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22年
在附中科高
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纪念
每一个成就都与你我息息相关
过去的2022年
在附中科高
演绎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留下了更多精彩的瞬间
在全体师生、校友、家长
及关心附中科高发展的各界人士
关心支持下
2022“校园新闻”和“校园新闻(提名)”名单
已经产生
就让我们一起
回顾2022年
了解这些新闻
背后的故事吧
【校园新闻】
一
首届高考即惊艳
勇夺“突出贡献奖”
2022年附中科高首届高考,惊艳亮相:在入学分数线为600分(南京市第8631名)、370位同学参加高考的情况下,有14位同学被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985”高校录取;有90位同学被“211”及以上高校录取;有165位同学录取到双一流高校。本一率和本科率远超预期,高分人数占比喜人,学业推进率异常显著。
在2021-2022年度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估中,附中科高因突出的办学业绩荣获了规范办学奖、素质教育奖、内涵发展奖、质量优秀奖、推进发展奖、教学管理奖与突出贡献奖,共计七项大奖!
因为信任,我们相聚科高;因为感恩,我们拔节成长;因为桃李,附中科高必定更加辉煌!
二
深学党的二十大
争做“四有”好教师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倡导全体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附中科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主题活动:现场直播同步收看总书记的报告;国旗下师生主题演讲,做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好青年;设计“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主题黑板报,表达对党的深情祝福;橱窗贴核心要义,南雍论坛主题党课、知识竞赛,将二十大报告学习入脑入心,引发广大教师“立德树人,为未来而教”的教育理想,让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相关活动被南京电视台、南京教育党建官网等媒体报道。
三
学科奥赛频获奖
学子发展捷报传
2022年科高学子征战五大奥赛,频传捷报,实现了新突破!
5月,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预赛中,4位同学获奖,其中一等奖3人,二等奖1人。
8月,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江苏赛区中,15位同学获奖,其中国家二等奖1人,国家三等奖1人,省一等奖10人,省二等奖5人。
11月,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13位同学获奖,其中国家二等奖2人,国家三等奖1人,省一等奖2人,省二等奖8人,省三等奖3人。
11月,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暨江苏赛区决赛中,41位同学获奖,其中国家二等奖1人,国家三等奖2人,省一等奖5人,省二等奖20人,省三等奖11人。
11月,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13位同学获奖,其中国家二等奖2人,国家三等奖4人,省一等奖2人,省二等奖4人,省三等奖1人。
四
科创竞赛多斩获
科技教育硕果丰
2022年科创竞赛中,科高学子斩获颇丰,科技教育成果丰硕。
8月,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朱筱媛同学凭借出色的创意和稳定的发挥,荣获两项赛事全国一等奖;
8月,第二届少年硅谷——全国人工智能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匡家昂同学荣获硬件应用挑战赛项目全国一等奖;
7月,全国青少年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江苏省赛中,黄子宸同学获得省一等奖;
6月,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飞行机器人项目中,姜文景等6位同学获得省一等奖并入选国赛;
科技是附中科高的灵魂与志向。
在附中科高,科技的种子已经播下、萌发,必将为科高学子插上科技的翅膀,奔向辽阔,勇攀高峰,向着更高处,翱翔!
五
省运赛场传捷报
体育竞技创新高
“为了梦想与使命,我们勇往直前!”在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上,34位附中科高学子披荆斩棘,夺得13枚金牌!
建校三年来,附中科高培养的体育后备人才在省市级大赛乃至国家赛场上初露锋芒。科高体育健儿中,4人入选国家队,21人荣获国家一级运动员及以上称号,3名队员分别进入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我校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特色学校、南京市排球体育特色学校。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促进体教融合,涵养体育文化。未来,附中科高的奖牌故事还远未结束,我们的体教融合之路也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六
人文素养植根厚
作文国赛获大奖
2022年,附中科高学子全面而卓越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学业、学科竞赛及科创竞赛等方面取得的佳绩,也体现在各类作文竞赛中频获国家大奖!
