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相关话题连上几十个热搜,据我观察,大部分网友并不是震惊,而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纷纷拿出小板凳在旁边嗑着瓜子听专家剖析。
但其实我国出生人口早已走上了单行道,不吃财政饭的各路高手早在十年前就已精准预测了走向,我相信即使去年出生人口跌破900万,大部分人也还是见怪不怪……
那么问题来了,去年新生儿减少106万人,前年新生儿减少136万人,这条单行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呢?答案是550万。
接下来几年我国新生儿仍旧会以每年平均80万的速度减少,大概在2028年跌破600万,之后可能连续多年稳定在500万+,也就是明年2023年我国新生儿将是800多万。
是不是听着很玄幻?但,这就是即将会发生的。
首先是育龄妇女的减少,因为计划生育、重男轻女等历史原因,如今育龄妇女人数快速下降。
其次是生育意愿,据大数据显示,每小一岁,其生育意愿减少1.4%左右,对于以后的10后来说,丁克家庭将会占到3成以上。
育龄妇女人数减少很好理解,但我国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可是个谜,要说是因为文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所导致,那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可就纳闷了,所以其中必然蕴含着专属于我国的特色原因。
一是高速城市化。
一条条新马路、一栋栋大楼、一个个公园,归根结底最后买单的都是城市新人,可能小时候还是农业户口,长大后为了扎根城市,拼命攒钱买房买车,留给繁育下一代的精力自然会打折扣。
而且大量城市新移民的父母还在农村,大部分养老还要靠孩子,而我国又是一个重视孝道文化的国家,这又是压在育龄人口身上的一座山。
目前我国城市化率达到64%,短短20年时间增加了26个百分点,大基建成就了高速城市化,但也导致了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的下降,当然,这一因素没法避免也没必要避免,以后随着城市化逐步完成,自然会减退。
二是土地资源的错配。
全球只有中国大陆和香港,城市新建住房都还是以高层和超高层为主。
大部分人都有个先入为主的观点,那就是我国人口实在太多,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人均耕地面积实在太少,能吃饱饭太不容易了,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比如北京的平原面积有62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00平方公里,园地面积1350平方公里,而城市建成区面积只有1420平方公里。
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耕地面积和园地面积竟然占比如此之高,直接导致高房价和非常低的人均居住面积,这扼杀了不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其根本原因就是土地资源的错配,很多人老家农村的几百平房子常年空置,大城市却为了保证耕地面积限制土地开发,导致年轻人在城市蜗居,子女成了留守儿童。要知道农村人均居住用地是城镇的5倍,这难道不是捡芝麻丢西瓜吗?
而且退一步讲,我国现在的耕地面积真的不够用吗?
答案是确实不够用,尤其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少的可怜。
但比起耕地面积,大城市的人均住宅面积更是可怜的没样子,从总幸福感的角度出发,少点耕地面积多点住宅面积是非常划算的,况且其实根本不用少,因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中,只会腾出更多的土地。
生存空间的锁死,让生产力的提高根本满足不了房价的增速,大量家庭即使有生二胎的心也没有生二胎的空间。
以上就是两个我国年轻人生育意愿奇低的特色原因,相信不少人都感同身受。
我国这种程度的“未富先老”在全球来看实属罕见,现有的发达国家在跨过中等收入阶段时期,都比当下的中国年轻许多。
而且历史上,凡是达到我国当前这种年龄结构的地区,经济普遍进入低速增长甚至停止增长,我国历史上的人口周期和经济周期也有较强的同步性。
所以,中国人口断崖式下跌,有人喜有人悲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