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初,多地宣布开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
- 湖南
- 湖北武汉
- 广东深圳
先来科普下,啥是新冠病毒抗体检测。
新冠病毒抗体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机体自我产生的免疫反应标志性物质。
其种类较多,其中有IgM抗体和IgG抗体。
一般在新冠病毒感染约5天左右时,血清中会逐渐产生IgM抗体。
IgG抗体一般出现在IgM抗体之后,在IgM抗体接近消失时,水平达到高峰值。
IgM抗体维持时间一般较短,约为2~3周,衰减较快。
IgG抗体能在血液中维持较长时间,而当机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毒后,IgG抗体水平可在短期内迅速增高,从而起到一定的免疫作用。
看起来,是好事。
但是半年前,国家卫健委的专家却明确表示:
大规模抗体检测,既无必要,也不可行。
理由有四:
一是在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已经证明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后中和抗体的阳转率接近百分之百。
二是抗体水平降至较低水平并不能说明疫苗失去了保护作用。接种疫苗后中和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到一定时间后会下降到较低水平,乃至检测不到。
疫苗的保护,除了中和抗体,还有赖于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抗体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疫苗的保护作用。
三是保护性抗体的检测需要在P3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成本高、耗时长,而且很难普及。
四是历史上国内外也从未开展过针对疫苗的大规模抗体检测。
当时候看,四条理由,每一条都挺充分。
那么今天检测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我们来看看。
来自深圳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的公众号预约平台信息显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定价32.6元/次,每日10点以前采样,当日17:00发送报告。
按着国家卫健委专家的说法,
保护性抗体的检测需要在P3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成本高、耗时长,而且很难普及。
那么请问深圳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的检测实验室是P3级的吗?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有从事人间传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活动的P3、P4实验室63个,P2实验室4.6万个。
其中P3级实验室仅40家,“师说新知”查阅了名单,里面没有深圳罗湖医院集团。
那么国家卫健委专家,同时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同志在撒谎,还是深圳罗湖医院集团无资质经营?
第二,据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还说,新冠抗体检测可辅助诊断新冠感染。
新冠IgM抗体作为急性感染指标之一。
当IgM检测结果为阳性,提示存在近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
IgG抗体由阴性转阳性,或者是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四倍及以上升高,也意味着可能为新近感染的确诊病例。
新冠抗体的检测项目为可疑重症肺炎诊断提供诊断依据。
而郑专家则说,
而现在普通的商业化的检测试剂盒是很难准确判断抗体对新冠病毒实际的中和能力的。
回过头来看郑专家的四条理由,其实核心落脚点在疫苗有效性。
他说,
一是在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已经证明我国新冠病毒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后中和抗体的阳转率接近百分之百。
翻译一下,就是说事前已经证明疫苗的有效性。也就是会产生足够的免疫抗体。
二是抗体水平降至较低水平并不能说明疫苗失去保护作用。
接种疫苗后中和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下降,到一定时间后会下降到较低水平,乃至检测不到。
理由是,疫苗的保护,除了中和抗体,还有赖于细胞免疫和免疫记忆,抗体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疫苗保护作用。
但是郑专家补充了:
目前的研究充分表明,我国新冠病毒疫苗能够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同时还能诱导产生细胞免疫,并且有很好的免疫记忆。
什么意思,翻译一下,虽然可能打完疫苗后抗体水平很低,但是咱们国产的疫苗很棒+1,肯定没有问题。
第三条前面已经分析过了。
第四条,历史上国内外也从未开展过针对疫苗的大规模抗体检测。
理由是,历史上大规模接种的其他疫苗,由于临床试验阶段已经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都不会开展对接种人群的大规模抗体检测,而且也没有这样的法定要求。国内外都是这样。
那么问题来了,
按着郑大专家的四条高见,
我们现在还测个毛的抗体?闲的吗?
这些湖南、湖北和深圳的疾控中心和医院是吃饱了没事干?还是想趁机敛财?
请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出来再次澄清下,或者管一下。
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