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张思南:澳大利亚对华释放善意 更需要拿出诚意

0
分享至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直新闻:同是美国的盟友,我们注意到最近日荷加入了美国所谓的“芯片阵营”围堵中国,澳大利亚则在对华政策上展现出了善意,总理阿尔巴尼斯也在计划年内访华。对此,你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澳大利亚对华释放出某种善意,背后有着明显的经济考量。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数据,澳大利亚的外贸依存度,也就是进出口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在2020年前曾最高一度达到45.42%,换言之澳大利亚近一半的经济依靠海外贸易。而中国则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没有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最高峰时中国购买了澳大利亚超过40%的出口产品,是第二名日本的三倍以上。

这是背景,然后我们都知道,由于澳大利亚此前一边倒地站在美国一边,充当其遏华“急先锋”,包括派遣军舰到南海挑衅,禁止中兴华为等中国科技公司进入澳大利亚市场,公然干涉新疆、西藏、香港等中国内政问题,外加在新冠病毒溯源上诬蔑、攻击中国。2020年,澳大利亚遭到了中方在经贸领域的一系列合理反制。所以当新总理阿尔巴尼斯2022年5月上台后,他面临的烂摊子是这样的:澳大利亚当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只有0.9%,第三季度更是降到0.6%;而根据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澳大利亚全年经济增长或许只有1.9%,2024年则将进一步下跌到1.6%,可谓是季季跌,年年跌,“跌跌”不休。

显然,一个持续衰退的澳大利亚经济对于阿尔巴尼斯的政治生命而言是无法接受的,事实上,如何实现澳大利亚的经济复苏也正是他施政的重点,因此阿尔巴尼斯也就不得不检讨澳大利亚此前对于中国的态度和政策。所以在我看来,澳大利亚当前释放的所谓善意,与其说是澳大利亚想通了,不如说是澳大利亚被“打痛了”。

中方愿与澳方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向前发展,这是中国人一向务实的国际合作态度,但前提是澳大利亚也要表示出更多诚意。相较于莫里森,阿尔巴尼斯的确更加收敛,但我们还是看到,去年11月,澳大利亚防长邀请日本加入AUKUS美英澳三边安全协议,并鼓吹澳大利亚与日本的军事工业一体化,我在之前的评论中说过,澳大利亚实际上是在充当美国的化身;此外,美国计划在澳大利亚部署B-52轰炸机,阿尔巴尼斯虽然对此不予置评,但有澳大利亚媒体就表示,这实际上是向中国发出了一个信号:澳大利亚愿意成为美国出鞘的利刃。事实上,对于短期内阿尔巴尼斯能否真正意义上在对华政策上作出正确的选择,我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

资料图

直新闻:那和澳大利亚相比,日本与荷兰近期与美国达成了对华芯片管制的协议,韩国被认为也可能加入,日韩对华贸易依存度非常高,为何还要配合美国干这损人不利己的事儿?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这是个好问题!

因为日韩和澳大利亚不一样,它们本质上都不是正常国家。日本领土上有着超过5万人的美国驻军,这意味着日本在涉华问题难以回避美国的影响。日本所谓与美国达成协议,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技术,究竟属于日本自身经济利益的具象化,还是属于被美国“骑劫”后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我们其实不得而知,更不要说日本近20多年来,热切追求“国家正常化”,其结果完全仰仗美国会在多大程度给日本“松绑”。

韩国呢,比日本好一点,但也很有限。因为同样,韩国领土上也有着近3万人的美国驻军,而在朝核问题上,韩国不得不依附美国来进行博弈;同时在东北亚这个大国环绕的四战之地,韩国也需要美国撑腰来取得和周边大国博弈的资格。所以从经贸角度上来说,韩国加入美国针对中国的“芯片阵营”当然是不理性的,但你如果把它理解为韩国为了自保以及能有最起码的发言权,而向美国支付的保护费,这事就说得通了。

我在之前的评论中说过,经贸很重要,就像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在1971年提出的“复合相互依赖”理论,人们希望“国家间的相互依存会带来和平”。但很遗憾,这是一个基于逻辑推演出来的理论,而非一个基于历史事实的判断。

