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龚鹏程|台湾消费力

0
分享至

“中国人”的定义可能现在还有争议,但“中国人都喜欢过年”仍是大家都认同的。

虽然民国以后强推阳历,硬把“年”改称“春节”降低了它的重要性。日本更是明治维新时期就废了,被日本割据的台湾,却一直维持着过年。

与大陆不同。大陆是袁世凯时便废了旧历年,南京国民政府也于1928年要求全国废旧历、禁过年,并严禁民间贴春联、燃烟花爆竹、互相拜年等一切民俗。1949以后,台湾“复兴中华文化”,年节才得恢复。

过“元旦”之心情,跟过年,可大不一样!今年灾疫甫过,我在台湾过年,尤有异样的体会。

因为大陆的春节肯定也热闹,但环境及社会结构不同,看点便自有殊。大陆的热点,最重要的是“春运”,多少亿人要返乡来去,规模世界第一,无处能比。

台湾人过年,也返乡团聚,“在地化”却远较大陆明显。不是时代变迁,年轻人的年节观念淡了,而是城乡生活结构趋同。

尤其是超商遍布。包括统一超商(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FamilyMart);莱尔富便利商店;OK超商;界扬超商;虾皮店到店;中日超商;翁财记;宝贝熊便利商店;富而乐超商等等,实体门市超过1.3万家,覆盖率全球第二,普及性及便利性,乃至其全年无休,24小时的营业型态,创造了城乡居民趋同的时间与空间新作息。

现在的台湾超商,几乎可以满足老百姓住宿以外的所有生活需求,故城乡可说毫无差距,也更能巩固人的在地性。从前过年放大假,人都走了,城市变做空厢。外国人、外地人或有事离不开城市的,连三餐都难得保证,现在城市则无此问题,生机仍如往日;穷乡僻壤也能维持大城市的基本生活水平及消费需求。这是从景观到实际机能,都与大陆不同的地方。

而这样也不会对传统的年节商事有所冲击。反而因疫情趋缓,买气回升,传统市场及大卖场里反而人潮汹涌。台北迪化街等年货大街人声鼎沸,每日买客动辄便破百万。

什么店都大排长龙,绕街七匝。卖家忙翻了天,推销年菜套餐、介绍高档干货、忙着分装零食试吃、上下来回补货,浮夸叫买聚集人气,拉高嗓门招揽生意,将销售结合表演艺术,大增买气、激动人心。

在家围炉、吃年夜饭等习俗,本来是会把人收拢回家的。但随着疫情趋缓,上馆子或叫外卖的意愿明显上升,各种厨房料理团队、外场的服务人员、饭店观光从业人员、百货从业人员均是火线上阵,热闹翻天。虽然忙乱中,台湾深获国内外旅客一致好评的服务业软实力不免有所下降,也不影响年节心情。

目睹这些,真令我对台湾的消费状况,产生若梦若幻的新认识。

本来我以为产业外移、出生率剧降、劳工短缺、薪资不能调升已数十年;政坛动荡、政党缠斗、恶质化民主又日益加剧。加上台海冲突、美日拱火,岛屿日有导弹和战机光临。大的政经结构可说恶劣至极,民众具体生活又处在如此深具窒息感的环境中,当然是前景黯淡,看不见光了,还谈什么消费?有什么闲钱消费、有什么心情?

不只我这么以为,岛内外各种评估似乎也不看好。常有人说武统压力下台湾已经濒临崩溃,另也有人说全球经济成长趋缓,当然会抑制台湾的出口动能。

台湾内部这种声音更不少见,过年前12月23日台湾的《经济日报.社论》就说:“受到国际景气下滑影响,加上疫情全面爆发,国人消费萎缩,央行最新估计经济成长率为2.91%,已经无法保3;同时,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则达到2.93%,这是台湾近十年来的新高。”

对于中国大陆,看法反之,却是一篇乐观叫好。不仅在大国崛起的气氛中缅怀经济成就,更认为2022年中国第3季GDP在政府投资带动下已温和反弹,成长3.9%。EIU、S&P Global等机构亦认为大陆疫情可于2023年第2季后趋缓,经济可望在下半年强劲复甦,因此都上调了2023年经济成长预测。

可是,据我如今入乎其内观察,意见却甚不以为然。

因为台湾2022年第3季制造业产值43,608亿元,年增率3.75%,事实上已连续8季成长。主因是新兴科技与数位转型商机,带动信息电子产业产值成长。只不过传统产业市况不佳,业者安排设备检修或减产因应,抵销了部分增幅而已。

故从大结构看,台湾仍是增势,并不萧条。受惠国际品牌新品备货,加以高效能运算、车用电子等需求,2022年第3季电子零组件业产值反而已创历年单季新高,年增率11.9%。石油煤制品业受惠于国际油价续高,业者致力拓展油品外销,产值也年增率47.52%。

信息电子产业方面,11月电子零组件业年增1.02%(主因是集成电路业受惠5G、高效能运算等芯片接单热络,带动晶圆代工生产上扬)。

零售业,11月营业额年增1.4%,也是连续15个月正成长(因电子购物及邮购业者加码促销双11活动刺激买气,加以汽机车零售业者推出优惠促销,新车买气热络,且进口车到港数增加,带动零售增加)。

