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3年以后,关于延迟退休的消息是越来越多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两次重要会议中都强调要实施延迟退休。春节之后,3月的两会又将来临,很多人觉得,今年3月极大可能要出台具体时间表。3月或要开始。
此消息一出,引起了网络上不少网友们的热议,认为就当下,上面各大神们对延迟退休的积极性来看,即将退休的1963年—1973年出生的人群,将第一批赶上延迟退休的首班车。
在此之前,按照法定退休年龄,此类人群中,男性60周岁,女性工人,50岁,女性干部,55岁就可以实现退休。而今他们不得已坐上首趟车,有三类人自然是最不愿意延迟退休的:
第一类,失业人群。
在失业人群当中,还涵盖了三个不同的人群:
1.企业被裁员的失业人群。比如这些年大环境不好,企业赚钱效应减弱,导致被企业裁员的人群。
这些人群当中,超过35岁以上人群几乎是“被裁员主力”。可一旦被裁员,现行的企业招聘又限定年龄在35岁以内居多。这就意味着,一旦失业,他们要实现快速解决再就业问题,难上加难。而如果35岁以上的人都无法实现再就业,那么60岁的老人又怎么找工作呢?
2.4050人员。这些年,受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冲击,很多制造企业都已经开始运用高科技降低成本、缩减基础工人。在此过程中,率先失业的人群就是那些通用职业的中年人,而人到中年,他们想要实现再就业,就非常困难。
3.各类毕业生。据统计,去年1000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还不足30%。而除高校应届毕业生以外,我国每年还有近一千万职高、技校等毕业生相继毕业等待就业。虽然去年他们的就业率情况并没有相关的数据出台,但是从各类经济大咖们所暗示的: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50%,那么他们的就业率可能更低。
更关键一点是,进入2023年以后,我国还将有1000多万高校应届毕业生流入社会,孙子辈都找不到工作了,可爷爷们还要延迟退休?
第二类:灵活就业人员。
据说目前,我国已有灵活就业人群超2亿人。而灵活就业人群与企业职工最大的区别就是,灵活就业人群的工作及收入的稳定性相对更差,而且他们没有单位帮助缴纳社保,所以所有的社保费用都必须自己掏钱承担。
如果延迟五年,就意味着他们要四处寻找零工,多干五年活,晚领五年养老金。但是,对于他们中很多人而言,每个月的工作及收入本来就不稳定,谁还愿意多交钱?谁不想早点退休,安安稳稳地领取退休收入呢?
第三类:低薪劳动人群。
过去,只要网络上公布头一年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以后,都会迎来比较多的热议,而其中最显眼且被大家认可的一句话就是:“又拖后腿了!”
为啥?
就拿2021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来说吧!全国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私营单位是62884元。
根据这个数据可以得出:2021年国内工资每月不超4000元的人占比高达75%。还有6亿人月收不足一千元,但全国养老金平均有3000元左右。这样的收入和退休金,试问,你愿意继续上班吗?
在1963-1973年出生者中,以上三类应该是所有人群中,最不愿意坐延迟退休早班车的人。而他们的这三点呼声,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
第一点,真不必要学“老外”
因为人口老龄化加剧,而且出生率又跟不上老龄化的节奏,库存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咱们就学习了欧洲那一套搞延迟退休。
但是,确实咱们有必要学它们吗?欧洲人一天工作,下午四点就关门下班。咱们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全天无休。要说工作时长,咱们工作20年,可赶上人家欧洲打工人工作40年了。所以,真不要想着老外总这样好那样好,实事求是更重要。
其二,打工人因为压力大,喘气更困难
这些年,别说年轻人不愿意生娃了,结婚的比例都在下降,就拿90后来说吧!1.7亿的90后,领证对数差不多一千多万,为啥?买房、就业、教育、医疗等压力,大家喘气都困难!
而延迟退休,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减轻养老基金的压力,把养老体系的压力转嫁给打工人和家庭身上,这样合适?
其三,没人带娃了,不利于出生率。
如今,年轻人压力越来越大,房贷、车贷各种大额支出,为了增加收入,年轻父母们只能成为双职工。而带娃的活,要么找保姆、要么老人帮忙。可真能请得起保姆的确实不多,如果老年人不能早点退休帮着带孙子孙女,年轻人哪敢生娃?
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end
既然看到这,就顺便点个赞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