简单回溯一下历史,无论是太平洋战争时的日美,抑或是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和英国,它们在战争爆发之前都是各自区域内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冷知识,冷战后全世界引以为傲的全球化经贸依存并非是什么新鲜事物,它曾以一种相对原始的状态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也是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开始的那几周里,巴黎、伦敦、柏林、圣彼得堡的商人们依旧相信这场战争不过是小摩擦,因为互相之间有着极为巨大的贸易往来。

经贸是理解国际关系的重要方式,但绝不是唯一方式。中国需要让日本、韩国以及澳大利亚知道的是,站在中国的对立面上,不仅将经济受损,而且以侵犯中国国家利益来试图达成的那些小九九,也一个都不会实现,只会最终成为美国的战略牺牲品。要么与美国一道,沉没在强权政治、冷战思维的旧日之海;要么与中国一道,驶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未来,选择在自己手中。

延伸阅读:

媒体:一味倒向美日 韩国近日举动透露三个危险动向

一味地倒向美日只会打破平衡,更深度地卷入美国在亚太地区搅的局之中,最终拖累的只会是韩国自己的前途。

最近,韩国有点不太消停。

除了对中国出台的反制措施不服,为对华旅客实施歧视性限制措施狡辩,韩国在核武、萨德、慰安妇等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危险的动向。

这些动向,不仅有可能损害中韩两国的关系,对地区局势,甚至对韩国自身不利。

韩国,究竟“遗忘”了什么,又在试图“遗忘”什么?

危险动向一:要建核武库?

尹锡悦尚未就任韩国总统之时,他在改善朝韩关系问题上与前任文在寅存在分歧、态度消极的立场便众所周知。

然而,谁能想到,尹锡悦履新才半年有余,半岛局势便紧张升级至此。

自打去年韩国与美国联手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以来,半岛局势逐渐升级。去年12月29日,尹锡悦就曾公开表示,准备对朝鲜打一场“压倒性战争”。

也正是在这番强硬表态之下,新年伊始,朝韩之间似乎就没能太平过。尤其是无人机事件的发酵,似乎让尹锡悦找到了对朝强硬的更多理由。

尹锡悦在新年政策简报会上讲话。图源:韩联社

本周,在由韩国国防部和外交部举行的联合政策简报会上,尹锡悦强调,韩国将通过加强与美国的联盟来“应对朝鲜的核威胁”。“我们将引进战术核武器或自行制造。”尹锡悦说,“鉴于我们的科技能力,我们可以很快拥有自己的核武器。”

这也是自从美国1991年从韩国撤出所有核武器以来,韩国总统首次正式提出要用核武器武装自己。在韩国国家统一研究所前所长全相勋看来,“尹锡悦总统的说法可能会成为韩国国家安全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但尹锡悦政府似乎忘了,作为《核不扩散条约》签署国之一,韩国要想建立自己的核武库,首先需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无论对于韩国自身,还是半岛局势而言,这显然是一个危险的动向。也难怪在尹锡悦的这番“火爆”发言后,总统办公室出面灭火,称总统所言韩国拥核的可能性只是“理论上的”。

危险动向二:加速部署“萨德”

韩国新一届政府正在激怒的,不只是朝鲜。

本周,韩国政府表示正在编制庆尚北道星州郡的驻韩美军“萨德”反导基地的地皮环境评估报告草案,接下来将就此征求公众意见。按照去年9月美韩签署的《驻韩美军地位协定》,韩方将为“萨德”基地向美方再提供用地40万平方米。

而在韩国正式部署“萨德”所需要走的程序,预计将在3月完成。

尹锡悦政府的这一计划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

上一届文在寅政府曾向中国承诺“三不一限”,即不会追加部署更多的“萨德”系统;不会加入美国的导弹防御网络;不会同美日建立三边军事同盟。然而,“尹锡悦表示,他不受这些承诺的约束”,试图极力表明自己与文在寅政府的不同。

