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1年毛主席返京停留丰台,郑重交代李德生:秘密调动一个师到北京

0
分享至

李德生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军,在战争年代立下了赫赫战功。20世纪70年代,开国少将李德生经历了他人生的巨大起伏,突然之间,他升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进入了中共中央的政治核心,被称为“一颗政治上的新星”。

李德生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毛泽东对李德生表现出了非常的信任。1971年,几乎很少在丰台停留的毛主席来到了这里,郑重交代李德生:秘密调动一个师到北京。那么,毛主席为何会这样指示呢?

毛主席如何知道李德生

在1968年以前,毛主席对于李德生这个人,只听过他的事迹,并不知道此人是谁。

实际上,李德生从14岁开始就参加了红军,从传令兵干起,成为了师交通队的一名班长,甚至还担任了师机关和交通队党支部书记职务。

殊不知,在他的家庭中已经有三位亲属因革命而牺牲。在长征途中,李德生受冤,在没有党籍的情况下,他经受住了长征的考验,跟着队伍三次穿过草地。

李德生

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德生接连打了好几个硬仗,也都有不俗的表现,在关家垴大战中,李德生带领部队用刺刀和敌人肉搏,血战到深夜才完成了任务。

毛泽东看到这一战役的报道之后,称这一仗是典型的歼灭战,却完全没想到这是李德生穿上破棉袄、头上扎着毛巾,背着竹筐,化装成菜农之后进城侦查,掌握敌情之后,抽调了82人组成突击队搞偷袭,一举歼灭了马坊守敌。

解放战争中,李德生带领部队一路从上党到千里跃进大别山,最后进军大西南,而他也成为了刘邓大军手下一位赫赫有名的战将。

上甘岭战役打出了我国的国威,殊不知,在上甘岭战役的后半段,是由李德生统一指挥的。

上甘岭战役

李德生领着队伍上去之后,解决了不少问题,也让十二军坚守住了上甘岭。众所周知,20世纪60年代在全军广泛推行的郭兴福教育法,其实,李德生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之初,李德生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采取了事先不通知,对部队搞突然检查的办法。可当战士翻山越岭搞实战性的射击,最先进的连队才打了个几个。李德生很是着急,便找到了二连副连长郭兴福,问在环境非常险恶的路途中,能不能夜行百里?

对方回答,不行。为了让大家练出真本领,落实叶剑英的“一定要从严、从难、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军队”的指示,李德生在工作组在二连驻扎了下来,在半年多的实践中,郭兴福和他所带的班在教学上形成了一套较为成型的做法。

郭兴福

1961年10月,《军训通讯》专门出版了郭兴福教学法,紧紧抓住一切从实战出发这个首要前提,扩大到连队,之后便开始推广。叶剑英细致了解之后,觉得有必要在各军区实行。于是在1963年底,在江苏镇江召开了由各大军区、军事院校领导干部参加的现场会。

叶剑英也实地观看了郭兴福单兵进攻战术作业表演,看完之后,叶剑英连连称赞:“大开眼界!大开脑筋!这充分说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回到北京之后,就给军委写了报告。

李德生

新中国成立之前,李德生和毛主席并没有什么接触。直到1968年10月召开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才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李德生作为安徽省的负责人列席会议。周恩来主动询问李德生的名字时,毛主席主动问到李德生是谁?李德生迅速站起来,向毛主席敬礼,毛主席笑着说道:“不认识你呀,你这个同志。”之后,便询问他是哪里人?

当李德生回答他是河南省新县人的时候,周恩来问是不是和许世友是一个县的。许世友也表示了肯定。

毛主席

之后毛主席便问李德生多少岁,还夸赞他在安徽办的事情很不错。问李德生:“你们是怎么搞的呀?”李德生想了想说道:“就是大造舆论!”

一时间会场的气氛有些异样,没想到毛主席却对这样的回答非常满意,甚至还接话:

“是啊,就是要造舆论,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几十年来,就是靠舆论。不然的话,怎么能拉起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搞那么多的队伍。不做群众工作,你没有群众,也就没有军队,没有党,没有无产阶级政权。”

也正是这一回答,也让毛主席对李德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调中央工作

1969年7月下旬的一天,李德生正在主持会议,接到周恩来总理亲自打来的电话:“德生同志,中央决定调你来北京工作。”

李德生

李德生感觉很是突然,便推辞道:

“总理啊,我长期在军队工作,工作经验不多,水平不高,比较适合在下面工作,建议中央考虑,我是不是仍然在安徽工作好一些?”

周恩来表示这是中央决定了的,还说在他来之前,一定要给中央办公厅打个电话,他们会安排飞机去接你的。李德生看这不好推辞,于是简单地交代了一下工作,和机关领导干部打了一下招呼,立即飞往了北京。

7月28日下午3时,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和李德生进行了谈话。周恩来告诉他,毛主席已经决定你到中央工作,还详细地说明了他的工作内容,除了参加中央政治局活动和中央临时交办的任务之外,还参加军委办事组和国务院业务组的活动。

同时,他还要兼顾着安徽省、安徽省军区和十二军的职务。紧接着,周恩来还向他介绍了国务院业务组和军委办事组的有关情况和工作,并鼓励他要大胆工作。

毛主席

不久之后,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当他来到中南海时,毛主席正穿着睡衣看书。周恩来提醒主席,李德生来了,毛主席便放下书,上前和李德生握手,示意他坐在自己的身边。

