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前,先声明一下,本文会对电视剧《狂飙》有部分剧透,不希望被剧透的朋友可以关闭本文。
今天来聊聊《狂飙》这部电视剧。
昨天晚上是电视剧《狂飙》的大结局,我看了,不算烂尾,但有点草草结束的感觉。
其实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剧,因为这部剧不仅演员的表演非常出色(特别是反派演员),而且很多细节也拍摄得非常到位(特别是作案细节)。
比如最让我惊叹的一个细节,就是高启强建立养老院和幼儿园的这个细节。
当高启强通过各种黑道和白道的手段把强盛集团做大之后,为了自保,他就建立起了养老院和幼儿园。
然后,他就想办法把一些有身份的老干部吸引进养老院,对他们精心照顾;同时又把一些年轻干部的子女以亏本的形式吸引进幼儿园里,对他们精心呵护。这样一来,老干部和年轻干部都跟高启强有了利益捆绑,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就会不断称赞高启强,给高启强说好话。
仔细品一下这个细节你会发现,这个细节厉害就厉害它在各方面都是合法的——高启强赔本建养老院和幼儿园,对自己的养老院和幼儿园要求超标准打造和让利经营,这是合法的;老干部们想去高启强的养老院养老,这也是合法的;年轻干部想把子女送去高启强的幼儿园的读书,这也是合法的;高启强的养老院和幼儿园对入园的老人和孩子以亏本的方式精心呵护,也是合法的;而人民群众看到高启强善待老人和孩子后,都一窝蜂称赞他是好人,这也是合情合理的。
一个黑道商人,通过这通操作,让各方面都拿到了利益,对所有人的利益都进行了捆绑,而且还迎合了社会主流道德观,所以此时,你还敢说高启强不是好人吗?这种时候,你敢站出来说高启强不好,你可能就是这一大批人的敌人。
其实在追剧看到高启强建养老院和幼儿园,大范围对各个方面的人群进行利益捆绑这个剧情的时候,我突然被这部剧里的某个广告植入吸引了。因为这个广告植入的品牌,我在很多电视剧都看到过,而且在各大电视台、各大网络平台、各大综艺节目里也都看到过——所以此时的我,脑子里突然蹦出了一个问题:这个品牌,是不是跟高启强心有灵犀呢?
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还有高启强的手下唐小龙放贷的细节。
唐小龙放高利贷的时候,他表面上跟贷款的人是签的合法的借贷手续,但是在背地里,他要求借贷人必须去买他低成本的白酒还贷——为了这个高利贷生意,唐小龙成立一个酒厂,4块钱成本的白酒,卖给贷款人2000多块钱,把高利贷的收入做成合法的卖酒的收入,这个细节,不得不说也很有意思——其实,这里的“酒”只是一个代名词,在现实中,你把这里的“酒”换成“茶”、“烟”、“XX”等等都可以成立。
让我印象深刻的细节,还有市长赵立冬在跟一些见不得人的人打电话的时候,随手换手机卡,打完电话后随手把电话卡取出扔在大街上,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可以说,对社会没有深入了解的编剧,是不可能想得出这种细节的。
其实在看《狂飙》这部剧的时候,我发现这部剧跟《人民的名义》是很像的。
因为仔细看你会发现,在《狂飙》中,高启强其实就是祁同伟,安欣其实就是侯亮平,徐忠其实就是沙瑞金。
而《狂飙》和《人民的名义》不同的地方,就是《狂飙》在细节上更真实。
在《人民的名义》中,剧情只在表面上交代了侯亮平是一个正直、勇敢、不畏强权的检察官形象,但是剧情却没说为什么反派们敢把侯亮平的同事陈海撞成植物人,也不敢动侯亮平一根汗毛的原因,也没说侯亮平到底有没有靠山,更没说侯亮平的靠山是谁。
而在《狂飙》中,剧情就清楚地介绍了安欣的后台——孟德海和安长林这两个政法系统的大佬。
只有把安欣的后台介绍了,剧情才顺了,这样也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安欣能从第一集活到最后一集的原因。
其实仔细看这部电视剧时你会发现,跟安欣一样正直、勇敢、嫉恶如仇的工作人员,有三个。
这三个人分别是李响、陆寒、谭思言。
李响同志,活了20多集;陆寒同志,活了不到10集;而最正直、最勇敢,最嫉恶如仇的谭思言同志,则只活了1集。
谭思言甚至连一集都活不到,因为他出现的镜头可能连5分钟都不到。
李响之所以能活20多集的原因,是靠他的职务身份加上跟市长赵立冬同流合污一段时间,才能活了那么久;而陆寒能活不到10集,主要靠的是他的职务身份;谭思言呢,没有关键的职务,没有特定的关系,所以活了半集都不到。
我们通常看电视剧的时候,情节一般都是一个很坏的坏人在电视剧里活不到一集;然而在《狂飙》里,则是一个最正直的好人活不到一集——不得不说,这样的剧情,很真实。
但是这样真实的剧情,其实也可能就是剧组在给观众一个深刻的暗示——当你没有特定的权力,没有特定的关系,没有特定的手段的时候,你此时的正直、勇敢、嫉恶如仇,很可能是在害你自己。
当看这部剧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部剧最大的恶人,就是赵立冬或者高启强。
但是我认为,最恶的,并不是赵立冬,也不是高启强。
我认为最恶的,是那个包庇赵立冬的人。
因为这个人,他不用干玩命的勾当,不用去烧杀抢掠,他只需要一句话,动动个手指头,就有人帮他去解决问题——而当有人帮他去解决问题的时候,这时候要么就有人会进去,或者要么就会出人命。
对他而言,别人都是炮灰,一旦出事都要么送命、要么进去,但他呢,即便出事了,也顶多是被调查一下或者进去一段时间,总之人还是活的好好的。
这样的人,难道不是更恶的人吗?
那么,还有没有比这个大佬更恶的人呢?
只能说,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这部剧最牛X的人,活在养老院里。
是的,就是这位不问世事像“扫地僧”一样活在养老院里的老人:
那么,为什么说这位在养老院里的扫地僧一样的老人是全剧最牛X的人呢?
因为看剧的时候仔细一点你会发现,这位每天都在养老院里养花的大佬,徐忠得管他叫老师,孟德海得管他叫舅舅,而高启强呢,只有替他种花泡茶的份...
而且更有意思的一点是,这位“扫地僧”大佬虽然退休了,可竟然还有一堆干部给他写信,然后他又借一次聊天的机会,把这些信都转交给了徐忠:
这些信,可以说没有上百封也有几十封吧。
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干部,为什么一堆人还要给他写信呢?你说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而且当徐忠得知高启强和这位扫地僧认识的时候,回到办公室之后,徐忠更是跟他的搭档纪泽说出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
要知道,徐忠可是中央要求临江省组建的督导组组长,一个拥有这种身份的人,为什么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徐忠到底在忌惮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认为只能用《狂飙》里疯驴子的一句名言来概括。
这句名言就是:少打听,对你有好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