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收治新冠的ICU重症病房,你会见到这么一幕情景,印象中仰天躺着插着管的病人全都变成了是趴着睡的,或侧卧位,就没有见到正面躺的。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新冠患者抢救成功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对中重症新冠患者,大力提倡俯卧位通气(俗称新冠趴)。根据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具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重型和危重型病例,应趴尽趴!
俯卧位通气的好处有:
1. 保证肺部通气,利于空气进入肺部深处,增加肺氧灌注量,提高血氧饱和度
2. 帮助排痰
3. 清醒的非插管的俯卧位通气能改善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肺顺应性和肺可复张性,避免发展为重症
4. 改善重型和危重型的预后,趴着能够减少对肺泡产生的压力
医院新冠病房广泛实施
于是出现了以上一幕情景,在我们医院的ⅠCU病房、亚重症病房,乃至普通病房,为提高成功救治率、避免病情进展、减轻缺氧,全都建议患者尽可能采取趴睡姿势。
医院还专门成立了“俯卧位通气治疗专家小组”,专门评估有无禁忌症。还组建了“新冠康复趴趴队”,由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组成的俯卧位通气技术专业指导团队,落实指导全院新冠患者俯卧位通气,提高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
在普通病房,医护人员也会教家属在患者俯卧位时的一些康复方法,让家属参与进患者的康复中,为患者拍背。每天下午,病房里都会想起此起彼伏的拍背声。
一位位患者陆续顺利康复出院,与俯卧位通气的广泛开展有很大关系。
实施起来的艰辛
俯卧位通气说起来简单,对于清醒病人还能配合。但是对于使用镇静剂气管插管的昏迷病人来说,难度极大!
需要至少3-4名医护人员共同发力,才能将一位患者安全地翻到俯卧位进行通气。患者身上有呼吸机、鼻胃管、心电监护、多路输液、导尿管等等,翻一个身不是简单的事情。
临床护士还是女性居多,这个时候力气不够就靠人多,这时候男护士和男医生就起了作用,正当大家小心翼翼齐心合力翻到一半的时候,有时突然发现患者开始排便了…
最怕翻身的过程中出现意外和并发症,所以每一例重病人都需要评估,有时还得麻醉科医生全程监控生命体征。
在亚重症病房的清醒病人,理论上每天俯卧位的时间建议越久越好,最好达到12个小时。但年纪大的患者趴久了不舒服有时会不配合,因此病房护理人员每天都会不停巡视、再三劝导,不少病人因为配合得当,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俯卧位通气的禁忌症
俯卧位通气的实施需要在医护团队评估下谨慎进行。以下病人是严禁使用的:
1. 存在气道梗阻甚至窒息的风险;
2. 心源性肺水肿导致的呼吸衰竭;
3. 身体腹侧体表存在损伤或伤口而影响俯卧位实施;
4. 有颈椎、脊柱不稳定性骨折,需要固定;
5. 有青光眼或其他眼压急剧升高的情况;
6. 存在颅脑损伤等导致的颅内高压;
7. 急性出血性疾病。
此外有骨折、癫痫、过度肥胖、中晚期妊娠妇女、血压不稳定、深静脉血栓也是相对禁忌的。
都靠ⅠCU病房这群可爱的护理人
自从新冠疫情第一波大流行以来,ⅠCU成了全院收治危重症的第一线战场,患者普遍年龄大,病情重,照料重症患者远比大家想象的要辛苦。
除了日常治疗工作之外,现在又推行了俯卧位通气,更给护理团队增加了工作量。但这些文文静静的女孩子,一到岗位上就毫不退缩,忘记了各种困难,常态化实施危重症患者的俯卧位通气治疗,有序开展其他常规技术操作等。
好在,现在最艰难的时候终于过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