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
噩耗传出,全国人民为之悲恸。作为邓小平的故友,79岁的尤太忠将军顾不上自己虚弱的身体,当即要求离开医院,送别他崇敬的邓公最后一程。
图|邓小平接见尤太忠
战争时期的邓小平与尤太忠
尤太忠与邓小平的情谊,长达半个多世纪。早在烽火连天的战斗岁月,他们就已经相识,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
邓小平是四川广安人,1920年16岁的邓小平赴外留学,从此坚定革命信仰,走上革命道路;尤太忠生在河南信阳,他比邓小平小十几岁,但同样在年少时,选择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邓小平、尤太忠都是从抗日战争的战火中走来,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名为中原野战军)政委时,尤太忠是晋冀鲁豫军区的一名旅长。
1947年,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指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图|刘伯承与邓小平
先头部队冒着敌机轰炸的风险,先行占领一处,后面不断追击的国民党军很快从三个方向包围,等东西两路部队、中路的一个纵队都过了河,甩了敌人,唯独留下一个纵队的兵力,被国民党军紧紧追随,形势十分危急。
尤太忠部要掩护所有部队过河,他当机立断,将附近老乡的破马房与土墙打通,再架上几根木头,当作自己的临时指挥所,他要率领人数不多的兵力,与敌人周旋,打一场漂亮的阻击战。
为确保部队有指挥领袖,旅长尤太忠、旅政委张国传分开指挥,这样一来,哪怕有一个人牺牲了,另一个人还可以接下指挥的重任。
图|尤太忠
令尤太忠没想到的是,邓小平、刘伯承也来到前线,战场上炮火纷飞,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是尸骨无存的风险。
邓小平他们来到指挥所门口时,尤太忠又惊喜又担心,惊喜的是,首长始终惦记着前线的战士们;担心的是,阵地前线太危险的,就在他们讲话时,炮弹飞来,尤太忠赶紧把他们拉进条件简陋的临时指挥所。
邓小平、刘伯承下令:“一定要坚守到晚上,等全部人马过完河才能南撤。”两位首长下令时,尤太忠连连说是,他无比希望首长交代完,赶紧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
杜义德带邓小平、刘伯承赶紧离开,临离开前,刘伯承又转过身来,返回来走到尤太忠身边:“尤太忠同志,集合的地点知不知道?”
得到尤太忠肯定的回答,刘伯承、邓小平才放心离开。在战场上的这场匆匆告别与嘱托,多年来一直温暖着尤太忠的心。
这场阻击战打得尤为激烈,一排一排的解放军战士倒下了,阵地前面倒着无数敌人的尸体。尤太忠最终率部完成了阻击敌人的任务。
图|彭德怀、朱德、彭雪枫、萧克、邓小平
翌日天亮,尤太忠率部与大部队会合,杜义德先看到了他,关心地和他打招呼:“你休息了没有?”杜义德还以为,他早就回来了。
尤太忠说“才到”,杜义德才意识到他刚从激战中归来,二人言谈间,邓小平走了出来,走到满身尘土的尤太忠面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语气十分激动:“你辛苦了!”
许多年后,邓小平依然记得这场伤亡惨重的战役,尤太忠的战场表现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邓小平几次提起:“尤太忠是一员战将,有功之臣。”
在一次次艰苦卓绝的战斗中,邓小平与尤太忠结下更为深刻的情谊。
图|邓小平与杜义德
部队转战过程中路过河南时,尤太忠感慨万千。自从当年跟从红军离开,尤太忠已经许多年没有回到家乡了,看着熟悉的土地与村庄,浓烈的思乡之情从心底生起。
让尤太忠没想到的是,邓小平把他叫到了身边。
尤太忠还以为要安排新的作战任务,没想到邓小平见到他,亲切地与他聊起家常来,邓小平问:“太忠,你是什么时候参加红军的啊?”
尤太忠回答:“报告政委,我是1931年1月参加的红军,当时还不满13岁。”
邓小平问起他家乡的事情,尤太忠也如实相告,自从当年红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他参加长征、到了延安扎根、之后又参加抗日战斗,再也不曾回过家乡。
图|邓小平
邓小平问他家里距离驻地远不远?家中还有何亲人?尤太忠家中只有一个年迈的老母亲在苦苦守候着他,邓小平当即告诉他:“咱们出来干革命是为了天下的穷人,这次部队路过你家乡,你挑个时间回去看看你母亲,尽尽当儿子的孝道。”
尤太忠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邓小平又开口:“你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出发前去找李达参谋长拿十块银元,就说是我批准的。”
尤太忠怎么也没想到,在上阵杀敌之余,自己还能回家乡与亲人团聚,他以为回家是很遥远的事情,邓小平如此一说,这个在战场上流血流汗的战将控制不住地流下泪水,哽咽说:“谢谢政委!”
尤太忠带着邓小平的关怀,回到了家,跪倒在母亲面前,哭着喊一声“妈!”母子俩格外珍惜团聚的时光,吃过饭后,尤太忠将十块银元交到母亲手里,一番叮嘱,再度回到队伍中。
邓小平的这份恩情,尤太忠一直铭记于心。建国后,他与母亲得以再见面,但每每提起战时的这场意外相见,尤太忠总是不忘邓小平的名字。
图|尤太忠与妻子
邓小平:不演就不演
尤太忠是一个骁勇善战、重情重义、耿直忠厚的好同志,这一点与他交往多年的邓小平十分清楚。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尤太忠的想法与工作。
即使旁人不能理解,邓小平也更能明白自己的这位老战友。而尤太忠也在很多个时刻真挚关怀邓小平。
众所周知,1973年,在江西生活3年之久的邓小平带着家人北上,回到北京,毛主席、周总理都十分欢迎他的归来。
邓小平初回京时,去探望他的老战友还不多。作为昔日部下的李达与尤太忠就商量着要去看望老首长。
李达问尤太忠:“你愿不愿意去?”
