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新四军根据地真相:看看国民党的反应,就知道6块根据地发展多好

0
分享至

1938年11月9日,中共中央设立了由刘少奇任书记的中原局,着意在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的豫、鄂、皖、苏敌后地区发展武装,扩大建立根据地。

1939年4月,中共中央指示:华中是发展武装力量的主要地域,准备从华北八路军抽调一部去华中,从陕北和八路军总部调营级干部去华中,新四军则从江南抽调大员及大批干部去江北。1940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指示:在山东全境和华中,把发展武装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关于新四军的发展方向, 1939年2月23日至3月14日,周恩来曾到皖南泾县新四军军部与项英研商新四军的发展方向。1940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指示新四军的发展方向为:“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

新四军在华中猛烈开辟扩大根据地。

一、新四军敌后根据地情况

1、苏南根据地

1939年4月,陈毅派叶飞率第6团向苏南东部发展。第6团于5月5日到达武进,与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梅光迪、何克希部会合,成立江抗总指挥部,梅光迪任总指挥。5月中旬,江抗东进抵达阳澄湖地区。6月24日,新四军夜袭苏州西北墅关车站。7月23日,0一部进至上海近郊,袭击虹桥机场,烧毁4架日机。“江抗”阳澄湖游击根据地与该地区的忠义救国军间发生摩擦,10月,陈毅令“江抗"从锡澄(无锡、江阴)地区西移。

1939年,新四军第1、第2支队建立的以茅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击退了日军数次进攻。8月,第1、第2支队由陈毅统一指挥,11月在溧阳水西村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粟裕分别任正、副指挥。1940年7月,粟裕渡江北上,江南指挥部由罗忠毅、廖海涛分别任正、副总指挥。

10月,“江抗”主力西撤至扬中,编为江抗挺进纵队,管文蔚任司令员,叶飞副之。12月江抗挺进纵队进至扬州、泰州地区。同年11月,第4团渡江向扬州、仪征、天长地区发展,称“苏皖支队"。1940年2月,江抗挺进纵队梅嘉生部编入该支队,陶勇为司令员。

2、皖南抗日根据地

新四军第3支队(张云逸)在皖南与国民政府军协同抗击日军,1939年1-2月间与日军争夺繁昌城,两失两克。5月,第3支队再次击退日军对繁昌的进攻。9月,日军再攻繁昌。11月8日至12月21日,日军5次进犯繁昌,又被击退。1940年4月、9月,新四军军部和第3支队又在繁昌、南陵、泾县一带配合国民政府军与进犯的日军作战,击退日军进攻。

1940年10月7日,日军攻陷泾县县城,后叶挺指挥击退日军,收复县城。

3、皖东根据地

1939年起,新四军第4、第5支队在皖北、东猛烈发展。1938年11月,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渡江抵无为地区,与第五战区豫鄂皖边游击总司令、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协商,确定:第4支队向淮南路东及津浦路南段活动,庐江、无为地区由中共领导的游击武装和人民抗日武装统编为江北游击纵队。

1939年2月,张云逸率新四军军部特务团江北游击纵队进抵皖东。4月下旬,叶挺渡江北上,5月在庐江县东汤池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张云逸任指挥。6月,徐海东任副指挥。第4支队经整编后,由徐海东担任支队司令员。7-8月间,第4、第5支队进入津浦路东西侧建立根据地,开辟以定远南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根据地。新成立的第5支队由罗炳辉任司令员,开辟以来安东北半塔集为中心的津浦路东根据地。是年秋,第5支队伏击日军,收复来安。

1939年12月,刘少奇率中共中央中原局机关抵达皖东定远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刘多次召集会议,研究扩展华中根据地、发展武装以及国共摩擦问题。

1940年,新四军皖东各部在津浦路两侧地区建立政权(路东盱眙、离山、天长、来安、六合、仪征、高邮、宝应,路西定远、滁县、全椒、凤阳、和县),击退日军进攻。至年底,皖东根据地发展至运河以西、长江以北、淮南路以东、淮河以南大片地区。

4、豫皖苏边根据地

1938年9月30日,由彭雪枫率领八路军游击支队从河南确山县向豫东敌后挺进。1939年初,该支队继续东进皖北,开辟豫皖苏边区。

在东进过程中陆续收编豫皖地方武装,逐步壮大,11月改称新四军第6支队,彭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至1939年底,以永城、涡阳间新兴集为中心的豫皖苏根掘地,有萧(县)、亳(县)、永(城)、夏(邑)、杞(县)5个县政权和萧(县)西、宿(县)西2个办事处。

