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人老了,都害怕孤单,特别是当另一半去世后,老人们觉得身边没了依靠,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就想跟着子女一起住,觉得这才是养老最大的保障。
按理说,跟子女住一起,如果子女担起责任,老人就能过得舒心,可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天天住在一起,也容易发生各种生活摩擦,各种烦恼也会接踵而至,而更让老人担心的,还是子女不孝顺,最后落得留也不是,走也不是的处境特别狼狈。
都说日久见人心,人与人的相处,不到关键时候,有时是看不出来的,70岁的刘妈妈就感受颇多,如今的她,早已不想当初意气风发地告诉邻居们她去儿子家养老,而是整天愁眉苦脸的,想着以后怎么生活。
到底她经历了什么呢,我们来说一说她的经历。
自述:刘妈妈 70岁 退休职工
我的老伴40多岁就死于肺癌,我很清楚地记得,他死的那年,正好是儿子高考那年,因为家里的变故,孩子没有考好,分数出来的那天,他抱着我痛哭,儿子决定复读,我们母子决定一起咬牙努力。
到了第二年儿子果然如愿考上心仪的大学,为了给儿子挣学费,我下班后就去夜市摆地摊,早起给人卖早点,咬着牙硬撑了过来。
儿子毕业回家有了工作,我总算松了一口气,想着以后都是好日子,就盼着儿子能找个女朋友成家,我就彻底放心了。
后来儿子成家了,儿媳生孙子那年,我也退休了,为了不影响小夫妻工作,我索性跑去儿子家去带孩子,给他们买菜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儿子儿媳一到家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因为我每天都很卖力地干活,儿媳对我态度很好,刚开始也会给我搭把手,吃完饭主动提出洗碗。
平静的日子一下3年就过去了,孙子也上了幼儿园,因为天天住在一起,生活中的各种摩擦也越来越多,儿媳对我的态度更是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她在家几乎不动手,无论事情再多,我再忙,她进屋门一关,什么事都不过问,有时回家对我也是拉着一张脸,饭桌上她们小夫妻说话,我要是插嘴,儿媳就怼我,我只得埋头吃饭。
我想着如今孙子也大了,儿子他们或许也需要自己的空间,于是提出要回家,儿媳立马答应,当即让我收拾行李,说下午就送我走,看着儿媳需要我时是一种态度,不需要时又是另外一种态度,我的心也凉了半截,吃了饭我就自己回家了。
回到家望着熟悉的一切,我想着这样也好,大家分开过,各自过各自舒心的日子,我自己有退休工资,还有不到20万的积蓄,也有自己的房子,不到最后我也不麻烦孩子们,大不了我就自己过。
可说过说,毕竟我在儿子家住惯了,习惯了身边有人,一下子变得冷清下来,我心里还是有些失落,有些难过,熬不住的时候,我打电话给儿子,电话里他说不上两句话,就急匆匆地挂断,我让他们有空回来吃饭,他也是敷衍我说好,可是我等啊等,就是等不到他们。
那几年我一直过着很孤独的日子,儿子儿媳只有逢年过节来看看我,说上几句话,有时连饭都不吃就要走,儿媳永远是一幅不耐烦的模样,我也不大敢多说话,怕说错了令她不高兴。
去年的一天,我吃完晚饭在楼下散步,隔壁邻居急匆匆地跑来跟我说,你儿子儿媳回来了!我一听心里高兴,赶紧往回跑,一到家,儿子儿媳坐在沙发上,儿媳更是笑嘻嘻地看着我,还亲密地拉我一起坐,儿媳说这些年是他们的疏忽,我如今年纪大了,一个人住着,他们也不放心,想接我回去住,给我养老。
这突然来的话,令我又喜又惊,怎么突然来说这个?儿媳说,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以后养老也是靠儿子,让我别多想,跟着回家享福就是了。
既然儿媳开了口,我一个人大概也孤独惯了,想都不想就答应了,搬走的时候,我还很骄傲地跟邻居们打招呼说,说自己要去儿子家养老了,以后不愁过不上好日子了,邻居们都替我高兴。
来到儿子家,看着儿媳忙着做饭,我很积极地打下手,我不想让儿媳觉得我没有眼色,儿媳倒很客气,说她来,让我歇歇,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脑子想着,到底儿媳年龄也大了,人也成熟了,对老人也有了耐心,所以说孩子们长大了,我就有福了。