尤太忠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愿意去,多少年都没有见面了。”
图|邓小平
尤太忠、李达一起来到邓小平的住处,刚一进门,他们就向邓小平敬军礼,仿佛回到当年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的时候。
邓小平看到尤太忠很惊喜,语气中都带着惊讶:“你怎么来了,你也赶来看我吗?”
尤太忠立正,坚定且认真地回答:“你永远是他的老政委!”
因为尤太忠的到来,邓小平的心情也好了不少。他热情地给尤太忠递烟,可尤太忠细心注意到,自己的老政委抽的烟不好。
他将这个细节记住,等从邓小平那出来后,尤太忠想办法买到当时比较受欢迎的中华烟,中华烟并不便宜,尤太忠毫不犹豫买了5条,又再度返回邓小平住处。
他的又一次出现让邓小平更加惊讶,充满疑惑地问:“你怎么又来了?”
尤太忠笑着回答:“给你拿几条好烟来。”说着把烟递给邓小平,邓小平点上烟,满足地抽了起来。
这一天,是让邓小平与尤太忠都特别高兴的一天。而尤太忠看着眼前老政委抽烟的模样,更是百感交集。
图|邓小平
在之后的日子里,邓小平与尤太忠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相见机会更少,可他们还是很理解彼此。
有一件许多人都知道的事情,那是在198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总政治部向广州军区话剧团下达任务:演出话剧《北上》。
这是一出关于红军长征过程中的故事,剧中有些情节是:有师长要跟党中央北上,结果没有得到组织同意,不让他北上,这位师长被枪毙了。
作为场镇的亲身经历者、同时又是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尤太忠当然也很重视这项工作,总政治部拨款两万元,支持演出话剧的工作,不够的款项要广州军区自己补,演员不够的也要自己解决。
尤太忠很重视,专门把《北上》的剧本要来,认真读了三遍。结果在向军区政治部做指示时,尤太忠坚定表示:“我们军区不演这个戏。”
当年长征时,尤太忠还是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他根本无法预料到长征是多么残酷的征途。
他们过草地,没有东西吃,饿得走不动,没有被子盖,没有棉衣穿,许多战士都冻死、饿死,条件十分艰苦,就连年轻战士们的身体都是特别虚弱的。
大家没有吃的,就吃马皮、牛皮,或者吃皮带,把东西煮一煮放在口袋里,饿了就吃上一口,已经完全顾不上味道,一个大队伍从草地中走出去,有一半的战士都长眠于草地。
长征甚至可以说是尤太忠将军一生戎马最为惨痛的记忆。
图|尤太忠将军
许多年后,尤太忠还清楚地记得:“我那个连队从四川出发,是106人,走出草地时,还剩下53人。”晚年时的他说:“战争年代,那么多人牺牲了,生命都献出了,你活着的人还有什么可吹的。”
他对长征有着最深切的感触,所以在面对关于长征的话剧表演时,尤太忠也更加认真。但是,看完剧本,他不能认可表演中师长被枪毙的情节。
尤太忠忿忿说道:“那个师长我熟得很,叫汪乃贵,前几年才去世,还说枪毙了两个团长,四方面军的团长我都认识嘛,哪儿有被枪毙的。”他还提张国焘,即使是张国焘,也没有被枪毙。
在他看来,艺术化的《北上》剧本与真实的历史有所出入,所以他不同意广州军区出演这个戏,这是他坚定的态度。
图|尤太忠
尤太忠表态后,军区的政治部副主任孙志承再次找到他,向他请示:“首长演不演?”
“不演。”尤太忠再次表态。
他的态度汇报到总政治部后,许多老朋友都劝他,但邓小平却很了解这个老朋友的性情,邓小平帮尤太忠说话,邓小平说:“不演就不演”。最后这件事才得以解决。
尤太忠也将自己的想法坚持了下来,后来再谈起此事时,尤太忠挥挥手,直说:“不说了,不说了。”
建国后多年,邓小平与尤太忠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虽然没有常常相见,但却始终记得彼此的情谊。
图|邓小平
尤太忠:邓小平去世,是一件大事
1997年,79岁的尤太忠身体已经很不好,还住进了医院。邓小平也已经九十多岁,身体与精神大不如前,亲友们都十分担心他的情况。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终抵不过病痛的折磨,与世长辞。
一代伟人,就此陨落。噩耗一经传出,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尤太忠在医院听到邓小平离世的消息,十分悲痛,他不顾自己的身体,坚持要出院,送别老友最后一程。
尤太忠说:“邓小平去世,是一件大事,我就要求出院。”
图|邓小平晚年
邓小平逝世后的一段时间里,世界的各个媒体,新华社、纽约时报等等,都在播报他离世的消息。作为影响祖国、影响世界的世纪伟人,他的离世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与哀悼。
邓小平将我们的国家带上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他的离世,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损失。
他离世后的那段时间,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素不相识的人民群众,大家都泪流满面,争相着去向他的遗体告别,送别伟人。
年迈的尤太忠和大家一样拖着病躯,向已经安眠的老友告别。
邓小平去世的第四天,尤太忠将军接受了采访,采访中他眉头紧皱,哀叹着表示:“毛主席去世是一级战备,邓小平去世是三级战备。”
当年毛主席辞世带给世界的悲恸无需多言,如今又一位伟人辞世,数千万百姓不得不再度接受噩耗的来临。尤太忠提起邓小平的名字,话语中带着无限哀伤,还有满腹真情。
图|尤太忠晚年
就在邓小平离世的一年后,1998年7月24日,尤太忠将军也永远闭上了双眼,向这个世界告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