至于跟民生最密切的餐饮业,11月营业额年增13.3%,更是连续6个月正成长(受惠双11、世足赛等优惠活动商机挹注,且外烩及团膳承包业受惠航班载客量提升,空厨餐点需求增加)。

所以综合来看,台湾除了传统产业因需求疲弱而持续走弱之外,势头都很强劲。2022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台湾人均净资产达十三万八千两百二十欧元,超越日本、新加坡,亚洲排名第一,全球位居第五;人均GDP为35510美元。我本来看到这样的数字时根本不敢相信,这次回台过年,才见识到了当年“台湾钱淹脚目”般的钞能力。

未来消费人潮持续回流、半导体厂商扩充产能、政府加大公共建设执行、持续建置绿能设施等,更都会使得台湾内需动能持稳。说台湾经济下滑、消费萎缩的专家,恐怕都打了眼。

人们过去对这些问题的观察,有时也会偏听或轻信了经济专家和机构的一隅之见,缺乏或放弃了整体生活性理解。

例如经济学家一般只说台积电、代工,不太讨论台湾的整体信息电子业发展;只会分析房价涨跌,很少做购房租房者的性质分析;只看消费量,也没深入讨论谁来消费或如何消费。

以台北来说,现在房屋租赁极多,但不是人口外移,而是要提供外国人、香港和东南亚新移民大量涌入之需。香港移民消费力强劲,教育及技艺水平也较好,故又带动了餐饮业和时尚业,并大量扩充了中产阶级。东南亚移民来台就学或就业,则扩充了台湾学生及劳工人数。

像这几年两岸交流不畅,大陆来台游览观光、就学人数都大幅降低。我看过各种报导及研究,都说这就造成了台湾旅游和教育产业的困境。其实你去各景区、夜市等处转转,就会知道人家根本现在已不需要“大陆客”了。

大陆人口虽说有十四亿,号称连续多年成为世界最大出境游市场。

实则这种称号岂能当真?真能出来旅游或读书的,本来就只有一亿多,其中一半还只去了泰国。现在则总体人数更在急数下降中。

例如2022年美国向中国发放5.6万张学生签证,与前一年的8万张相比,下滑30%。反之,印度赴美人数,去年美国就核发了10万张,比前一年上升60%。如此下降,据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NAFSA)说,2020年已损失约18亿美元收入。只不过,少了这些钱,人家也不着急,因为他们不难从印度等处补回来,可是因此就渐渐不需要中国学生了。台湾的情况,正可以类推。

这就显示了一种新经济情境:本来大陆的改革开放,是与国际接轨的,但如今却愈来愈与世界疏离,中国商务部近日即表示,订单大幅减少,进出口已难保稳,便是个警讯。

关于这些,若无整体的认识与分析,自然就目不见睫,活在自大之中。

另一个影响大家判断的原因,是一般人长期交往和生活的圈子,恰好就是传统产业圈。

在这个圈子,尤其是文教圈里,社会不重视、产业外移、少子化、劳工短缺、薪资不能调升、内卷内耗严重、缺乏世界观和未来观、都是普遍存在的事实,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心态保守、行动迟缓怯弱的习惯。

而最有趣的地方,是这个圈子的话语权特别强,因为主要以传播价值观、人文教化为事业。更以改善社会不重视文教、产业外移、少子化、劳工短缺、薪资不能调升等等为忧,意图发挥正义感,协助政府改革,所以经常要大声疾呼。

这个圈子,事实上已久被物价太高、消费短绌所苦。穷人呼穷,理所当然,可是社会上自有赚钱的圈子、消费力高的人群,我们应该跳出特定圈圈,观其大体,直面社会的生机所在。

对于最近的情势,《经济学人》杂志公布的2023全球大趋势(The World Ahead 2023),倒是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

例如其四是大陆“经济触顶”的问题:大陆人口逆成长,印度人口即将超过大陆,若大陆经济发展不顺,则经济规模永远无法超过美国。

其八是报复性旅游。它认为疫情逐渐平稳后,全球将迎来大规模的「爆发性旅游潮」。预估出游人数大于大流行前的18亿次,加上企业商务旅行次数减少,预计出境的人会是以旅游行程为主。

其九是元宇宙的发展:2023年元宇宙(metaverse)的发展迎来关注,虚拟世界的游戏体验是否能超越电子游戏?苹果、META等公司将纷纷推出新策略、新产品。

经济触顶,恐怕是大陆的危机;可能迎来报复性旅游,则是商机。但目前来看,出境旅游仍多困难,经济触顶却可能出现,值得注意。至于元宇宙的发展,台湾尤当在此发力,并与大陆一起努力!

