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用“私生子”拯救生育?人口红利时代,一去不复返

0
分享至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一个地方条例,震惊全国人民。

咋回事呢?

四川省卫健委公布了新修订的《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新办法的改动不算大,但是条款看起来比当初征求意见稿更加“激进”:

1. 生育登记主体从夫妻变成了公民,取消了结婚的限制;

2. 登记情形中,取消了子女数量的限制;

3. 简化了生育登记的要求。

网友顺带着翻译了一下:“不结婚,也可以生孩子,想生就生”,直接与欧洲接轨了,欧盟的非婚生率超过40%,法国的非婚生率已经奔着70%去了。

别说,叫好的声音还真不小,不少人把它解读为对单身女性生育的放开,女性的生育自主实现了,此前喊着“冻卵”的,现在已经开始着手找精子库了,“去父留子”的愿望可以实现了。

不少男性也暗戳戳地高兴了起来,真的在外面有了私生子,“小三”一个人就能把事儿办了,都不需要男人出面,被发现的概率都低了很多,直夸政策好。

当然了,反对的声音也不小,毕竟未婚生子乃至非婚生子,并非中国人眼中的“公序良俗”,为了促进生育,连脸都不要了。

只是后来,四川省卫健委出来说话了,生育登记不是上户口,新办法也不是鼓励不结婚生孩子,只是保障“未婚先孕”人群的权益,生育登记后享受一些妇幼保健服务。

生育登记当然不是上户口,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2022年5月份,广东省就明确了生育子女无需审批,实行全口径生育登记制度;

6月份,陕西省也规定,非婚生育也可以予以登记;

8月份,安徽省也开始对生育登记改革征求意见,拟不限制子女数量,不受结婚登记限制。

目的如出一辙。

其实,一点也不稀奇。

现在的人口负增长已经是主旋律了,中国前三的人口大省广东、山东和河南,只有广东还在维持全国最高的自然增长率,山东人和河南人已经开始不想生了。

春节之前公布的2022年全国人口数据更惨,剪刀差已经出现,全国性的负增长已经开始,比联合国预测还早了一年。

一年少了85万人,在14.12亿总人口面前,只有0.06%,但是,一旦形成了这个趋势,就很难再逆转了,比如欧洲以及日本、韩国,乃至OECD的大部分国家,都已经负增长,说它是“发达国家病”,一点都不为过。

确实着急。

所以,各路专家都开始提建议,最积极的还要数任泽平和梁建章,一个首席,一个商人,对人口问题提过诸多的建议,比如,他们提出过降低法定婚龄,而对于不结婚的,建议提起《同居法》的立法研究,主要也是关注“非婚生子女”问题。

为啥不生,大家心知肚明,有用没用,其实大家心里也都有杆秤(戳链接阅读原文)。

今年初俩人又发了一个报告,建议小学可以采取五年制,中学阶段取消初三和中考,既能减轻压力,还能让人提早2-3年进入社会。

当然,在不少人眼中,这个提议的核心可不是什么减轻负担,而是让育龄人群尤其是女性更早地进入社会,生育年龄也会跟随着提前,从而促进生育。

“缩短义务教育阶段学制”这个被教育部门多次否决的建议,再次登堂入室,可见他们也是真着急,但多少有点杀鸡取卵的意思,已经卷成现在这样的义务教育,如果学制再缩短,那卷起来的局面,真不敢想。

为了促进生育,还有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发生了。

现在,在各种媒体上,已经很少能看到昔日铺天盖地的“无痛人流”广告了,甚至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变相限制人工流产了。

当然不是不让流产,而是需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除非胎儿有确诊的先天疾病或者基因缺陷能顺利进行外,其他的则是能劝生就劝,可流可不流的,可能就留下了,而非婚生这类道德性的流产,很容易就被劝住,毕竟,法律都开绿灯了。

人,成了生育的工具,却也难解当下困境。

“为国生娃”这种号召肯定是遭人骂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除了基因的延续、血脉的传承,生不生孩子更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大家心里不断比较的,是边际效用和成本的差,对自己到底有无益处。

