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18日,毛主席的追悼会在北京举行,天安门广场上,无数干部群众参加了这场大会。作为毛主席钦点的接班人,华国锋在会上致辞,主持了这场特别的追悼会。毛主席的离去,令中国陷入到了悲痛之中。全国各地的干部民众都在为毛主席默哀,大家悲痛的同时,又感到了迷茫。
此时,人们在思考着一件事,没有了毛主席的中国,未来将何去何从?对于华国锋等新一任的领导人来说,他们甚至都没有时间去考虑未来的事情。眼下,毛主席的离去造成中央内部政局动荡,四人帮已经加快了夺权的步伐。华国锋深知若要保住中国的未来,必须要先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的。
很快,四人帮开始了行动,张春桥不断施压,要求尽快召开中央委员会,在会上确定开除邓小平党籍的事情。华国锋事先已经有了要除掉四人帮的打算,只是他不确定到底有多少人能支持自己。
幸好叶剑英看出了他的困境,主动给他提出了建议,叶剑英坚定支持华国锋的行动,还提议华国锋多去老同志那里走动,争取得到更多老同志的支持。就这样,在叶剑英的帮助下,华国锋与李先念等人达成一致,大家决定联手铲除四人帮。
9月11日,在与李先念商议好计划之后,华国锋又急忙找到了汪东兴。得知华国锋除掉四人帮的构想后,汪东兴立即加入行动,在短时间内,华国锋与叶剑英、李先念等人组成了铲除四人帮的同盟。由于有了代表军队的叶剑英等人的支持,华国锋有了行动的底气,于是他在9月16召开了特别会议。
此次会议,有大量的中央领导参加,华国锋虽然有了底气,但还是表现得十分谨慎。会议期间,他主动抛出问题,询问在场众人四人帮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大家都清楚华国锋的意思,然而华国锋刚刚提出了问题,纪登奎却表示对于这些人,还是应该区别对待。这样一来,其他人就不好再说些什么了。
华国锋本想着了解政治局大家的态度,大家的想法也差不多,都不知道其他人的想法。纪登奎的回答,令在场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顾虑,华国锋对于纪登奎的回复明显是不满的,只是他不清楚纪登奎的真实想法。
纪登奎与华国锋是山西老乡,俩人的经历还有几分相似,都是在毛主席前往地方考察中,破格提拔起来的年轻干部。纪登奎在党内的名声一直都很好,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毛主席曾经考虑过让他来当接班人,只是由于一些因素没能成功。此时,纪登奎在政治局中依旧有着极大的影响,华国锋清楚这次行动的特殊性,纪登奎的态度他摸不透,但他已经不敢随意冒险了。
于是,纪登奎由于这句话,被排除在行动之外。华国锋等计划的执行者,都不敢在纪登奎身上冒险,幸好纪登奎没有给出华国锋想要的回答,却也没有协助四人帮。随后计划执行前后,华国锋以及其他参与行动的人,都主动与纪登奎保持着距离,避免他卷入其中。纪登奎并没有生气,他清楚华国锋等人的计划,他始终保持着清醒,没有把这些事情透露给四人帮。
只是,纪登奎原本有着美好的未来,没有参与到这次行动中,成为他仕途的转折点。在那之后,四人帮势力被清除殆尽,纪登奎没有被波及,却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1980年,纪登奎主动选择了引退,与华国锋等人一起离开了中枢,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纪登奎虽然在一些问题上,犯过一定的错误,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但他一直品行良好,依旧得到了人们的尊重。
退休之后,纪登奎始终过着朴素的生活,他与华国锋非常相似,一直深居简出,很少谈论过去的事情。尽管纪登奎没能在这件事上做更多,但他始终没有透露信息,也没有将会议那天的内容泄露出去,这是非常难得的。
纪登奎、华国锋等人的过早离开,对于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他们都是非常有能力的干部,可惜没有能为国家做更多的贡献。纪登奎对于得失看得并不是那么重,他本人还是倾向于铲除四人帮,只是当时形势特殊,他才有了那样的言论,这些并不能抹去他多年来为国家所做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