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春节前后的一个江西小镇:走过疫情,生活一步步回归正常

0
分享至

1月27日大年初六早上,几辆婚车在街市穿行而过,引得路人驻足围观:“这是谁家娶的亲?”等到新郎新娘下了车,早早等候在旁的礼炮手准备就绪,礼炮齐鸣,小孩子也蜂拥过来抢糖果红包,气氛热闹。
这里是地处江西省、湖南省和湖北省的交界处——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古市镇,小镇被重重山脉包围,修水河从镇上流淌而过。就在修水河旁的酒店,当日举办了一场婚宴。酒店外,商店、游乐场、烧烤店、KTV娱乐场所里人群熙熙攘攘。
“生活好像又回到了从前,几乎没人再提起新冠病毒,疫情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当日举办婚礼的新郎刘君说,“就连口罩也开始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像一个快要消失的符号。”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春节期间,防控工作平稳有序,“乙类乙管”措施落地见效。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
“从除夕到元宵节这十多天里,我们卫生院的就诊住院情况基本比较平稳。”古市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徐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春节期间,小镇热闹非凡,甚至出现交通拥堵,“这几年就今年最堵”。

春节期间,古市镇街上车流、人流增多,热闹非凡。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吴怡 摄

迟来的婚礼
今年春节,谢楚和丈夫几乎没有一天在家里待过。夫妇俩合伙做婚庆服务,她担任婚礼主持,丈夫则负责布置婚宴场景,从过年前一周开始,她们就陆续接到了生意,奔走在各个乡镇之间。
在婚礼现场,谢楚见证了一对又一对的新婚夫妻交换戒指、讲述誓词,婚庆的装饰品也从这一场婚礼挪到下一场婚礼。
新冠疫情这三年,当地很多新婚家庭没有举办婚礼,直到2022年底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积压的婚礼“一股脑儿”地扎堆在今年春节举办。不少人摒弃了大操大办的做法,流程更为简洁,参加的亲友数量有限,通常一场婚宴不到2个小时就结束。
刘君也是谢楚婚庆服务的客户之一。他和妻子这场婚礼迟到了一年多。两人早在2021年就领了结婚证,平时在外地工作。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刘君希望能在江西的老家办一场婚礼。然而由于新冠疫情,婚礼的日期迟迟未定,一拖再拖。
直到去年底疫情防控调整,刘君的父母又萌生了春节举办婚礼的想法。一开始刘君和妻子否决了这个方案,当时他们还没“阳”,考虑到身在老家的父母到了花甲之年,担心返乡路上感染把病毒带回家。
但新冠病毒终究防不胜防。12月底,随着身边感染的人越来越多,刘君和妻子以及生活在老家的父母也陆续“阳”了。
感染新冠病毒后,刘君63岁的母亲出现了咳嗽、头痛、腰酸背痛等症状,不得不卧床几天,并断绝其他亲戚的探访。而刘君的妻子也出现了高烧、咽痛等症状。“在这一轮感染潮下,亲朋好友几乎都‘阳’了。”刘君以为婚礼的计划要泡汤了。
彼时,他们对于婚礼持观望的态度。直到今年1月上旬,刘君和妻子以及双方父母陆续康复。刘君和妻子这才决定:今年春节回家!
对于江西人来说,过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天天都是年,以亲人抵家团圆的时间为“过年”,每天会到不同的亲戚家吃团圆饭。
担心返乡潮带来新的感染,刘君始终关注着家乡的疫情变化。看到春节前一周,家人和亲戚都已经陆续痊愈,身边没人再感染或复阳,小镇也慢慢热闹起来,婚礼日期才正式敲定下来。
刘君的父母开始张罗各项事宜,写请帖、买喜糖、挨家挨户走亲戚,把所有请帖和喜糖派了出去。为了降低聚集感染风险,他们只是小范围邀请距离较近的亲友。大年初六当天,婚礼顺利举行,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
见面寒暄,年轻人聊的最多的是今年有何新打算?中年人则谈谈最近生意做得怎么样?一位约摸40岁微胖的男子几杯酒下肚后,跟同桌的人畅谈起来。平时他在上海上班,过了年,他就要到江浙去出差,拜访合作的企业,把账款“催”回来。疫情防控调整后,他不用再担心出行限制。“希望今年生意更好做,生活过得更好。”
而有的老年人忍不住聊起自己“阳”过后症状。刘君70多岁的姑姑摸着额头说,她以前上下楼梯都不觉得费力,但感染过新冠转阴以后,这段时间晚上会头痛失眠,腿脚也没以前利索了。她喃喃自语:不知道这些症状要等多久才能消失,不过肺部没有感染,也算万幸了。
“阳”过一轮
“婚礼能顺利进行,是因为大家都‘阳’过了一轮,而且很多人基本都痊愈了。”刘君说道。
在古市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徐根看来,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当地第一波感染就诊高峰出现在1月10日前后,这算来得比较晚的,隔壁白岭镇的感染高峰则还要早一周,而人流量更多的修水县城则还要更早。

