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宁南田园城市综合整治示范片区,连片的农田一望无垠,不远处的村庄白墙黛瓦、花木扶疏,科技感满满的玻璃种植大棚里,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这里是我区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行动先行启动的示范片区,范围涉及方桥、江口、萧王庙3个街道。围绕农用地整治、村庄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工业用地整治、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五大整治”,宁南片区以耕地保护、村庄整治、产业更新、风貌提升的“优化集成”模式,让饱含乡韵的“田园梦”与高品质发展的“城市梦”照进现实。
01
万象“耕”新,良田连片好“丰”景
种粮大户竺海龙在宁南田园城市综合整治示范片区子项目剡水田园项目区域,承包了900亩农田。去年秋天,农田迎来大丰收,平均亩产达750公斤,沉甸甸的稻穗掀起层层金色浪花。超出预期的高产量让竺海龙对即将到来的春耕充满干劲。
剡水田园项目涉及12个行政村,耕地面积较大,但主要在周村、张村和陈郎埭村等村附近零散分布,存在耕地“非粮化”、碎片化情况。去年7月,幅员4200亩的耕地整治行动启动,不仅恢复新增耕地3914亩,还打破了原先各村“各自为营”、不相往来的格局,将区域内的“巴掌田”“斗笠田”等零碎地块变成了成方连片的大田耕地整治和保护,既要有量的积累,也要有质的提升。项目通过平整土地田块、改善犁底层和耕作层条件,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并新建道路9.3公里、排灌渠近2万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耕地集中连片,设施完备齐全,为农业生产机械化带来优势,现代高效农业生产区近在眼前。
02
科技赋能,智慧农业开新局
俯瞰宁南片区,在青山、绿水、稻田、村落的环绕中,两个现代化玻璃种植大棚格外醒目,这就是AI智能玻璃温室大棚。
走进四季温暖如春的大棚,墙体式、苗床式、叠碗式、立柱式等立体栽培模式让蔬菜和水果一年四季都可以“花式”生长。据大棚运营方工作人员介绍,依靠感应设备以及水肥灌溉系统、自动卷帘机、5G摄像头、小型气象检测站、智能补光灯等,AI智能温室大棚精确模拟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大大提升蔬果的种植效率。“以小番茄为例,大棚内种植的小番茄一年亩产可达1.5万公斤,是传统种植方式的6到8倍。”工作人员自豪地说道。
在西坞街道,甬新河附近的数智农业产业园内施工正忙,建设内容包括高标准农田、数智产业服务中心、育秧烘干加工中心、沿线景观绿化及立面改造提升工程等。与此同时,同样位于西坞街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项目已完成前期政策处理及项目设计,两个占地面积约36550亩,总投资约3.1亿元的项目,将建设成为设施齐全、科技先进、高产高效的农田样板区,为全区农业现代化探索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03
宜居宜业,城乡蝶变展新颜
走进萧王庙街道潘前村自然村,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街头巷口干净整洁。漫步在村道上,72岁的村民陈妙乖感叹:“原来住了一辈子的村子也可以这么美、这么干净。”
2022年,宁南田园城市综合整治示范片区完成了江口街道张村、周村和萧王庙街道剡禾村(潘前村)及青云村北侧3个片区4个村的村庄整治提升,通过建筑立面整治、房屋美颜、道路改造、节点景观打造等,完善村庄服务功能,提高宜居水平。
与乡村“有机更新”同步进行的是自然村退建一期(萧王庙)项目与工业区块空间腾挪。记者从区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项目专班获悉,自然村退建项目计划拆除11个自然村,涉及农户737户,土地面积364.8亩,目前塘湾村7个自然村共224户已全面完成评估测绘。工业方面,目前已清退零散工业企业5家,完成工业整治550亩,新入驻企业11家。“自然村退建和工业用地整合提升,能够解决空间内布局无序化、资源利用低效化问题,让产业升级、强村富民这篇文章有更大探索空间。”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不是单一的耕地整治、生态修复,也不是单一的村容整治、产业招引,而是探索一条全面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产业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维护粮食和生态安全的新路径。“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以项目为牵引,抢抓宁波西枢纽建设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力争大规模、高效益、聚人才的现代化未来产业项目落户。同时,全面启动岳林—西坞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以及大堰村域整治项目,全力打造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奉化样板’。”专班相关负责人说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