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考改革重大风向!取消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重返“一考定终身”

0
分享至

记者丨李宇欣

部分资料源自光明社教育家快评、杭州日报

这两天,杭州的中考新政,不但在家长圈引发热议,也引发业内关注。

这份政策是在1月31日出台的,目前还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主要有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今后杭州的初升高名额分配招生将以中考分数为依据。

可能有些家长不太懂,什么是“名额分配招生”?这里要说一个大的背景知识。目前,国内各地的中考,也就是初升高政策,主要包括自主招生、统一招生和名额分配招生三种形式。自主招生主要看特长,统一招生主要看分数,名额分配则各地规则稍有不同,部分是看“三年六学期的成绩相加”。名额分配招生,在部分地区还有一个名字,叫指标到校

第二,在杭州中考新政中,名额分配招生政策取消了5%的综合素质评分,仅仅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前置条件。

第三,杭州以前的中考名额分配生需要由初中推荐,现在取消了初中推荐,改为填志愿,由招生系统投档来录取;

第四,杭州中考取消了外籍华人的子女中考加分。

新政从2023年开始在杭州市区施行,杭州另外8个区(市)县参照执行。

为什么说杭州这次的中考升学改革非常值得关注。几个原因:

第一,因为这是杭州。众所周知,浙江向来都是教育改革的风向标省份,此次杭州的中考新政,同样具有非常强烈的风向参考价值。

第二,杭州这次中考改革重点,针对的是“名额分配招生”。按照目前国内中考改革大方向,名额分配招生或者说指标到校,将是未来中考升学的主流方式。根据杭州主流媒体报道,未来杭州优质示范普高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比例要达到70%。新政影响面相当广

第三,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杭州此前以多个学期期末成绩相加、综合评分、择优推荐的方式,曾被认为是代表改革方向的招生方式。但从此次改革来看,几乎称得上“急转掉头”,重返“成绩说话”“一考定终身”的方式。

为什么改革又退回去了?几个关键词:要减负,要公平,要减少家长焦虑。

变化一:

不再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挂钩

名额分配将以中考分数为依据

据杭州日报报道,杭州此前初升高名额分配主要看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其中,学业成绩权重占到95%,以学生初中阶段若干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第二学期年级集中统一测试成绩作为学业成绩依据。这也是目前国内部分地方通行的一种做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8月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除初中毕业生升高中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即中考)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除中考外不得组织任何与升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初中各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初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

《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部分)

杭州的调整也源于此。杭州最新的高中名额分配生招生录取方法明确,现行“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初中学校等额推荐、高中学校按不低于95%的比例录取”的方式,调整为“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考生填报分配生志愿、高中学校按平行志愿录取”的方式。该政策将从2024年(现就读初二学生)开始实施。

《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市区普通高中名额分配

招生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部分)

新政策下,杭州初中学校不再进行等额推荐,而是由考生们在中考前自主填报分配生志愿,以中考成绩作为校内分配生的排序依据,以“一所高中学校+一所初中学校”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方式进行录取。

通俗点说,杭州新的名额分配投档规则和统一招生的规则类似。

“举个例子,张三在某所初中学校中考总分全校第一,他将以第一顺位进行投档,并被第一志愿的学校分配录取。李四在该所初中学校中考总分第十,将以第十顺位进行投档。这时要看李四第一志愿的学校,在该所初中的分配计划是否用完。如果已用完,系统将自动投档第二志愿。如果三个分配志愿都已用完,李四将进入集中统一招生批次录取。”杭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当然,如果是更通俗的解释,就是以前杭州初中生要拿到名额分配招生的资格,需要累加若干次考试成绩,但现在,就看中考分数,谁的分数高,谁就可能优先被录取。

变化二:

取消综合素质评分加分

评价结果作为前置条件

这是杭州本轮中考改革极为值得关注的第二个点。用杭州媒体的话来说,家长再也不用“卷”综合素质评价得分了。

杭州市区现行的高中名额分配招生由初中学校根据综合评分(初中若干学期学业成绩所占权重不低于95%,综合素质评价所占权重不高于5%)择优推荐。

注意,前面的95%都是硬拼成绩,但是这5%的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却一直有很大的争议。争议点主要在于不透明、不公正。

当然,此前,不少杭州的初中学校在名额分配生的推荐中,把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所获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得分主要依据。

但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2018年9月发布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1月29日,教育部发布抵制面向中小学生违规竞赛活动的提醒时还强调,所有竞赛的结果均不得作为中高考加分项目。