古市镇中心卫生院。

徐根解释,每个乡镇的感染高峰情况各不相同,主要跟当地人的流动情况有关。例如古市镇的在外务工人员倾向于在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打工,而马坳镇的在外务工人员则喜欢到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工作。各地的疫情感染情况各不相同,人们从不同的地方回来,导致各乡镇感染就诊高峰期略微出现时间差。
高峰期时,古市镇中心卫生院里住院病人的数量达到八九十个,其中发热患者大概占三分之一;门诊则有一两百人。这是整个卫生院有史以来接诊发热患者最多的时候,换做平时只有6人左右,就算遇到流感的季节也只有10-20人。
而收治的患者症状也随着感染人数的曲线波动有所不同。在前期人数不断增多的上坡阶段,就诊的患者主要以发热为主;到了人数不断减少的下坡阶段则主要以出现肺炎为主,一般是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对于乡镇而言,最重要的防线是养老院、学校和医疗机构。去年12月底,古市镇的学校基本已经放假,在外务工人员、大学生离校返乡,感染的人挤向医院、卫生院和诊所,压力传导到这一头。
“疫情管控时,是医护人员站在了最前面,放开后也是医护人员顶在最前方。”在徐根就职的卫生院里,一线医护人员感染几率是最大的,当卫生院缺人手时,他们发烧两三天,等身体稍微好转之后就立马返岗,整个春节期间也在坚守岗位。

古市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徐根。

根据最新一期的《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周报》刊登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和监测数据概述》(简称《概述》)显示,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在2022年12月下旬达峰,全国在院患者达峰比感染达峰稍晚,于1月5日达峰,阳性重症患者也在当日达到峰值。
“庆幸扛过去了”
1月30日,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介绍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在春节期间主要开展的四个方面工作,包括“持续压紧压实责任”、“紧盯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加快推进补短板”以及“加强宣传引导”。
为了防止出现缺药的问题,古市镇中心卫生院一开始就实行药品拆分售卖,而且要求非特殊情况病人必须到场才能买到药,防止出现囤药现象,就算院里的医护人员发烧也只能买几粒退烧药。“万一没了药,病人来了怎么办?一个医疗机构不能缺药,要尽量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徐根说。
当卫生院出现物资紧缺时,就会跟县卫健委上报,再由县卫健委牵头帮助医疗机构购置调度物资。随着需要吸氧的病人增多,古市镇中心卫生院立马加购了制氧机,以缓解需求。
卫生院的氧气来自于乡镇的氧气站,以往运氧的车子从外地回来会先把氧气罐放到仓库储存再运出,而感染就诊高峰期间,车子还没来得及进仓库,就直接下了高速运到各大医院,忙得连轴转。有一天深夜10点多,运氧的车子还在给古市镇中心卫生院送氧。
自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这段时间以来,该卫生院总共接诊了大概8位重症患者,一般他们会被转运到医疗设备更好的县级医院。有的重症患者症状不太明显,只有拍了CT片子才发现肺部有感染。其中一位患者病情发展较快,从拍完CT片子、转运到县级医院,再到去世,仅仅过了五六天。
住院人数爆满持续数天,从1月15日以后,古市镇中心卫生院就诊住院的人数开始下降。20日除夕的前一天,该卫生院的住院病房里只有寥寥数人。平时输液大厅是人最多的地方,当日早上大厅内还有不少老年人在打点滴,到了下午家属陪同患者收拾随身物品离开,晚上6点多时只剩下零星几人,整栋大楼空荡荡的。

1月20日除夕的前一天傍晚,古市镇中心卫生院只有寥寥几人在输液。

“春节前,感染就诊高峰期已经过去了。”徐根说,特别是过完年后,很多在外务工的人初五初六就陆续离开,病毒传播的途径更少,生活基本上恢复到了疫情前那样。
上述《概述》也指出,2023年1月下旬,发热门诊城乡就诊人数较峰值均下降90%以上。“春节假期,疫情未出现明显反弹,在整个流行过程中,未发现新的变异株,我国本轮疫情已近尾声。”
徐根介绍,从除夕到元宵节这十多天里,古市镇中心卫生院的就诊住院情况基本比较平稳,住院病人已经从高峰期的八九十人回落到20人左右,现在每日门诊量也跟往常冬季差不多。
“这一轮疫情,庆幸我们终于扛过去了。”在办公室里,徐根长舒一口气。
(文中刘君、谢楚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黄奇帆:一些人鼓吹“脱钩断链”是不会成功的