这两天,就有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上了热搜。

杭州的一个男子,说可以帮忙亲戚大学毕业的女儿入职阿里,从面试、留学、签证、保险,甚至到录取、发工资、投资,实现了一条龙,从亲戚那里骗来了700多万,骗局维持了3年,直到骗子把钱消耗光了,骗局才败露。

“按骗局里的工资标准,一辈子都赚不回那700万”,但是,一个“入职阿里”,却让他真的掏出了700多万,可见这事儿的吸引力。

这类案例越多,年轻人的警惕性越高。

其实,大家迟早得接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各种建议,说白了只是寄往亡羊补牢,但看看那些生育率非常低的国家,其实这些招数也都或多或少的用过,效果有限。

当初,人口红利的核心,是通过人口数量来构建成本优势,从而带动产业发展,而产业的发展又吸纳更多的就业,而现在,人口红利已经在慢慢丧失掉。

用工荒和就业难,一点都不矛盾。

新年伊始,各地的抢人又开始了,不少制造业大省又开始遭遇招工难,大吐苦水,而另一边,大学生越来越多了,2023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又是一个“最难毕业季”。

最近有应届毕业生求职,在期望薪资处填了7000-10000元,被HR怒怼“用不起,真敢开价”。

为啥怼得这么狠呢?

1、大学生越来越多,而含金量却越来越低;

2、就业市场岗位越来越少,尤其是过去的三年,就业市场的存量和增量,都面临困境;

3、就业形势变化,对于蓝领和白领的需求也在变化,白领就业难,蓝领用工荒。

现在的年轻人,“宁送快递不打螺丝”,有人惊呼,“人人都是大学生的时代,谁来端盘子?”

有人说,“还是人不够多”,但是,问题的答案,其实大家也清楚,钱给到位,自然有人端盘子,市场选择,一贯如此,老想着廉价劳动力,只能是对人口红利时代的怀念了。

而另一个人口困境,就是养老金。

此前,曾有机构预计过,2035年养老金将耗尽,人社部很积极的辟了谣,保证长期按时足额发放。

靠啥呢?

靠加人:降低费率,提高参保人员数量;

靠调剂:高结余地区帮助困难地区;

靠国企: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基金;

靠财政: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

靠谱吗?肯定算是靠谱的,国有资本发挥功能的时候到了,地方也得出力,不过各地的养老金不平衡也是真的。

2022年,财政部的预算,养老金收入最高的广东省,调剂资金上缴最高,达到885.11亿,而黑龙江一省就支出822亿,再看下拨的的重点地区,东北三省+内蒙古,全是人口流失省区,年轻人走了,但是老人的养老金还得付,四地下拨金额,就超过2000亿。

而这个金额还只是2022年初的预算,人社部在算年终总账的时候,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跨省调剂金额2440亿,比预算金额上涨了12%,下拨省份的缺口又增大了,2035年的重度老龄化,局面就更严峻了。

养老金制度出台的时候,城镇职工养老金的抚养比大约是5:1,也就是说5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而现在,已经降低到了2.65:1,而有人预测,到2050年,抚养比将达到1:1。

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2.8亿,而到203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为了抚养老人,要么拼命拨钱,要么拼命生孩子,显然号召大家生孩子,最实惠了。

只是,目前来看,口号和无关痛痒的政策,已经不起啥作用了,认命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郭台铭:富士康解散120万名员工,48亿迁厂印度,网友:想回来难了?

郭台铭:富士康解散120万名员工,48亿迁厂印度,网友:想回来难了?

暴走巨星陈龙
2023-03-21 10:18:23
中医药越来越被中国青年群体接受

中医药越来越被中国青年群体接受

新华社
2023-03-20 11:03:14
无奈的现实!中国071登陆舰到达柬埔寨,柬方提前安排了吊车!

无奈的现实!中国071登陆舰到达柬埔寨,柬方提前安排了吊车!

青辉
2023-03-21 06:55:53
泰国丢失的含“铯-13”金属,已被熔成红尘!警方:或是小偷偷盗

泰国丢失的含“铯-13”金属,已被熔成红尘!警方:或是小偷偷盗

路平说
2023-03-21 15:16:16
俄国防部:俄两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日本海中立水域上空飞行超7小时

俄国防部:俄两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日本海中立水域上空飞行超7小时

环球网资讯
2023-03-21 17:26:19
岸田突访,中方表态!