去年9月,韩国庆尚北道星州郡韶成里的村民在一条通往扩建的美军基地的道路上举行抗议。图源:nyt

自上台以来,尹锡悦政府便在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同美日加强三边军事合作、就建立所谓“芯片四方联盟”谈判等问题上越来越靠向美国。在成立之初,本届政府更是以“朝鲜日益增长的核威胁”为借口,表明要加速“萨德”在韩部署的立场,毫不顾及中方以及当地公民团体和居民的抗议。

只顾着本国安全关切的尹锡悦政府似乎忘了,X波段雷达覆盖范围高达2000公里、将打破地区安全平衡的“萨德”,是美国以朝鲜为借口扩大其在该地区军事存在的“触角”,涉及中国的安全关切,更是中韩两国关系的变数。

“‘萨德’给韩国带来的只有伤害,它会导致经济损失、加剧紧张局势。”反对部署“萨德”的韩国人姜贤旭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萨德让他看到了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的危险。

危险动向三:背叛历史

一面对朝韩、中韩邻里关系不管不顾,另一面又试图修复同日本的关系,韩国正在走上一条遗忘历史的迷途。

韩国媒体报道称,新修订的韩国教科书删去了有关二战时期日本强征劳工,以及强征慰安妇的内容。韩国记者发现,与现行教科书强调对日本殖民历史的批判、对受害历史的记忆不同,新修订的课程似乎更关注二战时期殖民统治与国际秩序的关系,以及当时的产业经济变化。

对此,韩国教育部的解释竟然是“课程简化”,为了扩大教科书编写和课堂教学的自主权。

韩国国民议会大楼外,韩国民众反对政府就强征劳工问题提出的由第三方为日企代付赔偿金的方案。图源:ap

“去年,日本历史教科书淡化和掩盖日军慰安妇问题引发争议,当时文部科学省甚至发表声明说要积极应对日本歪曲历史的行为,但实际上我们却将这些内容排除在本国历史教科书之外。”韩国记者李庆元对此表示不可思议。

随着时间的流失,目前韩国在册的慰安妇幸存者仅剩10人。“我想知道,为什么受害国试图在不代表受害者的情况下为肇事者开脱?韩国政府究竟是谁的政府?”在韩国中央大学社会学教授、“正义记忆连带会”会长李娜荣看来,在对待韩日关系的问题上,“急于改善韩日关系的尹锡悦政府似乎将历史视为障碍”,“将日本的国家利益与韩国的国家利益划上等号”。“然而,要改善对日关系,首先需要日本真诚道歉与反省。”李娜荣痛心疾首。

现实证明,坚持平衡外交对于身处朝鲜半岛、与中日为邻、受美国影响的韩国而言,是其发展获利的正道。一味地倒向美日只会打破平衡,更深度地卷入美国在亚太地区搅的局之中,最终拖累的只会是韩国自己的前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香港艺术展大咖云集!邓文迪梁安琪气场大,奥运冠军张怡宁罕露面

