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登月是骗局?曾经6次登月,为何还要向我国讨要月球土壤

0
分享至

综述

月球对于人类的吸引力自古有之,各种传奇故事的流传更是为月球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世界各国对于月球奥秘的探索从未止步,其中最先踏入月球的国家就是美国,已经先后登月6次。

按理说美国应当是最为了解月球的国家,但是在我国宇航员成功登月之后,却前来讨要月球土壤,这一行为令人大为不解。

令人意外的要求

2020年11月,我国发射的嫦娥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完成了月球之旅,与过往不同,此次飞行除了安全登录月球之外,还要从月球上带回一定量的岩石与土壤,并且利用自动返回系统将其带到地球。

这一消息受到了全球科学界的瞩目,许多科学家纷纷向中国提出讨要月球土壤完成进一步研究的请求,从而加速对于月球的探索脚步,其他国家有这种要求不难理解,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曾经登月6次的美国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美国分明在51年前便登上月球,当时“阿波罗计划”可以说轰动一时,在此之后,美国又陆陆续续派遣十几名宇航员登陆月球,并且已经在月球上插上了6面国旗,同时设置了许多科学探测仪,月球上的石块土壤对于他们并不是什么新鲜物。

即便如此,美国却与其他国家一样,向中国讨要土壤,而据了解,美国宇航局如今已有包括月球土壤在内,超过上千种月球样品保存在著名的约翰逊航天中心。

约翰逊航天中心主要用于月球接收实验室,目前已经收集了许多来自月球的样品,数量多达10万件,他们对于这些样品的保存条件非常严格,为了避免出现有害生物感染或是空气污染的问题,可以说煞费苦心。

他们之所以会将目光瞄准中国所带回的月球土壤上,是因为月球上不同位置分布的土壤是不同的,所以提出这种要求也很好理解。但是这一说法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毕竟有历史为证,美国赠予荷兰的假月岩至今令人倍感不适。

美国赠予荷兰的假月岩

美国在成功登月之后,曾经将带回的月球土壤当作国礼赠予了很多国家,其中就包括荷兰,然而这份赠礼却是假的,成为大家怀疑美国是否真的登月成功的证据。

这件事的起因要从1969年说起,阿波罗号的顺利登月使得美国在国际上可谓风光无两,三位宇航员也成为大家眼中的英雄,获得许多国家领导的接见。

当时这三名宇航员来到荷兰,很快便得到了女王与首相的亲自接待,按照欧洲的百年传统,在这样的日子里,会见双方应当互赠礼物作为留念,因而在用餐之后,宇航员便提供了月球土壤给荷兰首相。

这份礼物不但珍贵且意义非凡,一时间让首相感到非常开心,直到去世之前都很珍视。

到了1988年,这块月岩石被转交到博物馆,因为是来自月球的纪念品,博物馆对此感到非常荣幸,甚至将它放在馆中最为显眼的地方展示,享受荷兰“国宝”的待遇。

然而28年之后,有一位物理学家却意外发现这块所谓的月岩石其实和普通岩石几乎没有差别,因此找到了馆长提出鉴定的建议,当鉴定结果公布后,众人才如梦初醒,果不其然这块岩石果然是假的。

该消息流出后,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强烈不满和谴责,甚至找到美国宇航局追究缘由,但是美国宇航局以档案中没有赠送过荷兰月岩石的记录为由搪塞了过去,由于这一事件的影响,引发了全世界对于美国是否登月成功的质疑。

中国与美国登月的牵绊

其实抛开美国登月真实性这一点,即便中国拒绝美国索要月壤的要求也是合理的,因为在中国开启探月之旅的过程中,曾遭遇美国多次干扰。

我国探月期间,美国一度在探月工程中添设各种障碍,甚至提出许多无理要求。

国家工程院院士及探月计划总工程师透露:2003年嫦娥二号在经过绕月探测后,准备实施拉格朗日L2点一级图塔蒂斯行星的进一步探测,但是这些小天体轨道当时只有美国拥有,并且宣称向全球公开。

结果,当中国开始探测的时候,美国却立刻将重要的轨道数据关闭,导致中国的探索之旅变得被动,好在在天文台的支持下还是形成了中国轨道,最终达到了飞跃探测的目的。

除此之外,在嫦娥三号发射之前,美国曾向我国科学院多次致电,谎称嫦娥三号影响了他们的月尘检测卫星,数次要求我国将飞船飞行轨道与登录时间交出来,不过我国并未答应,于是在嫦娥四号登月后,美国不依不饶再一次提出同样的无理要求。

不但从未在我国登月工程中提供任何帮助,还想方设法的处处设置障碍,提出无理要求,拒绝这样的国家也是理所应当的。

结语

无论美国登月一事是否真实,其所作所为都令人费解,即便确实顺利6次登月,但无论是向荷兰提供假月岩,还在中国登记计划中设置层层障碍,都足以说明美国并非是一个适合长久合作的对象。

不过与其他国家展开共同商谈和研讨,甚至适当提供探索成果,比如月球土壤,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人类对于月球探索的脚步,值得一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骂“娇妻”的唐嫣,到底惹了谁