岸田突访,中方表态!

中国基金报
2023-03-21 17:10:50
碰了一鼻子灰!新西兰足协未给国足面子!

碰了一鼻子灰!新西兰足协未给国足面子!

爱中超也爱篮球
2023-03-21 15:59:37
70岁普京用了“低配”替身?乌克兰官员:看下巴就知道了

70岁普京用了“低配”替身?乌克兰官员:看下巴就知道了

译言
2023-03-21 07:08:19
郭台铭:富士康解散120万名员工,48亿迁厂印度,后悔都来不及了!

郭台铭:富士康解散120万名员工,48亿迁厂印度,后悔都来不及了!

冯新明说说
2023-03-21 10:21:55
好莱坞女星,安妮·海瑟薇的裸照被黑客上传到网上。

好莱坞女星,安妮·海瑟薇的裸照被黑客上传到网上。

董一宁说娱
2023-03-21 15:31:57
朱立伦必须下台谢罪!国民党一夜大乱,侯友宜有重大表态

朱立伦必须下台谢罪!国民党一夜大乱,侯友宜有重大表态

海峡军志
2023-03-20 15:18:12
面对挑衅中国出动航母保卫黄岩岛,美司令急呼中国成全球最大海军

面对挑衅中国出动航母保卫黄岩岛,美司令急呼中国成全球最大海军

淡然小司
2023-03-21 13:16:43
缅甸打工3年,那里的院子主人,称呼被骗来的中国女人为狗

缅甸打工3年,那里的院子主人,称呼被骗来的中国女人为狗

风吟笑烟雨
2023-02-19 08:05:02
中俄之间,令人振奋的数据再度传来!

中俄之间,令人振奋的数据再度传来!

看看新闻Knews
2023-03-20 18:05:24
政法大学教授郭继承被骂出B站,是新青年的胜利!

政法大学教授郭继承被骂出B站,是新青年的胜利!

必记本
2023-03-21 11:55:26
财联社3月21日电,国务院同意在海南省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批复,自2023年4月1日起对符合规定的离岛免税品可提交担保后提前放行。

财联社3月21日电,国务院同意在海南省暂时调整实施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批复,自2023年4月1日起对符合规定的离岛免税品可提交担保后提前放行。

财联社
2023-03-21 17:02:23
中科三环:公司出口产品大多以美元计价,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会使公司汇兑收益增加

中科三环:公司出口产品大多以美元计价,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会使公司汇兑收益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1 18:29:10
更便宜的Model Y要来了!工信部新发布的4款新能源车预定年度爆款

更便宜的Model Y要来了!工信部新发布的4款新能源车预定年度爆款

新氢年Auto
2023-03-21 18:01:30
不是空穴来风,网络上出现某日系合资品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的声音

不是空穴来风,网络上出现某日系合资品牌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的声音

FlatOut嗜驾
2023-03-21 16:05:28
我是川藏线货车司机,经常遇穷游女,晚上干柴烈火,夜夜换女!

我是川藏线货车司机,经常遇穷游女,晚上干柴烈火,夜夜换女!

小白柚
2023-01-14 18:05:02
2023-03-21 23:56:49
大猫财经
大猫财经
让投资更有效!
4420文章数 3119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澳媒:我们须接受一个强大中国的现实 中国不可或缺

头条要闻

澳媒:我们须接受一个强大中国的现实 中国不可或缺

体育要闻

国青出线背后:球员回地方队打不上球?

娱乐要闻

刘恺威再当爹?李晓峰被曝怀孕2个月

财经要闻

科技要闻

ChatGPT接招:谷歌正式开放Bard AI聊天机器人供用户测试

汽车要闻

售价18.68-23.68万元 新款领克05家族上市

态度原创

手机
时尚
健康
艺术
房产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6系列发布4499元起,高规格三主摄影像旗舰

她竟然偷偷结婚了?男方前女友个个都是大美女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艺术要闻

陆小曼用丹青度化寂寥,入世之美画如其人

房产要闻

北京租房提取公积金,每月最高可提2000元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