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1年,守在毛主席办公室外的警卫员却听到,主席和总理在办公室内爆发了激烈的争执。总理本在苦口婆心的劝说着主席,可主席一句话反问,却让周总理瞬间哑口无言。
毛主席和周总理是情谊深厚的老战友,并肩走过几十年风风雨雨,对彼此有着完全的信任和尊重。周总理脾气温和,从未与毛主席发生过任何争执。
虽然这次争执并未伤害二人之间的感情,可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却因此而大为感慨。两人爆发争执的原因是什么?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困难,粮食收成不好,毛主席和周总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毛主席看到百姓们吃不好,他着急得吃不下饭,为此,他做出一个重要决定。
按理来说,中央政府每个月,会集中为各位干部分配粮食。但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所以干部们分到的份额有所减少。不仅如此,毛主席还要求自降份额。
当时每位干部的份额是28斤粮食,这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算是紧巴巴。可毛主席还是告诉工作人员:
“我这几年也没干什么体力活,比我们需要劳动的人民群众轻松多了。我就研究研究政策,动动手写写字,根本不耗费体力,把我的粮食降到26斤就完全够了。”
受到毛主席的精神感召,朱老总和周总理也分别降低了自己的份额。尤其是周总理,他一个成年男性,竟然把份额降到了24斤。他身边的朋友和工作人员,都因此而心疼不已。
毛主席除了给自己减少了粮食供应之外,还给自己立下了三不原则,那就是不吃肉,不吃蛋,吃饭一定不能超量。另外,毛主席还决定戒烟、戒酒。
众所周知,毛主席对香烟的依赖性是非常高的。早年参加革命运动,他就已经习惯了在香烟的陪伴下思考。后来在局势危急的战争当中,香烟可以为他营造出消化情绪的氛围。
在新中国建设的关键时刻,毛主席一心扑在了工作上,只有在抽烟时,他才能够得到短暂的放松。
以前医生告诉他,为了身体健康,他得少抽烟。可即便如此,毛主席还是不能适应缺少香烟的生活。
而现在,为了节省资源,主席主动戒烟,为大家起到了表率的作用,也让众人看到了国家领袖的决心。
不抽烟,不喝酒,不但没有问题,反而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是不吃肉,连鸡蛋都不摄入,这个问题就很大了。
肉类是人体所需蛋白质的主要补充来源,正常人每天应当摄入一定数量的肉类,才能维持基本活动的需要。
毛主席虽然不需要进行体力劳动,可他却一直在进行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这同样需要耗费巨大的身体能量。
如果一直不吃肉,他的身体迟早会垮下去。主席的孩子们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因此而非常担心。可主席性子倔强,他决定的事情,谁也劝不动他。
宋庆龄女士在得知此事以后,专程为主席买来了一些螃蟹。看到宋庆龄过来,不少工作人员都放下了心。她是主席最尊敬的革命战友之一,她的意见,主席总会采纳了吧。
可接下来,看到眼前的螃蟹之后,毛主席却说:“你的关心,实在让我非常感激。但这些螃蟹还是拿回去吧,我给自己立下的规矩,怎么能轻易被打破呢?”
不管宋庆龄女士怎样好言相劝,毛主席都坚持不吃螃蟹。到最后,宋庆龄已经无可奈何,主席却还是像一堵铜墙铁壁一样,始终不肯妥协。
他也解释了自己的原因:
“今天我可以因为这个意外打破规矩,明天就可以因为那个原因违背承诺。次数多了以后,我还何来诚信呢?倒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开这个先例。”
宋庆龄对他实在无奈,只好把螃蟹放下,自己离开。主席身边的厨师得到示意,把螃蟹蒸了出来,但主席还是不吃。
为了不浪费粮食,毛主席把这些螃蟹,全部分给了他身旁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们天天跟着他辛勤工作,大家也都需要补充营养。看着大家吃,他就已经很开心了。
至于主席自己,则还是坚持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他不仅不吃肉,后来甚至连油水也不碰。
有一次厨师在做汤的时候放了一些油渣,就遭到了主席的批评。最后这碗汤,主席仍然没有喝,而是将之分给了工作人员。
眼看着伙食越来越清淡,毛主席却一天天胖了起来。可看到他这个样子,周围的人却更加担心了。
国家建设关键时期,不管是国家干部还是人民群众,大家都想尽了办法度过难关。干部们带头减少自己的粮食份额,尽量节省资源。
毛主席还坚决不吃肉,任何人也不能打破他这个原则。后来周总理知道此事,又会作何反应呢?
