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饶漱石受到了批判,中央召开多次会议,检举揭发饶漱石的阴谋活动。
这时候,有人找到陈毅,让他谈谈当年的“黄花塘事件”,作为饶漱石的一个罪证。
但是,陈毅却拒绝了,一直都没有提这件事。
那么,当年的“黄花塘事件”发生了什么?陈毅和饶漱石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呢?
时间回到1942年5月,饶漱石正担任华中局代书记,因为要去淮南检查工作,就由陈毅代理华中局书记,主持华中局的工作。
4个月后,饶漱石回来了,发现陈毅比自己干得更好,各级干部对陈毅也都非常认可,饶漱石心里就犯了嘀咕,因为他这个华中局书记一直是“代理”的,还没有转正,随时可能被陈毅取代,现在陈毅又干得这么好,自己的位置就更危险了。
于是,饶漱石就借着整风运动的机会,让陈毅主持整风,然后把陈毅在会议上的发言整理下来,作为他反对毛主席、反对中央的证据,并上报中央,请求撤掉陈毅的新四军军长职务。
当时,饶漱石的地位比陈毅要高,华中局和新四军的大多数人都站在了饶漱石的一边,对陈毅展开了多方面的批评,让陈毅非常苦闷。
因为新四军军部驻扎在江苏淮安盱眙县的黄花塘村,因此,这件事就被称为“黄花塘事件”。
毛主席得知这件事后,为了保护陈毅,也为了安抚饶漱石,就把陈毅调到了延安,名为汇报工作,实际上就是把两人分开了。
陈毅到了延安后,见到了毛主席,满腹的委屈想对毛主席说,但是,毛主席却劝他要多想想自己的问题,说:“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做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
陈毅听了毛主席的话,在延安开始潜心学习,并反省自己这几年来的问题,最终让他认识到了问题的关键,给毛主席写信说:“回想几年华中工作,被我打击屈服的高级干部,至少也在一打以上,只有自己批评去打通思想而团结对外,才是于党于己的有益办法。去冬在华中,我不了解这点,所以满腔愤愤不平之气。……近来与许多人谈话,广泛阅读文件,似乎更感觉以前所见不免皮相,才知道处理许多问题,疏虞之处甚多,别人的批评反对,其中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者有之,而自己过与不及两种毛病则所在多有。”
毛主席对他的进步也非常高兴,回信说:“你的思想一通百通,无挂无碍,从此到处是坦途了。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又随时准备修正错误,没有什么行不通的!”
不管怎么说吧,那段时间都堪称陈老总一生中非常黑暗的时刻,饶漱石自然就是“罪魁祸首”。
因此,当1954年饶漱石受到批判后,很多人都想让陈老总说说当年的“黄花塘事件”,为自己伸冤,同时也揭发饶漱石的罪行。
但是,陈老总却拒绝再提这件事,而是对大家说:“在这件事上,我应该痛切地反省,不能因为饶漱石的阴谋被揭穿了,就把自己的缺点掩盖了。为什么当初饶漱石能制造出这个事件?为什么不少多年在一起工作的老同志,也会受饶漱石的利用?我个人都有引以为戒的地方。”
这就是陈老总的高风亮节,没有对饶漱石落井下石,而是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件事,体现了一位真正的革命家的高尚情操。
(参考资料:《陈毅传》《将帅风范词典》《读毛泽东札记二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