在第十九届叶圣陶杯中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2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另有省一等奖2名、省二等奖7名、省三等奖12名。
在第八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中,1位同学荣获全国一等奖,另有省一等奖4名、省二等奖5名、省三等奖8名。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优异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科高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与语言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同学们在一年一度的“秦韵”戏剧节、诗歌朗诵会、校园演讲比赛、校园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语言和思维的魅力,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不断积淀着人文底蕴。
七
体质监测获省优
全面发展备能量
“南京引体向上第一校:人均8.3个!”2022年底,江苏电视台对附中科高“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作为南京市内8所省级体育与健康工作干预监测点校之一,学校通过主动干预学生体质发展和针对性地指导体育教学工作,落实上、下午形式多样的30分钟大课间、保证每周2节体育课、上线首届毕业生编制的室内操《向快乐出发》,“校运会”“篮球赛”“拔河比赛”“足球赛”“体育嘉年华”等各类体育竞赛,有效解决薄弱环节,学生体测数据节节攀升,引体向上人均数跃居全市前列。
“健康的体魄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要我练”逐渐内化为“我要练”,“坚持就是胜利,我一定行!”学生的抗压力和耐挫力也伴随身体的强健而显著增强。在这里,你到处可以看到生命飞扬的姿态,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嗅到生命绽放的芬芳。
2022年11月,我校被评为“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监测点校”。在省高中生体测总结大会上,一句“科高经验值得推广”就是最好的科高代言!
八
科普活动展风采
科学素养再提升
作为全省第一所以“科技”冠名的高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培养具有科学意识、科研能力、前沿科技视野的优秀青少年人才,是附中科高的使命。
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成为科高学子激情狂欢的节日。院士课堂、专家讲座、“魔幻实验奇妙时光”演出、科技嘉年华以及21个体验项目,4个竞赛项目……两周的时间里,同学们通过感受科技,体验科技,科技竞技,深入探索身边的科技。
不仅有科技节,附中科高每位学生都要参与“萌新做科研”、流动科技馆进校园、科学家精神报告会、科技之声广播等系列科普活动。
正如同学所说:热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热爱科技相伴终身,只要你坚持探索,整个科技的世界都会向你们敞开。
附中科高为每位学子打开探索科技魅力的大门,“科技”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渗透于全体师生的“血液”中,浸润全校师生的“灵魂”。
九
云端聚智做学问
“疫”路同行绽芬芳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师生再次离开校园,相聚云端。
云端教学,有声有色。老师们秉持育人初心,克服各种困难,扎实有序地做好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有疑必论,有策共享,精心打磨每一节课,坚持听课、不断反思,增强线上课堂吸引力,提升教学品质。
线上辅导,携手共进。课后老师们通过问卷星、智学网平台、QQ群作业、企业微信等多元平台,对学生作业进行个性化批改,针对学生差异进行精准指导,及时反馈,始终保持师生及家长的良好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学习和健康情况。
多彩活动,点亮生活。学校把疫情转换为成长的契机,陆续开展了抗疫云班会、“云端心理”微讲座、亲子阅读分享等活动。丰富多元的线上育人活动,调节了学生居家学习情绪,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有效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在这特殊时期,附中科高人的脚步从未停歇,而且迈得更快、更坚实,用共同生长的力量守候春暖花开。
十
“数字”技术助管理
后勤服务效率升
2022年附中科高智慧校园重磅升级!
