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八路军来到河北,一位头发花白的留着长胡须的老人跟自己的儿子一起报名参军,负责报名的同志看到老人年纪有些大了,担心他受不了参军的苦,便让他三思。谁知老人倒急眼了,赶紧说道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硬朗,什么苦都能吃,而且还会医术,一定能给革命和队伍做贡献。
就这样老人被收编入八路军,从此跟随队伍走南闯北,用自己的医术医治了不少战士和百姓,在革命道路上作出突出贡献。1955年,老人被授予中校军衔。他便是蒋维平,授衔仪式上还获得了毛主席的特批!
1955年,建国后的第一次授衔仪式马上就要举办了,77岁的蒋维平也在授衔名单中,得知消息后,蒋维平那是万分激动。可还没高兴多久,就收到了一个参加授衔仪式的要求,那便是要面容干净,仪容得体。蒋维平顿时为难起来。
原来,蒋维平一直都留着一把“山羊胡”,这胡子还是他从老家做中医时就留了的,几乎跟着他一辈子了。在部队的时候,也是凭着自己的医术、突出表现,以及这个独具特色的“山羊胡”,被同志们称之为“老神仙”。
蒋维平对自己的胡子有着特殊的情结。作为一名军人,他也知道军人应该要有军人的样子,仪容得要得体。可陪伴了一辈子的胡子说刮掉就刮掉,确实十分不舍。于是,蒋维平抱着试一下的想法,向上级申请看能不能保留自己的胡子。
出于对他的尊重,工作人员把蒋维平的申请递交给了毛主席,没想到,毛主席在看了他的申请之后,竟然欣然同意了,还给他开了个特例,说蒋维平的胡子是他的标志和特色,他想留着就留着。这便有了新中国有史以来年纪最高的中将,带着他独特的胡子,参与了授衔。
蒋维平之所以能获得毛主席批准的这个特例,因为他在八路军队伍里一直都是一个“特殊”的人。蒋维平在60岁时才加入的八路军,并成为了共产党员。参军时,他的头发胡子都已经花白了,因身体硬朗,参军意志坚强,又会些医术,才被破格留下。入伍后,蒋维平被调派在719团担任军医,用自己的医术救治了许多军人战士,大幅减少了八路军队伍的伤亡率。
那时候,队伍里物资匮乏,药物更是紧缺,年过半百的蒋维平便经常独自一人上山挖草药,风雨无阻。身上总是一身泥泞和雨水,也要护着一筐草药,对于蒋维平来说,这些就是受伤战士们的命。
一次,在一个暴雨天里,蒋维平冒雨上山,只为找到自己想要的草药,深林中艰难的寻找了大半天,才终于找齐,等他再回来时,早已成了一个泥人。可他却乐呵呵地忍着风寒依次处理好这些草药,制作出来的草药丸,分别有抑制疟疾蔓延和创口炎症发散的功效。
凭着这些出色表现,蒋维平没多久就被调到陕北,用他的医术保护好领导们的身体安危。在这里,有专门的人会根据蒋维平的指令去采药,蒋维平便不用自己再去采药了,得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药物研制中。最终,经过他的苦心钻研,先后研制出40多种紧急药物,有消炎的,有治疗伤口腐烂的,有医治眼伤的……都是战场上急需并缺乏的药物,为前方战士带去了更多希望和保障。
1942年,64岁的蒋维平服从组织命令,来到南泥湾参与开荒。虽然不是干自己擅长事,可蒋维平依然全心投入。在这里,蒋维平积极参与各类工厂创办,并带领同志们一起制药。才一年的时间,此前还是荒地的南泥湾,便缴纳了上万斤粮、成千件棉衣及众多药品。
解放战争打响后,蒋维平再次走上战场,这时他已经67岁了,在后方为部队做好医疗和药物保障。建国后,蒋维平又先后在哈尔滨、张家口等医院任职,1955年,77岁的蒋维平终于等来了属于他的军衔。
蒋维平出生于19世纪70年代,20岁时加入了洋务军,想为改变当时的国家状况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在这里,蒋维平看清了洋务军的本质,无法实现自己的报国梦,于是便主动退了出来,回到老家潜心学医,为乡亲百姓看病医治。
后来,一心想要治国的蒋维平被人利用其医术的影响力,加入了北洋军。可这些军队只顾谋私,坏事干净。忍无可忍的蒋维平又一次愤然退伍,回到家乡重拾中医,悬壶济世。
经历了前几次的入伍“教训”,蒋维平也劝诫自己要安心从医。可看到日寇侵华,国将不国,天下民不聊生,蒋维平再一次怀抱着救国的念想,终于在1938年,加入了正确的队伍——八路军。
尽管这时候他已经60岁了,但坚定的救国信仰让他被破格入伍,最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这里,他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救国抱负。1955年,77岁的蒋维平带着特例参与授衔,这代表着他在革命时期的表现获得了充分的认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