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刷到了一段钢琴视频。
隆重介绍一下,里面弹琴的这个人是我“未曾蒙面的朋友的朋友”。
他就是2021年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冠军,刘晓禹。
我的那个未曾蒙面的朋友,就是同样拿过肖赛冠军,但已经塌房的云迪。
还没有见你就进去了。
不过刘晓禹是真的厉害。
11岁多次获得加拿大钢琴比赛头奖,14岁,他与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之一的克利夫兰管弦乐队合奏,15岁,拿到加拿大OSM钢琴比赛冠军......
被誉为是新世纪的肖邦。
更匪夷所思的是他的父母。
可以对比对比别人家的孩子。
钢琴家郞朗的父亲是一位军人,他丝毫不相信什么劳逸结合的教育理论,教育孩子向来十分铁腕。
郎国任曾为郎朗列了一张作息时刻表,早晨5点45分起床,除了正常上学的时间,每天要练六个小时琴。
每天练琴超过凌晨12点也是常有的事儿。
而刘晓禹8岁才开始学琴,买的是电子琴,正式弹钢琴已经是10岁之后的事了。
小孩坐不住,经常跑去踢球、打游戏,每天只弹15分钟,父母也不管他,就这么瞎弹。
到这里两个孩子都属于天赋秉异。
但是之后,郎朗拜名师上名校,寒暑苦练。
郎国任曾对郎朗喊道:
“人人都会知道你没考进音乐学院,人人都会知道你的老师不要你了。你真是没脸活了,我也没脸活了。”
而刘晓禹的父母几乎从来没有出现在报道上过。
没有给过他任何直接帮助和要求。
练习的动力就是他自己发现《猫和老鼠》里的配乐是匈牙利狂想曲。
后来弹肖邦,也只是觉得肖邦这个人的经历很有意思。
也没有送他上什么顶尖音乐学院,读的是蒙特利尔大学音乐系。
但是他也没好好学,下棋、游泳、踢球这些少年时代的爱好才是大学里做的最多的。
到了暑假,回北京找爷爷奶奶,父母更不管了。
白天滑冰打乒乓球,晚上通宵打麻将,打牌,完全进去北京人的休闲模式。
结果就是这么一位非典型琴童,拿到了肖邦大赛冠军。
当然也不是说郎朗这种规规矩矩的冠军含金量就不高。
我就记得获奖那天全网教育博主的标题都是:
刘晓禹,佛系父母的一场罕见胜利。
确实,现在我们谁还见过这样的父母啊。
1岁徒步暴走,2岁攀登南京紫金山,3岁在雪地里裸跑。
4岁识千字,9岁参加高考,10岁再战高考。
这才是更熟悉的养儿攻略。
就是过生日,现在都流行把课本插在生日蛋糕上。
父母整活不要紧,孩子的压力是真的山大。
西安的一名9岁女孩,就因为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从15楼跳下。
她在遗书中写道:“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这也是我今天想要给大家介绍这位朋友的目的。
现在的家长们犹豫在“圈养”和“放养”的岔路口。
有时候特别想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又觉得太放纵,孩子容易跑偏。
而且现实也不允许孩子放松,学习什么的都不说了,小时候没有学兴趣班,长大了一无所长,又会反过来责怪家长......
但其实也不用那么纠结,就想想为什么,很多小时候斥巨资学特长的孩子,长大后再也没有特长了?
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喜欢过。
把学特长当成做任务,谁会愿意呢?
我们不缺天才儿童,是有人把天才变成了人才。
就像刘晓禹说的,弹琴一旦变成了工作,感觉就会丧失对它的灵感。
孩子不能什么都不学,但也要想想,平时的安排是符合孩子的潜能发展,还是为了家长面子。
能否帮助她成长为一个更加丰富、更加完善的人。
不是只有吃苦才能成才,找到自己的兴趣,“玩”也能玩出名堂。
不可否认,有些孩子确实要加一把劲才能定型。
孩子适合怎样的教育,父母给孩子选择怎样的教育。
这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情况都不一样,很难简单套用一个标准去评判。
说实话,做家长是挺矛盾的,但有一点我们父母也都是共通的:
不求出人头地,但谁也不想养出来一个机器,指给他啥他做啥。
那从刘晓禹的故事来看,做到最基本的这一点并没有那么难。
一个没有打压的宽松的环境,自然就能长出好奇心,还能长出其他品质。
“让孩子从小就习惯自己动脑子找答案。”
然后父母稍加引导便能把品质变成现实的能力。
比如谷爱凌,再比如惊动英国女王的网球选手拉杜卡努。
“奇葩说冠军”詹青云也是,喜欢看书,妈妈就给她买各种各样的书,潜移默化的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把关。
而且说到《奇葩说》,有一期的一句话说的就很好。
所谓完美的孩子,不过是在人生的时时刻刻,尽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选择权。
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式是绝对正确、完美的。
我们也不必一定当什么完美的父母,只需要放手让孩子坚持热爱保持学习。
到最后能努力过好自己生活的人,在人生中都不会有什么困难的问题。
-完-
图片及资料来源:
《8岁学琴,还爱练不练,他却拿下了世界钢琴比赛的最高奖》,看天下实验室,2023.02.04
《刘晓禹肖赛夺冠心得:幸好我妈不鸡娃啊!》,Dr小鱼,2021.11.08
《刘晓禹 | 钢琴界的“李小龙”》,名人面对面,2023.01.1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