毛主席笑着说道自己和李德生的名字同名,在转战陕北时,毛泽东化名为李德胜,意思就是说离开延安能取得胜利。

李德生得知自己的名字和毛泽东同名时,很是激动。毛泽东拿起了周恩来的老花镜戴了一下,看起来像寻常人家的老人。毛泽东问李德生:“你是不是也要戴眼镜?”李德生顿时被毛泽东逗笑了,表示自己看书的时候也会和主席一样戴老花镜。

紧接着,毛主席打开了话匣子,说自己了解他都是听过其他同志了解的,他们都说你不错。之后,便询问李德生的读书情况。李德生也非常老实,自己也说没什么文化,就是读了一些军事理论方面的书。

李德生

毛泽东一见到爱将,总会告诉他们要多学文化,要多学点书,他叮嘱李德生:“要读《红楼梦》,要把它当做历史来读。”之后,还列出一些书单,他最喜欢的就是《通鉴纪事本末》,这本书要读五遍才能看懂。

周恩来也趁机向毛主席报告了李德生的工作安排。李德生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说道:“主席,我感到职务太多了,担子太重了,担心干不来。安徽和南京军区的职务是不是可以免去?”

毛主席挥了挥手,坚定地说道:

“不要免,不要免,一个也不要免。南京的不要免,安徽的也不要免。”“你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三分之一时间在北京工作,三分之一时间读书学习,三分之一时间到下班搞搞调查研究。”

从那之后,李德生身兼数职,在毛主席的教导下开启了他边学习边工作的生涯。

华国锋

毛主席为何一定要让李德生身兼数职,也有自己的深意。当初在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的时候,他还兼任着湖南省的几个职位,和公安部部长、广州军区第二政委、军区党委书记等这些中央和地方重要的领导职务。

李德生也是如此,从中我们也能看到毛主席对李德生的信任和器重。

因此,在后来毛主席第一时间遇到事情,就想到了李德生。1972年,更是要李德生秘密派遣一个师去北京。那么当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毛泽东交代李德生:秘密调一个师到北京

李德生调到中央之后,为了适应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工作,他也将自己的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

李德生

这天,大约七点,李德生正回家睡了三个小时左右,就接到了中央办公厅的电话通知,于是他赶紧起床,按照规定赶到丰台,等待毛主席的接见。当时是毛主席长途南巡,虽然一路奔波,但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

在返回北京的途中,毛主席便要汪东兴通知李德生、纪登奎、吴德和吴忠到丰台火车站,找他们谈话。

这是自毛主席近两年来视察外地以来,从来没做过的事。很长时间他都是在白天直接返京,但这次他却罕见在丰台站停车,找人谈话。

毛主席为何突然要找他们谈话呢?李德生百思不得其解,毛主席出其不意的举动也让李德生有些措手不及。于是他赶紧按时赶到丰台,等待毛主席的专列到达。

汪东兴和毛主席

毛主席专列到达之后,汪东兴便下车将他们四人领到车上去见了毛主席。毛主席坐在沙发上吞云吐雾,正吸着烟,好像在思考什么,当他看到李德生之后,和他们一一握手,就座后开始了谈话。

此次谈话,毛主席的谈话内容涉及面很广,涉及的也比较多。主要讲了党的历史上历次路线斗争的情况,中心意思就是要提高认识。李德生在一旁认真地聆听了毛主席的谈话,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谈话中,毛泽东首先询问了李德生不久之前访问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的情况,询问了对尼克松访华一事。

毛泽东

李德生还向毛泽东汇报了阿尔巴尼亚领导人的态度和意见,李德生说道巴尔巴尼亚领导人认为我们在和美帝国主义打交道。毛泽东听后笑着说道:“他们是左派,我们是右派。”

毛主席便分析了阿尔巴尼亚的反应,说他们很可能是担心,害怕美国会腾出手来对他们施压,想要我们制约住美帝国主义。其实美国也支撑不住在越南的伤亡,唯一的办法就是撤军,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对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的压力。

李德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明显地感觉到毛泽东关注的是别的问题,总感觉他心里有什么话要和大家讲,李德生迅速结束了汇报,以留下让毛主席说话的时间。

毛泽东

毛泽东开始谈话之后,说到了内部的团结问题和路线问题。最后,毛泽东说,要抓路线教育,方针还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下午三点多,谈话结束,毛泽东单独留下了李德生,郑重地向他交代了一项任务:“从38军调一个师到北京南口。”这也意味着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军事部署。

毛主席为何要这么部署呢?

其实,在近年以来毛主席一直很注意北京的变化,1967年2月3日,毛主席在接见外宾时就说到,当公开宣布北京市委改组的消息时,我们增加了两个卫戍师,所以你们才能到处走。

毛泽东

对于北京可能发生的事情,毛主席是做了提前预估的。在离开毛主席的专列之后,李德生和纪登奎已经赶到了北京军区,按照毛主席的要求将38军的一个师调到了南口。

南口位于北京西北郊,靠近八达岭,向北就是张家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不想,第二天就发生了九一三事件。

在中央的指示下,李德生当天又命令38军的3个机械化师,坦克第1、6师和炮兵第6师共6个师,归北京卫戍区统一指挥。各个部队接到了命令,迅速到达,做好了应付各种突发事变的战备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红色记忆录
红色记忆录
欢迎大家关注伟人颂
344文章数 14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