黄奇帆:一些人鼓吹“脱钩断链”是不会成功的

第一财经资讯
2023-03-25 16:10:28
俄乌关键时刻,普京收到逮捕令,西方的包围网收紧,中国也被圈住

俄乌关键时刻,普京收到逮捕令,西方的包围网收紧,中国也被圈住

强国新武器
2023-03-24 21:56:46
案例:20岁女孩被男友卖到缅北,等待她的不是割肾,而是“天堂”

案例:20岁女孩被男友卖到缅北,等待她的不是割肾,而是“天堂”

小叮当故事会
2023-03-25 10:15:58
因为要清理编外人员,网上到处都在哭哭啼啼,接受不了

因为要清理编外人员,网上到处都在哭哭啼啼,接受不了

文明说娱
2023-03-25 20:53:29
洪都拉斯12问:想要和我国建交的洪都拉斯是一个什么鬼国家?

洪都拉斯12问:想要和我国建交的洪都拉斯是一个什么鬼国家?

林小朱影院
2023-03-25 21:00:17
瑞士银行也要倒了?华人富豪又被集体收割?

瑞士银行也要倒了?华人富豪又被集体收割?

保险课堂
2023-03-25 21:36:38
泰国军方出手,突袭打击妙瓦底附近黑产,给中国游客一个交代

泰国军方出手,突袭打击妙瓦底附近黑产,给中国游客一个交代

然然在盘军事
2023-03-25 12:01:28
一个人拖垮整部剧!冯小刚新剧惊现整容脸,鼻子假体真让人出戏

一个人拖垮整部剧!冯小刚新剧惊现整容脸,鼻子假体真让人出戏

舞娱天地
2023-03-23 20:14:34
百度文心一言绘画能力再创新高,挑战水果蔬菜食品百货出奇迹

百度文心一言绘画能力再创新高,挑战水果蔬菜食品百货出奇迹

花小猫的美食日常
2023-03-24 11:26:36
突发!广东一处级干部林远新被带走调查!曾任交警支队长

突发!广东一处级干部林远新被带走调查!曾任交警支队长

吃瓜乐
2023-03-25 11:39:01
真的要寸步难行了吗?奥地利宣布:如果普京来访,将逮捕他!

真的要寸步难行了吗?奥地利宣布:如果普京来访,将逮捕他!

娱宙观
2023-03-25 10:35:29
耻辱!独行侠更衣室大门紧闭25分钟

耻辱!独行侠更衣室大门紧闭25分钟

小雪的运动之心
2023-03-25 19:47:48
心寒!唐山打人事件再现咸阳,女子被往死里打,到处跑没人敢帮忙

心寒!唐山打人事件再现咸阳,女子被往死里打,到处跑没人敢帮忙

老勒看军事
2023-03-25 17:19:08
外贸行业真的没法做了

外贸行业真的没法做了

历史观察
2023-03-25 20:28:17
中国不计前嫌!向马达西奇采购400台发动机,成功对其输血续命

中国不计前嫌!向马达西奇采购400台发动机,成功对其输血续命

小熊搞笑
2023-03-25 16:59:06
不再模棱两可!瑞士这次来真的了!恢复中立国的身份!不再改变!

不再模棱两可!瑞士这次来真的了!恢复中立国的身份!不再改变!

笔墨先森
2023-03-25 17:43:09
“杀手锏”来了!香港要拿回自己失去的东西

“杀手锏”来了!香港要拿回自己失去的东西

华人志
2023-03-25 09:14:53
最新官宣!欧洲这5国回国无需核酸

最新官宣!欧洲这5国回国无需核酸

林小朱影院
2023-03-25 19:41:11
老公和我在床上颠鸾倒凤,我一摸就知道他出轨了!

老公和我在床上颠鸾倒凤,我一摸就知道他出轨了!

胡一菲的弹一闪
2023-03-25 06:10:56
奇闻:非洲球星自掏腰包加盟中超!为了来中国他放弃百万巨款

奇闻:非洲球星自掏腰包加盟中超!为了来中国他放弃百万巨款

国足风云
2023-03-25 16:22:32
2023-03-26 02:12:49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619567文章数 49083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国常会部署 4800亿元真金白银来了

头条要闻

媒体:国常会部署 4800亿元真金白银来了

体育要闻

记者:图赫尔原本计划去伦敦和热刺谈判,但拜仁半路截胡快速签约

娱乐要闻

15天6个代言,大嫂高叶成品牌香饽饽?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刚刚,苹果CEO库克微博发文:我在北京三里屯

汽车要闻

东风风行雷霆售12.99万起 最大续航630km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房产
艺术
军事航空

娱乐圈女星今日团建 关晓彤又失手了 杨幂依然赢很大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房产要闻

最低20元/平!密云4个公租房项目可供选择

艺术要闻

自然与众生 《五感的建筑—隈研吾建筑设计展》开启全国巡展

军事要闻

美军基地24小时遭两次空袭 十多枚火箭弹从天而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