香港艺术展大咖云集!邓文迪梁安琪气场大,奥运冠军张怡宁罕露面

云图娱乐
2023-03-23 18:55:23
警告不管用了? 布林肯:各国不要听从中国调停,巴西公开唱反调

警告不管用了? 布林肯:各国不要听从中国调停,巴西公开唱反调

张殿成
2023-03-23 11:36:29
钱正在疯狂逃离美国,被吓慌的美联储,又开始紧急启动印钞机

钱正在疯狂逃离美国,被吓慌的美联储,又开始紧急启动印钞机

电竞学堂tang
2023-03-23 21:12:30
国内高速“大换血”,中英文路标全部更换?司机:比以前好看多了

国内高速“大换血”,中英文路标全部更换?司机:比以前好看多了

老外视角论中国
2023-03-23 12:07:20
微博大V全方位质疑百度文心一言:汉芯,鸿蒙级别的套壳、造假

微博大V全方位质疑百度文心一言:汉芯,鸿蒙级别的套壳、造假

电科技网
2023-03-23 22:15:12
“毒虫”仿妆?这才是吸毒前后真实的面容变化……

“毒虫”仿妆?这才是吸毒前后真实的面容变化……

长安剑
2023-03-21 14:18:36
火了就飘?曝高启盛董璇分手,男方爆火后忙捞钱,网友:心疼董璇

火了就飘?曝高启盛董璇分手,男方爆火后忙捞钱,网友:心疼董璇

会白话的涛
2023-03-21 16:26:04
3.15之后,民众怨声载道,因为大家发现了1个比造假还严重的问题

3.15之后,民众怨声载道,因为大家发现了1个比造假还严重的问题

去染已
2023-03-23 20:33:52
累坏牛的那片田,是筱田悠的田

累坏牛的那片田,是筱田悠的田

那就随梦而飞
2023-03-24 06:30:06
中国女篮新消息,郑薇阵容大调整,张隆被开除,李梦最新动态曝光

中国女篮新消息,郑薇阵容大调整,张隆被开除,李梦最新动态曝光

宗介说体育
2023-03-23 21:42:54
医保毁约,人民日报重磅发声,确认个人账户资金归参保人所有?

医保毁约,人民日报重磅发声,确认个人账户资金归参保人所有?

专属头像宝库
2023-03-23 23:16:36
1元钱网购一头“野生大象”,是否属新型诈骗?

1元钱网购一头“野生大象”,是否属新型诈骗?

海报新闻
2023-03-23 16:42:10
10988元要不要?华为P60配置揭秘:全系骁龙8+ 4G

10988元要不要?华为P60配置揭秘:全系骁龙8+ 4G

快科技
2023-03-23 17:56:36
歼20飞到B-1B身边,把美军飞行员吓一跳?这一点,歼20真能做到!

歼20飞到B-1B身边,把美军飞行员吓一跳?这一点,歼20真能做到!

锋芒FM
2023-03-23 19:12:10
湖人两连胜,再获官方好消息!詹姆斯确定复出,最强首发阵容已变

湖人两连胜,再获官方好消息!詹姆斯确定复出,最强首发阵容已变

康泳哥看体育
2023-03-23 23:24:52
躺不平的鹤岗,年轻人站着生活

躺不平的鹤岗,年轻人站着生活

刺猬公社
2023-03-24 07:34:59
央视痛批“孔乙己”,引数亿人破防:我们成了最可笑的一代人?

央视痛批“孔乙己”,引数亿人破防:我们成了最可笑的一代人?

大嘴儿历史
2023-03-23 21:56:04
出现“老人味”的原因已公布,提醒45岁后要少碰,老了没臭味

出现“老人味”的原因已公布,提醒45岁后要少碰,老了没臭味

小王同学在路上啊
2023-03-21 06:15:34
由于损失巨大,瓦格纳考虑尽快结束在乌克兰的行动将重心转往非洲

由于损失巨大,瓦格纳考虑尽快结束在乌克兰的行动将重心转往非洲

山河路口
2023-03-23 22:58:10
24小时内,基辅传出两条消息,普京喜出望外,中国接到乌方电话

24小时内,基辅传出两条消息,普京喜出望外,中国接到乌方电话

海峡军武
2023-03-20 08:57:04
2023-03-24 09:32:49
直新闻
直新闻
直新闻官方账号
8498文章数 52216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海南13岁女孩被霸凌 警方:施暴者已全部找到

头条要闻

海南13岁女孩被霸凌 警方:施暴者已全部找到

体育要闻

被76人交易4年后 富尔茨比西蒙斯更强了

娱乐要闻

胡杏儿为50岁丈夫庆生 Party像婚宴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华为P60 Pro上手 专属于你的影像旗舰

汽车要闻

全球首款搭载帝瓦雷音响 腾势N7将于年中上市

态度原创

本地
家居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塌房的橄榄菜,在潮汕餐桌上到底啥地位?

家居要闻

白墙搭配弧形设计,尽显高级质感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X3轻体验:老余兑现「折叠屏比直板机轻薄」承诺

房产要闻

还是城投包揽,广州宅地竞拍首日收金63亿

公开课

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差点成了中国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