教育部官网截图

所以,怎么给学生打这个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就成了一个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此次在名额分配招生中取消综合素质评分加分,并不意味着综合素质评分就不重要了。

《意见稿》在招生对象条件中明确,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符合相关高中招生前置条件。从杭州校长们的反映来看,大多数学生要达到这个门槛,不难。

但是,综合素质评定仅是门槛,最终决定性一役还是在中考。

变化三:

外籍华人的子女中考加分将取消

部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项目保留至2026年

就在《意见稿》发布同一天,杭州市教育局还对规范中考加分征集了意见。

1月31日,杭州市教育局官网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杭州市区中考加分项目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政策按照“保留一批、规范一批、取消一批”进行,自2023年起实施。

杭州市教育局官网截图

新政策将继续保留军人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以及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的加分项目。

同时,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对象调整为民族乡(镇)、民族村的少数民族考生(考生须在当地完整接受义务教育),此加分项目保留至2026年。留学回国人员随归子女加分对象调整为初中就读期间随国(境)外留学的家长在国(境)外连续生活360天(含)以上的学生。港澳籍学生加分调整为港澳同胞的子女加分(考生父母至少一方为港澳永久居民)。

外籍华人的子女中考加分将取消

实际上,中考加分规范也是大势所趋。

2022年9月15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发布会上表示,在经过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后作,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迹等五类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已被取消。

接下来,教育部还将指导各地逐步取消95类地方性加分项目,进一步降低加分分值,并积极推动推动少数民族加分更加精准。

“一考定终身”的风向意义是什么?

一是要公平,二是要触及教改本质

从杭州媒体的公开报道,以及结合社交媒体上的反应来看,对这次的中考改革,杭州家长圈几乎是欢呼一片。大多数人都是强烈支持。

所以,这也正是最值得探讨的地方:曾经象征先进改革方向的政策被取消,家长们为啥却很高兴?

第一个关键原因,公平。这也是家长们提及率极高的一个词。

比如,不少家长提到,强烈支持取消5%的素质分加分以及外籍华人的子女中考加分,避免不透明、不统一的问题。

第二个关键原因,减负。

本来,从破除唯分数论、强调对学生的过程评价的角度来说,杭州此前结合初中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表现择优推荐的方式,确实有其先进性。

但这个政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它不看某一次成绩,而是要看各个学期的成绩权重相加,很显然,这就造成初中生的竞争从初一进校就开始了,家长学生不堪重负;第二,综合素质评价得分,被认为存在有不透明不公平的问题;第三,为了拿到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家长不得不带着孩子卷竞赛、卷特长,学生和家长不但负担沉重,而且加重了焦虑。

对此,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熊丙奇表示,此次杭州中考改革有两点启示:

第一,此前的教育评价改革,是否触及了教育改革的本质?

此前,杭州中考名额分配招生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这当然是一种很理想的方式,但是,它对改革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本质上依然是“唯分数论”,只不过从单次的“唯中考分数论”变成了“唯每个学期考试成绩和竞赛成绩论”,这就说明,真正科学的过程评价理念还没有形成。

另一方面,过程评价的公平,是一个绝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硬拼成绩的选拔,虽然“唯分数论”,但是公平、透明,人人都服气。而过程评价以及综合素质评价,带有教师的主观性。如何确保过程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的公信力?就成了问题。从杭州家长们的反应来看,也确实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8记Ace!20岁郑钦文再创奇迹,逆势击败俄罗斯名将,身体素质强

18记Ace!20岁郑钦文再创奇迹,逆势击败俄罗斯名将,身体素质强

永胜聊体育
2023-03-27 20:38:27
哈工大咳嗽事件“咳嗽姐”发声:我忍受这男生长达两年的故意咳嗽

哈工大咳嗽事件“咳嗽姐”发声:我忍受这男生长达两年的故意咳嗽

赵主任趣闻
2023-03-26 05:23:05
创造历史!61岁梁朝伟,获终身成就奖!

创造历史!61岁梁朝伟,获终身成就奖!

