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3年,房地产将迎4大新变化?内行:已买房的家庭,提前做准备

0
分享至

这两年的楼市状况,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房价下行,购买力突然大幅下降,上到央妈、下到房企,过去一年他们称得上联手出台了近数百个鼓励措施,但仍然没有让楼市回暖。

但是,于刚需而言,哪怕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调整的趋势,但是国内整体房价仍然居高不下,刚需仍然买不起房。

有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仍然高达16177元/平方米,二手住宅均价仍然保持在15876元/平方米,而这个价格,还是连续出现超6个月下跌后的结果。

虽说跌幅还呈扩大趋势,但是总体而言,老百姓要实现在城市买一套百平米的房子至少也得150万以上。这样的高房价,于普通家庭而言难以实现,于经济条件状况差一点的家庭,哪怕掏光所有积蓄,欠下几十年的房贷,也未必买得起一套住房。

当然了,在过去一年当中,为了降低购房者的买房压力以及降低购房者上车门槛,全国上下已经推动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首套房贷利率已经下调到了4.2%;首付比例也降到了20%。同时,全国各地还将加速推动保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共有产权房入市,从而进一步降低低收入群体的买房及租房压力。

与此同时,从2023年开始,国内房地产市场还将迎来4大新变化:

其一,人口负增长时代来临

前段时间,2022年人口数据已经更新,据统计,国内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共计14.175亿,比上年末减少了85万人。这也是我国近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除此之外,出生率大幅下降、年轻人数量也是越来越少的同时,人口老龄化规模却在加剧,而且接下去十年,我国老龄化规模还将加速上升,因为从1962年到1973年构成的我国历史第二次婴儿潮主体,如今已经慢慢演变成接下去不得不面对的“退休潮”。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如果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那么该地区就视为老龄化社会。而我国60岁人口规模已经达到了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哪怕以联合国老龄化最新标准65岁占比7%来算,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远远超出了联合国老龄化社会标准。

这种情况,于楼市而言,带来的最大结果就是,年轻人哪怕通过继承父辈房产可能都住不完,更别说需要买房,这就意味着,刚需购房将会越来越少。

其二,国内城镇化率基本接近尾声。

如今,咱们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达到了64%,而实现这样的繁荣,基本也就用了20几年时间。与海外发达国家耗尽百年才实现这样的成绩相比,咱们的进城速度堪称惊人。

不过,9.1亿人口已经住进城镇,也意味着,以后农民进城落户的将越来越少。同时,外加2023年1月28日,央妈及发改委等联合下发相关政策,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鼓励农村人进城,加快实现人口市民化。

但总体来说,也是给予农民城市安置区落户。也就是说,农民进城的速度已经慢慢降下来,即便有嫁入市民需求,他们也完全可以按照现行的政策入住安置区解决城市住房落户问题。

如此看来,哪怕再有农民进城落户,买商品房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少,这种状况,很难再继续推动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

其三,市场供大于求。

所谓的商品房市场供大于求,不仅仅涵盖了库存,还有空置房。据说,国内现有的库存数量已经达到了1.2亿套,足够容纳3-4亿人居住,外加每年还有超一千万套房入市,可见房子数量之多。

而与库存成反比的是,如今剩下的购房需求却不大。据统计,国内近96%的家庭已经实现城镇购房,超41%家庭在城镇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

未来入市的房子越来越多,而购房需求却在不断下降,这种情况下,别说三四线城市房价会下跌,那些没有收入支撑、没有产业经济及人口支撑的一二线房价,也照样会回归居住属性。

其四,鼓励措施不见成效。

关于鼓励措施,过去一年各地出台的鼓励买房政策不亚于数百次,从放开限购、限售,到各种现金补贴、降首付降利息,甚至到放松房企们的融资限制,允许房企们各资本通道融资。但从总体而言,调控措施下,楼市仍旧持续低迷。

想必进入下行周期以后,想要瞬间逆转的几率大大降低,未来楼市继续调整,却成了这轮下行周期的大概率事件。

面对上述变化,内行人以为,已经买房的家庭,需提前做好心理准备。2023年若资产继续缩水,想要变现就会比2022年更困难。而对于还没有“上车”的购房者,调整周期买入不急在一时,耐心等待,或许还将回归合理水平。

end

既然看到这,就顺便点个赞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吴亦凡监狱生活曝光,入狱半年申请出书。他的粉丝还在等他归来