教学楼配置电子报刊阅读机,为师生课间阅读提供数字平台;食堂消费终端实现交互式点餐,简化流程提升配餐速度;“餐费充值”程序定制开发提供了家长远程充值的便捷服务;“平安校园”实现学生请假、家长申请到校、访客预约登记、数字身份、扫码通行等闭环应用,实现了进出校园全周期线上管理及溯源。
后期,数字校园建设还将迭代健康关爱、家校共建、学生健康上报、心理辅导、爱心助学、问卷调查、随手拍等。
“数字校园”以解决学生问题为内驱,致力于提升学生校园生活幸福感,提高办学质量,有效构建家校共育新桥梁。
【校园新闻(提名)】
十一
学高为师身为范
榜样引领代相传
2022年,教师与附中科高一起卓越成长。
春风化雨,立德树人润心田。卓斌、王庆锋、曹烨老师被评为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先进个人;夏海燕老师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班主任”;史丹丹老师被评为“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张亭、姚燕教师所带班级被评为“南京市优秀班集体”,陈强老师被评为“南京市德育优秀青年教师” ……
三尺讲台,教学相长绽芬芳。武菊芳、徐传成老师斩获江苏省高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徐辉、乔文、吴婕、杨小燕、李志红、姚燕老师获评南京市普通高中教学先进个人;吴婕、王丽、江伟老师获评第十届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王瑞芳、王璨、许剑、梅溪、杨灵、彭俊婷、芦雅静、蒋彬老师在南京市学科专业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附中科高通过“南雍论坛”、“青蓝工程”、青年教师夜校、校内学科组主题研训、教科研培训等活动,致力于建设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进而打造一支“师德水平高尚、学科素养高强、教学科研高超、学校发展为己任”的教师团队。正是他们锐意实验的精神、自觉的研究意识让每个人一直行走在成为“名师”的道路上。他们通过“教得容易”实现学生“学得容易”。他们优秀的专业素养、强烈的责任心和始终不变的教育初心,为莘莘学子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十二
丝丝情怀燃烛意
绵绵厚土格桑开
党员带头、模范领先,半百之龄的陈玉照老师报名了南京市援藏教师选拔;
海拔四千、天边之乡,附中科高的教育人踏上了雪域高原上的墨竹工卡;
克服高反、意志坚韧,陈老师践行“路远行必至,事难做必成”的人生信念;
带头垂范,展示风采,科高人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促宁墨教育交流共建;
丝丝情怀、资助学生,陈老师以爱心暖心的行动去传递秦淮教育的温度;
民族团结、汉藏相亲,他以蜡烛光辉照暖绵绵厚土,照亮格桑花开。
十三
多彩活动搭平台
五育并举树新人
“正是科高好风景”2022迎新艺术创作展、“绳彩飞扬,青春绽放”拔河比赛、“奔向辽阔的明天”青春步行者行动、“十八而志,大任始承”首届高三成人仪式、“青春是美丽的”高三毕业典礼、“向上吧,科高少年”校园篮球联赛、“如风少年,绿茵争霸”校园足球联赛、 “美丽中国”金秋书画展、“家国天下,青春无涯”诗歌朗诵会、“慧研生态向未来”园博园研学活动、 “声动科高,音你精彩”一二·九校园合唱节,《用脚步丈量历史,以青春书写未来》荣获南京市“四史”学习教育创新案例奖,沂梓萌同学获评为南京市学“四史”先进青少年……
附中科高坚持五育并举,以实施“南京市中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为抓手,致力于将多元活动课程化、活动课程德育化、课程德育品牌化,打造活力科高,助力学生在多彩活动中个性发展,快乐成长。
“在科高,真幸福!”科高学子激动而自豪的话语,恰是学校和老师最大的幸福。
十四
智慧心育润心田
阳光心态抒心篇
2022年12月,“AI情绪识别心理健康筛查系统”落户校心理中心,只需摄像头前几十秒,系统即能准确感知个体心理变化,科学、方便、准确地发现问题并提供心理帮助,有助于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紧密结合,共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继挂牌“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以来,我校致力于优化心理课程,提升心育水平。2022年5月20日,举办首届心理情景剧展演活动,通过重现真实场景,展示心理现象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为学生演绎心理成长路程搭建平台。每年5月,开展“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周系列活动,“青春三行诗大赛”“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老师请您夸夸我”……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心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培养积极心理,乐观上进,幸福成长。
十五
凝聚合力助成长
协同育人向未来