华人生活网
2023-03-28 04:42:09
老两口半夜“行房”,不料“兴奋”的关键时刻,发生了悲剧

老两口半夜“行房”,不料“兴奋”的关键时刻,发生了悲剧

小朱侦探
2023-03-05 00:50:02
付豪完成续约,但不是与辽宁男篮,球迷非常伤心

付豪完成续约,但不是与辽宁男篮,球迷非常伤心

篮坛酷侃
2023-03-27 18:53:55
“鲶鱼”老钟利益链条曝光,更多消息发布,师级也保不住他

“鲶鱼”老钟利益链条曝光,更多消息发布,师级也保不住他

魔城情感
2023-03-27 17:10:02
CBA全明星不圆满!5大争议爆发,徐杰犯规夺冠,官方不尊重郭艾伦

CBA全明星不圆满!5大争议爆发,徐杰犯规夺冠,官方不尊重郭艾伦

嘴炮体坛
2023-03-27 18:01:37
“星二代玩性感”?底裤胸部全露,真尴尬

“星二代玩性感”?底裤胸部全露,真尴尬

油菜娱乐记
2023-03-22 16:54:28
“鲶鱼”爷爷公司猫腻被扒!官媒痛批其护犊子,奶奶身份也不简单

“鲶鱼”爷爷公司猫腻被扒!官媒痛批其护犊子,奶奶身份也不简单

娱言志史
2023-03-27 14:27:10
上海待业青年现状

上海待业青年现状

阿木育儿
2023-03-27 18:55:46
670吨黄金从欧洲运至中国,耶伦脸说变就变,美一半储户感到心寒

670吨黄金从欧洲运至中国,耶伦脸说变就变,美一半储户感到心寒

青春娱乐说说
2023-03-27 12:01:36
亚洲足坛乱了,日本不胜,韩国被逆转,沙特遭爆冷,国足惜败鱼腩

亚洲足坛乱了,日本不胜,韩国被逆转,沙特遭爆冷,国足惜败鱼腩

xiao哥爱体育
2023-03-27 22:03:58
招人赴日务工还得先去缅甸?涉事日本企业:HR以为应聘者恶搞,回复确实欠妥

招人赴日务工还得先去缅甸?涉事日本企业:HR以为应聘者恶搞,回复确实欠妥

黄小资讯
2023-03-27 21:49:05
49年西南解放,一队农民拦住解放军:我们是红军,在等周恩来命令

49年西南解放,一队农民拦住解放军:我们是红军,在等周恩来命令

全民历史观
2023-03-27 20:30:20
吃中国饭,砸中国锅?刚在南海挑事,菲律宾竟向中方贷款修铁路

吃中国饭,砸中国锅?刚在南海挑事,菲律宾竟向中方贷款修铁路

山水谈要闻
2023-03-28 03:57:44
阿根廷VS库拉索首发:轮换5悍将,德保罗领衔,梅西携迪巴拉冲锋

阿根廷VS库拉索首发:轮换5悍将,德保罗领衔,梅西携迪巴拉冲锋

零度眼看球
2023-03-27 16:06:35
炸!退出NBA选秀!33分钟19助!重生的中国第一组织后卫...

炸!退出NBA选秀!33分钟19助!重生的中国第一组织后卫...

篮球实战宝典
2023-03-27 19:11:42
公安部下派干部,拟任市委书记!

公安部下派干部,拟任市委书记!

市直小兵
2023-03-27 12:12:42
女子假装出差,半路返回把丈夫与闺蜜逮个正着,丈夫:才干一半

女子假装出差,半路返回把丈夫与闺蜜逮个正着,丈夫:才干一半

飞天木兰
2023-03-26 22:26:46
解放军南海强势关门打狗,美军认怂,航母战斗群加速逃出包围

解放军南海强势关门打狗,美军认怂,航母战斗群加速逃出包围

一点儿军事
2023-03-28 02:36:16
2023-03-28 05:20:49
成都商报教育报道
成都商报教育报道
成都商报教育新闻部权威打造
6549文章数 937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广东2023春季高考录取分数线出炉 17日起开始填报志愿

头条要闻

美国田纳西州一学校发生枪击事件 已致7人死亡

头条要闻

美国田纳西州一学校发生枪击事件 已致7人死亡

体育要闻

马卡报:巴萨高层告知法蒂父亲无意出售该球员,希望让其平静

娱乐要闻

刘浩存近照变精致认不出 被质疑整容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马云现身杭州云谷学校,工作人员:行程很短暂

汽车要闻

B+级豪华风尚轿车 红旗H6预售19.48万元起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游戏
数码
公开课

亲子要闻

继肥胖、近视之后,脊柱侧弯已成危害我国儿童的第三大疾病

本地新闻

重拾最初的热爱!见证村BA冠军的诞生!

WBG锁定常规赛第四!

数码要闻

从造车到造手机,或售7000元的蔚来手机能成吗?

公开课

秦始皇为何49岁英年早逝,曾仕强直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