革命胜利,她与孩子重新相聚的一天。

而这并不是王营坎坷命运的开始,更不是苦难的结束。

觉醒时代的童养媳

王营的命运似乎从她出生时是个女孩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1913年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的陈家迎来了第四个孩子,可陈家的当家人陈聘之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当时陈聘之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陈绍禹已经在学堂中读书,另外的一子一女也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陈聘之已经没有多余的财力抚养这个孩子了。

王明

于是在这个孩子才出生第七天时,便将这个孩子送到了金家寨一户吕姓人家做童养媳,并为这个孩子取名为陈映民也就是王营,而陈映民的大哥陈绍禹正是王明。

出生仅七天便被送到夫家做童养媳,这在当时的环境背景下甚至是称得上习以为常的。时局动荡,男性活下来的概率更高,于家庭而言,也更为重要。

不过好在王营的童年并没有太过悲惨,这也为她参加革命埋下了伏笔。

旧社会的童养媳一般都要过下人奴仆的日子,可吕家一家人都是忠厚本分的老实人,家庭虽然也不富裕但也没有虐待王营,而是真的将王营当作女儿来抚养。

但吕家有三个儿子,生活过的也较为艰难,所以王营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和自己的丈夫吕家的长子一起给地主干活才能挣口饭吃。

尽管日子艰难,一家人却其乐融融,享受着难得的安稳和幸福。

王营和父母之间也经常能见面,只是王营自小与大哥陈绍禹,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王明并不相熟。

她和王明之间相差了近十岁,王明当时又长时间在外读书,两人见面不多感情自然也比较淡。所以王营从不知道自己的哥哥参加了革命。而她的加入更是机缘巧合。

1926年随着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展开,王营的丈夫吕绍文在农会的宣传下决定投身农会的工作,并且也带上了自己一家人都参加了农会。

吕绍文对王营非常好,自然也没有忘了王营,于是便鼓动和支持王营也参加农会。

王营没有上过学并不知道农会是什么,只知道农会是为农民当家做主的是好人,所以便没有拒绝就参加了农会。

当时的王营年龄仅有13岁又是女性,农会的同志对此非常的重视,便想要让王营担任妇女协会的代表,可王营却因为自己没有文化不敢接下这个工作,但是农会的同志却鼓励她可以在工作中学习。

最终王营在丈夫和农会同志们的帮助和鼓励下,正式成为了当地妇女协会的妇女代表,并且跟随农会的同志一起到附近的村庄宣传革命思想。

王营还亲自参与建设了妇女协作委员会和童子团,一边在妇女协会担任妇女代表一边在童子团担任团长,这也让我党发现了王营有着一定的工作能力。

再加上王营一家和吕绍文一家都参加了革命,上级决定正式吸收王营。

此时的王明还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学留学,对于这些事情并不是很清楚,王明也没有想到自己从小就被送出去当童养媳的四妹,有一天也会成为他的同志。

1928年,王营和吕绍文正式结婚,这不仅是两家的喜事,也是当地农会的一大喜事。

两人结婚后不久王营就怀孕了,无论是组织上还是陈、吕两家都对王营非常照顾。

1929年5月,当地农会的成员们一同组织了立夏节起义,王营的父亲和丈夫都参加了这次轰轰烈烈的起义。

也正是这次起义建立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当地的革命群众都非常的兴奋。而丢失的孩子“吕美成”便是起义成功后没多久降生的。他是吕家的长孙。

儿子丢失后,丈夫便成为了王营唯一的寄托。她从小远离亲人来到吕家,战乱中跟随丈夫颠沛流离,为了孩子以后能够有安稳的生活。

然而就在吕美成丢失四年后,王营的丈夫吕绍文也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牺牲了。

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甘肃境内时,王营的丈夫吕绍文、两位小叔子司号连连长吕少武和特务连排长吕绍全都死在了这片土地上。

可以说王营的家人几乎都献身于革命,唯一宽慰的是,这个消息她1958年才知道,那是她回去领丈夫烈士证的时候。

而她自己也没有在纷乱中幸免。1936年12月底,王营所在的部队遭到了马家军的猛烈进攻,经过几次恶战王营与数十位红军女战士不幸被俘。

马家军的残暴是出了名的,王营被俘后的生活也是非常悲惨,不过好在马步芳的一名司机良心未泯,帮助王营逃出了马家军的魔窟,王营在辗转之下回到了老家。

此时王营的婆婆公公都已经去世,王营自此和父亲陈聘之一起生活。直到后来她见到了王明,生活才好一点。

难得的安宁

1938年初,王明从俄罗斯回到了中国并在武汉工作,王营便带着父亲陈聘之前往武汉与王明相见。

武汉的长江局不但帮忙恢复了王营的身份,还准备重新给王营安排工作。

4月份,王营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王营正式将自己的名字陈映民改为王营,在延安做基础工作。

其实在武汉长江局就想要让王营留在长江局的妇女委员会继续从事之前的妇女宣传工作,但是王营拒绝了。她自愿前往延安做基层工作,并在这个岗位上停留了很长的时间。

虽然她也曾在一些运动中遭到哥哥的牵连,但王营非常清楚自己参加革命与哥哥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王营自己也行的端做得正。

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王营再次随军南下。

其实按照王营的资历和贡献是完全可以留在北京工作的,但是王营心中一直有一个执念,就是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

王营仍然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不能担任重要的岗位,两种因素的综合下王营最终才做出决定跟随部队南下。

期间王营曾多次向河南息县地方政府写信,请政府帮忙寻找自己失散的儿子,但都石沉大海。

直到1977年,王营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对儿子的思念之情,便给自己的弟弟陈绍炜写信,求弟弟帮忙寻找孩子。

其实当年许多老红军的孩子大都是在当地组织的帮助下找的寄养人家,所以找起来虽然麻烦,但终归还是有一定的线索的。

可是王营的孩子吕美成却是无意间失散的,而且过去这么多年人在不在息县都不能确定。

或许是信中王营对孩子的思念之情太过强烈,陈绍炜便在出差到北京时,向有关领导反映了这件事情,领导态度非常明确,一定要找到这个红军的后代。

河南省息县县委办公室接到上级的指示后,立即动员当地的群众和有关力量搜集信息,寻找年龄在48岁左右有过被收养经历的人群进行比对,功夫不负有心人,吕美成终于被找到了。

陈绍炜

吕美成在与母亲失散后被当地一家刘姓夫妇收养,并改名为刘荣德。而很小的时候他就从养父母那里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也有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的想法。

在第二野战军解放河南息县时,吕美成便背着养父母参加了解放军,1958年退伍回家后便一直在家务农,直到此时吕美成才终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自己竟然是革命烈士和红军的后代。

1978年吕美成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重庆看望当时在重庆退休的王营,党能够帮忙找到自己的儿子王营已经非常激动了,可没想到党还给了王营另一个惊喜。

1979年,在上级领导的安排下,63岁的王营和儿子吕美成都搬到了息县县城居住,帮助这一家人重新走到一起。

王营这位老红军、一直在基层做贡献的老党员,终于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得到了最大的心理慰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洞鉴历史
洞鉴历史
洞鉴历史真相
990文章数 428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