被骂“娇妻”的唐嫣,到底惹了谁

扒圈818
2023-03-30 12:17:46
俄乌大结局要来了?普京对华做出承诺后,泽连斯基也要中国坐一桌

俄乌大结局要来了?普京对华做出承诺后,泽连斯基也要中国坐一桌

强国新武器
2023-03-29 10:50:54
为了拉中国下水,美国找了个“假证人”,外交部把水烧开了还回去

为了拉中国下水,美国找了个“假证人”,外交部把水烧开了还回去

环球观察局
2023-03-29 16:19:07
大爷在床垫下放5万块,1年后生病要用钱,拿出钱一数,惊呆了

大爷在床垫下放5万块,1年后生病要用钱,拿出钱一数,惊呆了

木子言故事
2023-03-30 06:30:08
到底是什么样的“后台”,能让一个医院院长几经举报却稳如泰山?

到底是什么样的“后台”,能让一个医院院长几经举报却稳如泰山?

肖博健康
2023-03-30 10:38:39
逼346位小学生罚跪!辅导员见到家长秒跪喊对不起

逼346位小学生罚跪!辅导员见到家长秒跪喊对不起

看看新闻Knews
2023-03-29 15:15:27
面对网友举报查税,央视报道日卖9000的地摊夫妻终于说实话了

面对网友举报查税,央视报道日卖9000的地摊夫妻终于说实话了

去染已
2023-03-30 09:24:14
俄罗斯央行2022年亏损93.3亿美元

俄罗斯央行2022年亏损93.3亿美元

财联社
2023-03-30 00:21:15
马云回国:出手就是大手笔,让国内外震惊!

马云回国:出手就是大手笔,让国内外震惊!

探索日记
2023-03-29 23:58:52
我国“最年轻”女厅长,今年刚42岁,真是才华和颜值并存…

我国“最年轻”女厅长,今年刚42岁,真是才华和颜值并存…

老金史说
2023-03-30 00:03:55
财联社3月29日电,美国财长耶伦表示,世界银行可以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和在资产负债表上采取创新措施来扩大贷款规模。

财联社3月29日电,美国财长耶伦表示,世界银行可以通过利用现有资源和在资产负债表上采取创新措施来扩大贷款规模。

财联社
2023-03-29 23:13:19
伴娘们在新娘的婚床上睡大觉,新郎表现淡定,夫妻的心态太好了!

伴娘们在新娘的婚床上睡大觉,新郎表现淡定,夫妻的心态太好了!

两性心理探知
2023-03-29 17:59:52
从喉咙痛到死亡,仅10个小时!这起悲剧,给所有人敲响警钟

从喉咙痛到死亡,仅10个小时!这起悲剧,给所有人敲响警钟

DrX说
2023-03-27 17:37:39
赖昌星案发后感叹:如果“二哥”没出事,谁也不敢动我!二哥是谁

赖昌星案发后感叹:如果“二哥”没出事,谁也不敢动我!二哥是谁

离笙奇谈
2023-03-24 14:43:22
1877年,印度,一名父亲正在保护自己的家人不被吃掉

1877年,印度,一名父亲正在保护自己的家人不被吃掉

晓安谈历史
2023-03-29 21:57:56
最新进展:孙国友与双马一矿协商结果已出,亲属称心情像坐过山车

最新进展:孙国友与双马一矿协商结果已出,亲属称心情像坐过山车

风雨家国
2023-03-30 01:59:20
美国防部长对华警告:若不按美的要求改造,中国还会被脱钩

美国防部长对华警告:若不按美的要求改造,中国还会被脱钩

军事先锋君
2023-03-30 02:58:58
女子出轨已婚男子,被当街扒光衣服,悲哀!

女子出轨已婚男子,被当街扒光衣服,悲哀!

玄学情感
2023-03-29 18:47:55
瑞典外交部长:匈牙利少来,我们不吃那一套!

瑞典外交部长:匈牙利少来,我们不吃那一套!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3-03-29 17:38:58
中美航发差距扩大了?涡扇15的推力、油耗和高速性能均逊于XA100

中美航发差距扩大了?涡扇15的推力、油耗和高速性能均逊于XA100

积极的老刘
2023-03-30 10:57:30
2023-03-30 14:18:44
森罗万象视频
森罗万象视频
夫万象森罗,不离两仪所育
3652文章数 45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跪地求水"林场主透露种树原因 曾有人称他脑子坏掉了

头条要闻

"跪地求水"林场主透露种树原因 曾有人称他脑子坏掉了

体育要闻

辣个男人复活!雄鹿胜率86% 即将3年2冠?

娱乐要闻

被骂“娇妻”的唐嫣,到底惹了谁?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贾跃亭:九年,为梦想窒息,终于迎来巅峰时刻

汽车要闻

MG7上市售11.98万起 2.0T+9AT/零百加速6.5s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手机
健康
本地

艺术要闻

从华盛顿到阿姆斯特丹:跨越30年的两场维米尔大展

亲子要闻

这个甲流病毒太厉害了。

手机要闻

小米13 Ultra下周预热,上半年最强拍照手机要来了?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