3月23日,省红楼梦学会会员、昆曲传承人黄欣老师与同学们云端共话《红楼》,拓宽文学视野,激发鉴赏潜能,获赞高达53万;
5月16日,“江苏省航空特色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院士进课堂”活动成功举行;
9月19日,共建单位——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先锋”宣讲团和国旗班,到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
11月16日,中国药科大学“节日序曲”交响音乐会让同学们享受到一场美妙而震撼的视听盛宴;
11月21日,在第四届“职来职往,人生导航”职业讲坛中,家长代表们化身生涯导师,分享职业历程与感悟,指导同学们的选科方向与专业抉择;
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秦淮区检察院王迎新副检察长受聘为我校法治副校长,并引领同学们学习宪法,增强法治观念。
拓展资源、聚合优势。附中科高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打造精品育人活动课程,构建“新时代校内校外人才培养体系”,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十六
勿忘国耻祈和平
自强不息创未来
2022年12月13日是第9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缅怀牺牲英烈和悼念死难同胞,铭记历史、守望和平、把握当下、奋勇向前,附中科高开展“12·13”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2022紫金草行动”走进附中科高,班主任王晓义老师带领学生们开设班会课,从主题宣讲、集体诵读到1937家史故事分享,再到佩戴徽章亲手折制紫金草,同学们深受教育。本次活动也得到“南京教育发布”官微、南京广播电视台等多家传媒平台报道。
举行“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升旗仪式,全体师生共同感悟历史、守护和平;特邀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严海建老师,面向全校师生做国家公祭日主题讲座《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与记忆》;历史组刘晓倩老师开设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读本(高中版)教学市级展示课……
勿忘国耻祈和平,自强不息创未来。“12·13”活动作为附中科高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奋斗联系起来,不辱使命,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十七
课题引领促发展
全员研究氛围浓
2022年1月,学校申报的《为未来而教——“科技高中”科创课程体系建构的校本探索》成功立项为省“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5月,课题顺利开题后,课题组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内涵,制定涵盖全校的课题研究计划,落实课题研究任务。学校先后邀请省规划办董林伟主任、南京市教科所刘大伟所长、《江苏教育研究》金连平社长等专家到校交流指导。校教科室依托“南雍论坛”,在全校范围开展“为未来而教”内涵解读及课题研究方向指导;带领各教研组结合具体工作,全员推进课题研究。
学校以课题和项目研究为抓手,鼓励全体教师以日常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做真实教研,共同构建学校科创课程体系,转变教师课堂育人方式,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6月,学校被评为“南京市教科研系统先进集体”。
十八
青年夜校促生长
职业生涯高起点
为帮助新入职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站稳讲台,学校制定系列促成长的培训计划,如“青蓝工程”师徒帮带、“三新”系列培训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青年夜校”。
从4月14日至12月底,青年夜校共开设主题研训活动十余次,主题涉及“学情研究”“如何听评课”“课堂导入设计”“课堂情境设计”“课堂对话艺术”“问题与问题串设计”“教师基本功竞赛指导”“如何趣教趣学”“如何分层教学”“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秦淮好课堂备课心得”等,充分发掘校内学科骨干教师资源,从实际教学活动出发,精心准备开设讲座,开展主题集中研讨、经验分享,还有教学专题任务小组研讨与展示等,贴地气,重操作,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实际困惑,助力其迅速成长。
星霜荏苒
难以忘怀的2022已经过去
万事可期
充满希望的2023已经走来
新的一年
附中科高人带着爱和温暖
初心不改
长歌奋进
携手并肩
挺膺担当
明天的辉煌
都在今天的汗水里
我们相信未来的光
定会璀璨永亮
文章来源:学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