周总理和毛主席在工作上常常有着来往,他也眼见着毛主席逐渐胖起来。对于主席的身体状态,总理非常担心。
他知道,这个时候的肥胖并不是一件好事。主席因为长期缺少蛋白质,且没有足够的脂肪摄入,已经患上了浮肿症。
如果不加以干预,任由病情继续蔓延,主席的身体只怕会彻底垮掉。
周总理也知道,这个病并不需要多么大费周章的治疗。只要毛主席能够合理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身体所需的多种营养,那他的浮肿很快就能消下去。
但前提是,毛主席愿意配合。周总理知道,想要劝毛主席改变主意,就如同打一场硬仗。但为了主席的健康,周总理下定决心要赢了这一次。
1961年的一天,周总理走到了毛主席的办公室外,轻轻敲了敲门,打算就主席的身体问题与他讨论一番。
主席看到周总理进来,以为是有什么要事相商,赶紧站起来走过去。
见到毛主席浮肿的双腿,周总理更是暗自决定,今天一定要说服主席,好好配合治疗疾病。他开门见山,对主席说:
“您这边的生活情况,我都听您的生活秘书提过。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主席。如果您倒了,中国怎么办,这么多群众怎么办?您就算是不为自己的身体着想,也得为这个咱们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新中国着想吧。”
听到周总理这么说,毛主席就知道,他今天是来当说客的。但主席还是那个想法,丝毫没有改变,但主席也知道,想要劝退周总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周恩来从进屋以来,一直保持着 严肃的神情,很明显对这事儿非常重视。所以主席明白,自己今天绝对不能含混过关。
他回答总理:“我之前定下那规矩,是认真的。现在,许多干部也学着节约粮食。我如果率先破了例,大家就会想,我都能吃肉,他们岂不是能吃更多的东西?现在大家都看着我,我更不能破例。”
他说着说着,便叹了口气。其实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是非常了解的。身边的人的担心,他也全都看在眼里。
可现在正是度过困难的关键时期,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他,越是在这样的关头,他就越是不能松懈。
在其位,不仅得谋其政,还得承其重。毛主席知道,国家主席这个职务并不象征着荣誉,而是象征着巨大的责任。他既然扛起了这个责任,那就不能随便放任自己的行为。
主席的自律,他的坚持和意志,其实周总理早就已经了解了。
当年大家一起长征时,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甚至比现在还要艰苦。那时候主席和其他战士们一样,啃树皮,吃野菜,从不搞特殊。
他每天要操心的事情有很多,所以脑力消耗很大。有人想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省给他,可却被他坚定的拒绝了。
他说过:“我不吃,如果你也不吃,这东西就只能浪费了。现在情况这么艰苦,你忍心看到浪费的事情发生吗?”
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毛主席就不能带领大家,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走向胜利。
古人常说生于忧患,即使成功建立了新中国,他也从不曾松懈,而是绞尽脑汁的思考,如何才能够将新中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这样一个钢铁一般的人,绝不是会被三言两语说动的人。所以在毛主席面前,周总理感受到了巨大的挫败感。
得知毛主席对于饮食的坚持,看到毛主席那令人担忧的身体状况,周总理决定好好与他商议一番。可是,主席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态度,坚决不肯吃一点儿肉。
二人的这一次争执,会以怎样的结果而结束?
看到毛主席的态度如此强硬,周总理的声音也忍不住大了起来。他非常焦急,非常担忧,甚至恨不得自己代替毛主席去承受这些病痛。
两个人发生了争执,一声比一声更大,站在门外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紧张起来。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如果在高度集中的思想状态中被人打断,那他就会忍不住发脾气。可是事情结束以后,他也会去找对方道歉。就连朱老总,主席都是对他发过火的。
可唯独周总理,主席和他是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执的。总理脾气温和,性格儒雅,所以每次在工作交流过程中,他们二人都是轻声细语的。这一次争执,算是一个例外。
毛主席说:“你看看现在中国多少娃娃想吃肉都吃不上?他们还在长身体,但是却始终长不起来。我已经是个老年人了,我哪能安安心心吃肉呢?”
周总理回他:“娃娃,娃娃当然需要营养。可是,娃娃也需要稳定的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而这一切的建设,都需要你来主持和带头。”
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两人大眼瞪小眼,双方都不想让步,但是又不想再对对方发火。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忍不住又叹了口气。他直视着周总理的眼睛,问他:
“你今天来这儿义正言辞的说我,可是你自己呢?你每个月只能领到24斤粮食,你也很少吃肉,你看看自己比我还瘦。你呢?”
毛主席的一句反问,让周总理哑口无言。是啊,他今天是以什么样的立场来劝说主席的呢?他的口中说得头头是道,可他自己不也没能做到爱惜自己吗?
周总理的身体一直都比较虚弱,建国之后的高强度工作,更是让他有些不堪重负。在他担心着主席的时候,主席自然也在担心着他。
而今天他们也知道了,两个人其实有着共同的坚持。既然如此,那也不必互相说服。反正,他们二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使道路崎岖一些,他们也相信,中国终将到达胜利的彼岸。
几个月之后,中国果真迎来了希望的曙光。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和水利工程建设,我们的农产品产值有了明显提升,其他社会资源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眼看着,国家一点点在渡过难关,受尽苦难的人民群众终于快要熬过来了。身为国家领袖,毛主席心中比谁都开心。
在全国各地都传来好消息的一天晚上,毛主席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碗肉汤。这次,他终于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口。主席还跟身边的工作人员开玩笑:
“这下,咱们终于不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过两天,我还得请咱们的周总理来一起吃肉哩。”
国家建设时期,遇到的困难,至今仍然印刻在长辈心中。在人民面对考验时,毛主席和周恩来,以及无数的共产党人,率先站了出来,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毛主席约束自己,以自己为表率来约束其他干部,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他抗争到底的决心。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经受住了考验,迎来了回暖。
毛主席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本身就是巨大的力量。我们永远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