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中国有个成语,叫斩草除根。意思就是把草砍断以后,再把根挖出来,以绝后患。这几年,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华为,就是这么干的。
好几家外媒说,今年,美方将彻底切断美国供应商与华为之间的所有联系。咱们暂且不论美国人斩草时,在自己手上割出了一道道血口子,只是专注地去想一个问题,它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干?是看着华为就气不顺吗?把这事想清楚了,就能知道,美国人有没有能力做到“除根”了。
华为举步维艰
最近,好多外媒都在炒一个事。据说美国政府已经停止发一种供货许可证啦,哪种呢?是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口产品的许可证。这里边涉及到的东西包括什么无线网络技术、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与云有关的项目等等。更为重要的是,美方有可能在几个月后,彻底切断美国供应商与华为的所有联系。也就是说,华为手机用的美国高通芯片、电脑采购的英特尔芯片,有可能以后都用不了了。它的这些业务也会受到影响。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使劲折腾华为已经有4年了,为什么现在要下死手呢?
美国开始对华为下死手了
因为华为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来看,科技中心的转移往往带来权力中心的转移。比如说,1785年,瓦特瓦老先生,改良了蒸汽机,以这事为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人类从手工时代进入机器时代,整个世界出现深刻变革。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世界老大。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和美国爆发,以电能的应用和内燃机的出现为标志。1866年,有一个德国人,大家应该比较熟,叫西门子,西门子大官人发明了发电机,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大家所熟悉的什么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等等陆续出现。
蒸汽机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成为科技中心以后,国力迅猛发展,但世界秩序仍由英法主导,于是德国开始挑战英国的霸权,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那些两大阵营中比较弱的国家就不说了,大家想一下,德国以一国之力把英法打得就剩半条命了,后来在二战之前为什么出现绥靖政策,就是英法被打残了、打怕了。那么德国人为什么这么能打?为什么一战结束后没有多少年又快速发展,并发动了二战?又为什么在二战结束后,被美国抢走了大量科学家?因为他在科技领域,特别是军事科技领域,家底太厚了。
而美国呢,地理位置好,在科技进步的同时还大发战争财。
原子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世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就发生在美国,在二战结束以后,以原子能和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很有钱,是一脸暴发户的表情,但真正走上世界之巅,是在二战以后。1945年9月6号,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后的第四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在向国会提交的战后复兴计划中说,“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当今世界上维持领袖地位,除非它充分开发它的科学技术资源。”
美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据统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重大科技发明有65%是美国首先研究成功的,75%是美国首先应用的。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电子计算机都是由美国研制的。从1961年到1972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耗资255亿美元。占1972年美国GDP的0.57%,最多的时候,参加这项工程的企业两万家、大学200多所、科研机构80多个,总人数超过30万。虽然花钱多,但是它对于美国科技、产业、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太深远了,从总体上来说,美国获得了惊人的回报。
美国想斩断的不仅是华为的根
说到这大家明白了吧,美国人不想让别人走它发家致富的老路,所以想斩草除根。但它想斩的可不光是华为,想除的也不光是华为的根,而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根基,所以大家想想,它这么干,有戏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