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布做衣服,似乎已经是上个时代的事情了,不过香港仍然不少市民钟情逛布料市场、买平价布料。
“棚仔”昨日最后一日营业,档主把握机会散货。
“棚仔”关门,市民不舍
1978年落成、俗称“棚仔”的深水埗钦州街临时小贩市场,就是颇受欢迎的布料市场。有档户指,八十年代起已在“棚仔”设摊,多年来不少学生以至时装界名人都会到“棚仔”找合适布料,
不过为了腾出土地作公营房屋发展,这个承载了历史与回忆的“棚仔”,在昨日(1月31日)下午5时关闭,部分档主迁往邻近的食环署新场地经营。
有在棚仔设摊40年的档户指,对“棚仔”感到不舍,又指不会搬到新布艺市场经营,指新布艺市场的租金较“棚仔”贵,加上行业逐渐式微,预计经营会相当困难。
曾接受不少传媒访问的大东布业档主东叔表示,自己已经90岁,将会退休,已经将两大车布送往慈善机构,剩下卖不完的,就只能尽量送走。
“棚仔”昨日最后一日营业,吸引不少市民、街坊、甚至修读时装设计的学生到来送别,以及打卡留念,有市民称,这里特有一种怀旧味道,其他地方不一样。
身穿苏格兰裙的Heinrich表示,自己常到“棚仔”购物,读舞台服装设计的他笑言,一开始自己对布也不算太了解,但在这里上了节很好的课,有时档主边缝衣服会边跟顾客聊几句。
他说虽然自己身上的苏格兰服饰不是由“棚仔”买来的布做的,但家中有些西装,甚至学校一些登台服饰都是由“棚仔”买来的布做的。
他又表示,对“棚仔”即将搬迁感到可惜,“手作人又少咗一个可以买嘢嘅地方”,他也相信“棚仔”搬到新址后他还是会继续光顾。
新布艺市场开幕
而新布艺市场设于通州街临时街市第一至第三座,场内共有53个摊档,今日(2月1日)正式开幕!
食环署今早举行剪彩及醒狮仪式,署方认为,这里环境较“棚仔”舒适,设有洗手间、防火系统及风扇等,亦有上落货停车场。新场地距离“棚仔”只有约300至400米。
食环署表示,“棚仔”内有49个合资格经营者,当中33户选择离场,16户可以今日起在新场地营业,每档平均月租1,800元;新场地剩余的摊档下星期二(7日)公开竞投。
深水埗区议会主席覃德诚表示,疫情几年少了很多游客,令布贩生意受到一定影响,新址环境较舒适,布贩也将布匹摆放的很整齐。他指出,未来在深水埗区议会也会商讨,如何改变附近的交通标志,令有更多人能来到深水埗选择布匹。
新棚仔关注组召集人、应利布业档主何应开表示,由于搬迁通知时间太过仓猝,今日只有两档租户顺利开业,并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力度宣传,吸引本地及外地人士。
他又指,虽然布艺市场申请不了以棚仔命名,但相信大家都会称这里为“棚仔”。
棚仔生记档主李先生表示,自己从事了布业50多年,已经退休,但今天想来看看同行开业,他指政府宣传不足够,并且准备时间太少,比较仓促,中间还隔了个过年。
他透露,等3月份所有档主都安排好,应该会再搞一次开幕礼。
李先生从事了布业50多年,已经退休,今天想来看看同行开业。
明利布业梁先生表示,以前在棚仔的小贩牌照,每年需支付4,000多元(港币,下同),现在每月5000元租金,政府也免2个月的租金,以及在租金上打了折扣。
他形容租金“不过不失”,但肯定人流会少了很多,希望传媒和政府能帮忙宣传。
从事了20多年西装生意的蔡生生表示,深水埗布艺市场“气氛不错”,场地宽敞,但他以前经常和先父到棚仔旧址选购布料,是有一份回忆在那里。
他又指这里价钱合理,布料种类也多,但就要看下图案是不是合心意。
深水埗街坊廖先生得知棚仔今天搬到“深水埗布艺市场”,特地前来看看,他在大学时候修读建筑保育,指虽然新场地整体环境变整齐了,但没了以前棚仔那种氛围。
小伙伴们有没有兴趣去香港的布艺市场逛逛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