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庭菜购”。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每天进市场、逛商场、赶大集、购物买菜,满足家人吃喝及一切所需,风雨无阻,乐此不疲。时间一长,就会经常碰到各种各样的人,遇到许许多多的事。大家有时候在街上相遇,拉拉呱、聊聊天、说说话,感到非常亲切,尤其是新冠疫情后,大家谈论健康、养生等方面的问题比较多。
今天来到市场,看到市场大屏正在播放有关新冠疫情防护知识,其中提到有关新冠病毒感染后,可能产生“微病毒”的相关知识,提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千万要注意,提高警惕性。对于这个“微病毒”的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带着陌生和疑问,回家后我马上打开电脑,上网进行了查阅,还别说,危险性还是很高的。
尤其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由于本身的身体机能较弱,大部分人都患有一些老年基础性疾病,比如“三高”、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功能降低等等,抵抗力、免疫力根本无法与年轻人相比,虽然这种“微病毒”毒性相对新冠病毒来说会弱一些,年轻人可能不太要紧,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就会是致命性的。
从有关资料来看,2023年春节后,大家都感觉新冠病毒突然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真实的病毒还在,这就是新冠病毒特有的顽固性和诡异性。由于大部分人已经感染过一次,基本实现了群体免疫,都暂时产生了抗体。但新冠病毒也是非常诡异的,它也暂时进入了一个危险的潜伏期,“微病毒”仍潜伏在感染过人的体内,很多的后遗症就证明人体并没有完全康复,所以千万要警惕
第一,为什么说新冠后遗症存在微病毒?
我们知道,普通的感冒治疗好后,是没什么后遗症的。有后遗症的病毒感染,就证明在人体内还存在着“微病毒”,所以也就会出现后遗症,大家千万不要忽视后遗症微病毒的传染性。因为既然是病毒,就会有相互传染的风险,说不定哪天会来次“大爆发”。
据英国《卫报》报道,有一位历史学家、一位考古学家和一位幼儿园教师,都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治疗一年多后总感觉身体还是有各种轻症困扰,这就是新冠后遗症的症状。这3个人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人,事前并不认识,更没有沟通和交流,但感觉却是一致的。这说明新冠后遗症“微病毒”相当顽固,需要持续对症治疗与保养,才能完全康复。
第二,感染新冠后的“微病毒”容易造成哪些后遗症?
1、对于轻症“微病毒”普遍存在的后遗症
最常见的症状有:厌食、容易疲劳、出虚汗、浑身无力等,可能会伴随时间较长。有的人开一会车就会感到疲劳,有的人运动一会儿就会浑身冒汗,还有的人食欲不振、胃口不好,等等,这都是比较轻的症状表现。
2、对于重症“微病毒”普遍存在的后遗症
一是呼吸系统后遗症。比如咳嗽、气短、胸闷、气喘等。都是因为新冠病毒导致的肺功能下降。有时还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是心功能后遗症。比如继发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等。有时会出现心悸、胸闷、活动后气促、心率或快或慢、心律失常等现象。
三是躯体功能后遗症。比如全身乏力、易疲劳、肌肉酸痛、肌张力下降、肌萎缩、营养不良等。
四是生殖系统后遗症。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等。
第三,如何消除新冠感染后“遗症微”病毒?
1、适量运动锻炼
不要因为身体不舒服就整天躺在家里,而是要适当活动活动、锻炼锻炼,但不要剧烈运动,更不能劳累,以散步、慢走、观光为重点,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增强体质。
2、注意加强营养
在注意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尽量多食用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豆类、瘦肉等。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大的食物。
3、注意身体保暖
现在天气仍然非常寒冷,外出一定要“全副武装”,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千万不要受风受凉而引起感冒。洗澡要完善保暖措施,切忌头发没干就睡觉休息。
4、减少抽烟喝酒。
抽烟的危害大家都比较清楚,反正我的观点是能戒烟就戒烟,抽烟对身体百害无一利。至于喝酒要因人而异,以喝得舒服为主,千万不要过量,更不能耍酒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