晚上躺在床上满脑子都是幸福的感觉,我想着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养儿防老,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可后来想想我的好日子就过了那几天,儿媳上班后,一开始她只是让我帮着洗衣服,到后来上班前吩咐我买菜做饭打扫卫生,因为没有给我钱,每天买菜包括家用,都是我自己在掏钱,我当时想着,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住在一起就不分彼此,为他们分担些也是应该的,可后来我才发现自己彻底想错了。
住在儿子家,我又被动地接手了家里的一切家务,还要把退休工资拿出来贴补家用,不仅如此在儿媳换新车的时候,还被儿媳好说歹说哄着拿出10万做赞助,可钱一到手,儿媳又变回了冷冰冰地的态度,对我说话永远蹙着眉,我干的家务她永远都不满意,都要挑刺。
一天吃过晚饭,儿子儿媳跑进我房间,儿媳更是一脸笑容地说有事跟我商量。
平时儿媳都不怎么搭理我,这次主动找我,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觉得不是好事。果然如此,儿子提出,我的那套老房子现在自己又不住,长期空着也是一种浪费,他们的意思是,不如把那套老房子卖了,卖了的钱给他们投资买新房。
儿子的话,让我瞬间就接受不了,那可是我唯一的房产,怎么能卖了呢,如果卖了,我以后什么都没有了,儿媳跟我说,反正我在这里养老,以后也不会回去了,我们做父母的也要替孩子想想,与其房子空着不如现在就给子女买新房,以后铁定能升值。
我虽然老了,但是脑子还不算糊涂,想想这段日子我住在儿子家,家务活都是我在做,还要把退休工资拿出来做生活费,儿媳买车我又拿了10万块,现在连我唯一的房子也要被卖掉,他们哪里是在孝顺我,分明是要压榨我,如果这房子交出去,我以后真不剩什么了,我还能有日子过吗?
果然,当我提出拒绝时,儿媳当场就黑脸发火,还摔了杯子,我吓得一句话都不敢说,儿子也怪我不理解他们,不体谅他们。
知道了我的心意,儿媳便不再打算让我继续住在家里,她明着不好赶我走,一次我出门回来,发现锁被换了,她说是说只有两把锁,她一把,儿子一把,没有多余的给我,我心里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第二天我收拾东西回了家。
这些年的经历,使我感慨颇多,都说养儿防老,我看是养老防儿差不多,人老了,对于子女该提防的也得提防,这不是心眼多,人在利益面前,都只会为自己着想。
对于同龄人,如果想以后跟子女住在一起养老,我觉得应该提前跟子女约法三章,这3件事一定要提前说清楚。
1、去子女家养老,不是去做全职保姆去的,适当的家务活会干,但是不能完全指望老人,任意指使老人大包大揽,压榨老人的劳动力。
2、老人自己的积蓄要保管好,这些钱是养老钱,以后生病防身都是必须的,做儿女的不能有贪念,觉得老人的钱就是自己的,想着各种法子把钱哄过来,让老人以后在关键时候没有退路。
3、不管住在自己家,还是子女家,自己的房子一定要看顾好,不到最后,一定不能放手,房子是老人最后的保障,没了房子,连子女都会嫌弃,更谈不上孝顺。
其实我想说,时代在变,人的观念也在变,住进子女家养老不再是最好的养老方式,与其住进子女家,我觉得居家养老更好,只要手里有钱,有房子,儿女孝顺就多来看看,不孝顺可以雇个钟点工帮忙做做家务,不管怎样,老人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一时心软,改变主意,更不可以提前把财产给子女,那样只会让自己更加被动。
老话说得好,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即便是自己的亲人,在利益面前人是会变的,所以养老这事,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规划,靠自己才是硬道理,靠自己才能过上舒心的日子,您说是不是?
@寸寸微云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您点赞、评论与转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