吴亦凡监狱生活曝光,入狱半年申请出书。他的粉丝还在等他归来

娱乐的小灶
2023-03-21 20:04:56
新婚第10天新郎吐血身亡,新娘自称无辜,可1份特殊录像揭开真相

新婚第10天新郎吐血身亡,新娘自称无辜,可1份特殊录像揭开真相

离笙奇谈
2023-03-13 12:18:27
一旦爆发三战!哪个国家会最先消失?各国答案或出奇一致

一旦爆发三战!哪个国家会最先消失?各国答案或出奇一致

科学知识点秀
2023-03-17 08:32:25
乌克兰:缴获的俄军T-90M坦克上拆出了中国武汉的零件丨图说军事

乌克兰:缴获的俄军T-90M坦克上拆出了中国武汉的零件丨图说军事

军武速递
2023-03-17 18:54:08
大瓜!白马会所成帅哥跳板,结识制片人换资源,白色系艺人被点名

大瓜!白马会所成帅哥跳板,结识制片人换资源,白色系艺人被点名

炫九娱乐
2023-03-21 21:56:45
港媒曝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梁锦松回应了,两人真实婚姻引热议

港媒曝伏明霞离婚,净身出户,梁锦松回应了,两人真实婚姻引热议

真丽宝飞娱
2023-03-18 14:09:53
布冯:我最迟在下赛季结束后退役,不能再多了

布冯:我最迟在下赛季结束后退役,不能再多了

直播吧
2023-03-21 20:11:02
果然,百姓最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多名医保局、社保局领导被查

果然,百姓最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多名医保局、社保局领导被查

萝妹看社会
2023-03-21 22:08:24
公开下达战斗令 称B-52轰炸机胆敢越界先打下来再说:无需请示

公开下达战斗令 称B-52轰炸机胆敢越界先打下来再说:无需请示

聚峰军评
2023-03-21 17:33:29
用案释法:脱下裤子,用嘴接触生殖器,为何不构成强奸罪?

用案释法:脱下裤子,用嘴接触生殖器,为何不构成强奸罪?

聊聊社会事呀
2023-03-18 13:36:05
4月份将至,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每人都应提前做准备

4月份将至,告诉大家一个不好的消息,每人都应提前做准备

亚萍美食记
2023-03-21 09:53:16
婴儿出生后被发现颅骨骨折,家长质疑医生操作不当 医院:术中取头困难,等待鉴定

婴儿出生后被发现颅骨骨折,家长质疑医生操作不当 医院:术中取头困难,等待鉴定

红星新闻
2023-03-20 22:15:27
连续霸榜!全国人口流入TOP1,为何是它?

连续霸榜!全国人口流入TOP1,为何是它?

国民经略
2023-03-21 09:34:50
夏希まろん(夏希栗)IP出身的她生涯将有重大变化

夏希まろん(夏希栗)IP出身的她生涯将有重大变化

四方杂谈
2023-03-21 22:57:59
天才球员李梦上辈子做了什么孽,成了“小三”

天才球员李梦上辈子做了什么孽,成了“小三”

作家陈岚
2023-03-20 18:09:19
“靶子是首尔市中心”

“靶子是首尔市中心”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3-21 09:06:38
新冠悄然退场,当初过度防疫的后遗症却开始显现?值得我们反思

新冠悄然退场,当初过度防疫的后遗症却开始显现?值得我们反思

肖博健康
2023-03-22 00:56:49
一觉醒来,全球发生了经济巨变,月入五千的我成了有钱人

一觉醒来,全球发生了经济巨变,月入五千的我成了有钱人

萌故事
2023-03-21 15:53:42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赵继伟回应赛场冲突!莫兰德:兄弟,我支持你

不气盛叫年轻人吗?赵继伟回应赛场冲突!莫兰德:兄弟,我支持你

狼叔评论
2023-03-22 01:11:21
应勇已任中央政法委委员

应勇已任中央政法委委员

界面新闻
2023-03-21 14:59:44
2023-03-22 02:44:49
财经万子婳
财经万子婳
万子婳
924文章数 126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北京租房提取公积金,每月最高可提2000元啦!

头条要闻

澳媒:我们须接受一个强大中国的现实 中国不可或缺

头条要闻

澳媒:我们须接受一个强大中国的现实 中国不可或缺

体育要闻

米体:国米仍在争取今夏签下小图拉姆和菲尔米诺

娱乐要闻

刘恺威再当爹?李晓峰被曝怀孕2个月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一文看懂黄仁勋描绘的AI未来:AI迎来“iPhone时刻”

汽车要闻

售价18.68-23.68万元 新款领克05家族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房产
健康
本地
家居

她竟然偷偷结婚了?男方前女友个个都是大美女

房产要闻

北京租房提取公积金,每月最高可提2000元啦!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本地新闻

塌房的橄榄菜,在潮汕餐桌上到底啥地位?

家居要闻

灰白极简三居室,营造素简高级感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