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俄乌冲突已经打了近一年时间,这期间我们既看过俄军直推基辅的场面,又见过乌军发动反攻的局面。可以说,这场冲突的胜负从一开始的尘埃落定到后来的悬而未决,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想到的,也让我们发现战争的结束并非那么简单,俄乌双方自身存在的问题才是冲突迟迟无法终止的关键。但其实,持续如此之久的冲突背后,也暴露出美国的致命弱点,据金融时报写道,乌克兰冲突反映出美国国防工业的重大漏洞。那就是在面对冲突不断升级的情况下,要保证乌军的战略平衡,就必须维持对乌军事援助的稳定,这就需要美国投入更大的资金以此来增加武器产量。
可现实问题就是,美国国内制造业正面临空心化,企业产能完全跟不上生产速度,这体现在美国企业不断将工厂外迁,仅仅在国内保持核心生产部门与高端技术设计。或许有人会说这不是很好吗,能够利用产权进行垄断、减少成本,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最初美国也是这样认为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政府意识到,产业链的过度转移会导致外资企业离开,大量民众失业,进而增加财政负担,最终降低社会生产效率,想要扩大生产就必须付出更高的成本。
然而,美国现阶段最大的困难就是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有资料显示,美国政府的债务已经达到历史峰值的31.4万亿美元,同期的国内GDP仅为25万亿美元,一正一反,美国政府很可能面临破产。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此前就发出警告,如果政府不能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缓解高通胀危机、降低国内债务,将会严重损害美国经济、民众生活以及全球金融稳定。当然,这也怪不得谁,只能说是美国政府自作自受的后果,为了一时的利益,选择多次加息、大肆印钱,短期来看有一定效果,但长期必定会对美国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后果。
说到底,美国国防工业的致命弱点并非单一原因导致的,而是多方面因素累积所得,这也能解释为何美国近几年在重构国内制造业,此前拜登政府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就是为了保护本国企业不流出、吸引外资来办厂。
面对这种情形,美国想要在短期之内扭转并不现实,这就给我国带来战略发展机遇,那就是一边实现经济弯道超车,一边打造成为制造业强国。毕竟在美国印太战略下,打压遏制中国已经成为其最紧迫的任务,尤其是台湾地区、半岛局势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一旦爆发冲突或战争,比拼的就是综合国力与底蕴。很明显,我国已经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同时在抛售美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国内金融风险,更关键的是,我国充足的市场与人力资源将在战时状态下发挥巨大的作用,如果美国不顾及开战的风险介入台湾问题,或许这将是我国打破美国霸权封锁的有利时机。(家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