龚鹏程,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当代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著作已出版一百八十多本。

办有大学、出版社、杂志社、书院等,并规划城市建设、主题园区等多处。讲学于世界各地。并在北京、上海、杭州、台北、巴黎、日本、澳门等地举办过书法展。现为中国孔子博物馆名誉馆长、美国龚鹏程基金会主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突然!任正非再度发文,曝光了华为的底线

太突然!任正非再度发文,曝光了华为的底线

黄汉城财经
2023-04-01 15:46:06
文山3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文山3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文山网
2023-03-31 16:01:50
一些货到老看不明白,丘吉尔很早就看明白了

一些货到老看不明白,丘吉尔很早就看明白了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3-04-02 12:58:13
中国加速抛美债,美国富豪扎堆我国建冷库,背后利润大得令人咋舌

中国加速抛美债,美国富豪扎堆我国建冷库,背后利润大得令人咋舌

倩倩财经
2023-04-02 16:26:24
大家发现了吗?今年风向完全变了,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

大家发现了吗?今年风向完全变了,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4-01 14:31:12
杜兆才之后又有大鱼要落网!曾是中国足协主席,因偏袒恒大受争议

杜兆才之后又有大鱼要落网!曾是中国足协主席,因偏袒恒大受争议

罗掌柜体育
2023-04-02 16:50:11
2008年,19岁维族少女在飞机上被控制,审讯后揭开了骇人阴谋

2008年,19岁维族少女在飞机上被控制,审讯后揭开了骇人阴谋

深夜story
2023-03-31 17:26:54
朱德从住院到去世仅10天,华国锋紧急上报毛主席,主席说了什么?

朱德从住院到去世仅10天,华国锋紧急上报毛主席,主席说了什么?

元哥说历史
2023-04-02 02:38:55
蔡英文将面见麦卡锡,美5艘盾舰3艘航母逼近中国,055出海行动

蔡英文将面见麦卡锡,美5艘盾舰3艘航母逼近中国,055出海行动

钟言堂社
2023-03-31 15:45:09
美军参联会主席警告中国,若美国失去现在地位,将全面开战

美军参联会主席警告中国,若美国失去现在地位,将全面开战

圣勇见闻说
2023-03-31 00:17:20
3年睡服1000人!14岁少女苦练床上功夫,坐水缸缩阴,睡鸡蛋瘦腰

3年睡服1000人!14岁少女苦练床上功夫,坐水缸缩阴,睡鸡蛋瘦腰

美读
2023-03-23 10:36:06
央视开始整治女主持,李思思彻底被抛弃,新节目将播与央视夺收视

央视开始整治女主持,李思思彻底被抛弃,新节目将播与央视夺收视

云清风
2023-04-02 09:06:43
拜登睡不着了!中国歼35试飞成功,或将与003航母共同服役

拜登睡不着了!中国歼35试飞成功,或将与003航母共同服役

教育姿态侃
2023-04-02 08:08:38
我国防部已发出强硬警告,蔡英文窜美行程出现变故,美方猛踩刹车

我国防部已发出强硬警告,蔡英文窜美行程出现变故,美方猛踩刹车

袁周院长
2023-03-29 16:10:25
延期的《战狼3》,会给吴京再次带来辉煌吗?

延期的《战狼3》,会给吴京再次带来辉煌吗?

相信的力量
2023-04-01 15:49:02
中俄伊军演开始不到24时,美媒就称选好与中俄开战地点,就在北极

中俄伊军演开始不到24时,美媒就称选好与中俄开战地点,就在北极

环球参考
2023-03-31 00:44:32
中国大爷走红国际,老外纷纷惊叹:中国人果然很会伪装

中国大爷走红国际,老外纷纷惊叹:中国人果然很会伪装

度婉容说动物
2023-03-27 19:07:15
入籍首冠!刘少昂刘少林包揽前2,赛后神同步:竖起一根手指庆祝

入籍首冠!刘少昂刘少林包揽前2,赛后神同步:竖起一根手指庆祝

黑色柳丁
2023-04-02 15:19:12
“割肉”戏码再度上演,上市公司一纸公告,21万股民“全线闷杀”

“割肉”戏码再度上演,上市公司一纸公告,21万股民“全线闷杀”

奕鸿远宠物
2023-04-02 10:41:52
张学友透露:收入大幅下降,过去的两年里,通过拍摄赚了额外

张学友透露:收入大幅下降,过去的两年里,通过拍摄赚了额外

段子手谈娱乐
2023-03-30 15:35:02
2023-04-02 17:56:49
艺术文化生活
艺术文化生活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81文章数 7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女生在泰国遭绑架后被弃尸 嫌犯为3名中国籍男子

头条要闻

中国女生在泰国遭绑架后被弃尸 嫌犯为3名中国籍男子

体育要闻

劳资协议新规解读:给我卷与不准卷

娱乐要闻

周润发与钟镇涛现身人均38元苍蝇小馆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余承东回应“造车禁令”

汽车要闻

小鹏G9迎重磅OTA XNGP第一阶段能力开放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数码
家居
艺术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教育要闻

教育部下发通知,双休制或将改为“单休”?有人欢喜有人愁

数码要闻

余承东:华为坚持不造车,合力建设生态联盟帮车企造好车

家居要闻

跳跃色彩点亮空间,呈现灵动的生命力

艺术要闻

任伯年巨幅画卷领衔,上历博呈现海派绘画源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