5、淮海根据地

1940年6月,八路军第2纵队黄克诚奉令率部南下华中,进入皖北涡阳新兴集,7月下旬进入皖东北。8月中旬,黄克诚部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由黄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执行"向东发展”任务。黄克诚率第5纵队在沭阳、泗阳、宿迁、淮阴、涟水、东海等8个县建立政权,开辟了淮海区根据地。9月,第5纵队配合新四军第5支队开辟苏北淮(安)宝(应)地区。

10月4日、5日,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部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部队之间在黄桥发生严重摩擦战役,第89军被歼,军长李守维阵亡。

新四军第5支队东进至运河边。八路军第5纵队黄克诚部南下,进占阜宁、益林、建阳等镇,直下盐城,击溃韩德勤部。10月10日,新四军第2纵队一部与八路军第5纵队第1支队在东台北之白物会合。1940年11月17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在海安成立(同月23日迁盐城),叶挺任总指挥(叶抵苏北前陈毅代),刘少奇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华中的新四军、八路军。

11月29日,由山东南下的第112师霍守义部(原东北军)以“武装调停摩擦”名义增援韩德勤,在曹甸与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指挥部部队之间发生摩擦战役,历时18天。

6、鄂豫边根据地

1939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到达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决定派李先念至武汉外围敌后扩建一支新四军部队,创建抗日根据地。

17日,李先念率新四军独立游击支队经四望山、信(阳)罗(山)边、大悟山向鄂中应山、安陆等地挺进。4月,该支队发展为鄂中游击支队,李先念任司令员。6月中旬,中共领导的鄂中、豫南武装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1940年1月在京山改称"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朱理治任政治委员。纵队历经百来次战斗,毙伤日伪军甚多,在天门、汉川以北,信阳以南,京山、随县以东,平汉路以西大片地区开辟游击区和根据地。

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发展

1941年1月4日夜,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由安徽泾县分3路向南进发,由云岭驻地先向东南行进,绕道茂林,拟经三溪、旌德宁国、郎溪,沿天目山麓,进至溧阳苏南根据地。6日,新四军行至泾县境内之不岭一带后,遭到驻在该地的第三战区第32集团军上官云相部第40师(方日昌)的拦阻,发生战斗,其后更遭到该地区第三战区7个师8万余人拦截包围,激烈作战。至14日,新四军除2000余人突围外,其余或牺牲,或被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撤销新四军番号,该军军长叶挺革职,交军法审判,通缉副军长项英。 时叶挺被扣;项英秘密藏置,后被手下叛徒暗害。

中共中央则针锋相对,于1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25日新军部在盐城成立。新军部将新四军和陇海路以南八路军部队编为7个师,师长分别为粟裕、张云逸(兼,副师长为罗炳辉)、黄克诚、彭雪枫、李先念、谭震林和张鼎承(未到职)。

2月,因察觉鲁苏皖边区游击军副总指挥李长江准备投伪,新四军第1师攻占姜堰、苏陈庄等处和李长江部的驻地泰州。日军为救援李部,进逼泰州。新四军第1师于21日撤出泰州。4月,第1师攻克泰州、如皋间的古溪、蒋垛等据点。

2月18日,新四军第3师第9旅攻克青阳镇(今泗洪县县城),经40余天作战,恢复了皖东北根据地中心区。7月20日,日军围攻盐城新四军军部。新四军主动撤出盐城。28日,日军占阜宁。其间,23日,新四军第1师围攻姜壤和泰州,日伪军回援泰州时新四军第3师乘机于29日收复阜宁。8月9日,第1师、第3师分5路反攻盐城地区收复建阳(今建湖县)的湖垛(今建湖镇)、上岗和盐城东南的裕华等销.9月上旬击退日军“扫荡"。

从1940年11月开始,日军对苏南新四军进行“扫荡”,日伪军在华中进行“清乡"。 1941年7月、9月,日军对茅山根据地地区进行“扫满",苏南行政区专员巫恒通重伤被俘,汉奸周佛海劝降遭斥责,巫拒医绝食,壮烈殉国。11月28日,伪军合击漂阳塘马地区新四军第16旅旅部,该旅经10余次冲杀,大部突围,但旅长罗忠毅、旅政委磨海涛等牺牲。

1941年2月开始,日军重点“扫荡”津浦路西,12日分4路“扫荡"以定远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根据地。第2师积极抗击。3月上旬,日军侵占巢湖以南地区,皖中第7师奋战1个月,克复白湖以东至含山、和县间广大地区,于5月建立了巢(湖)无(为)根据地。

1941年1月下旬,日军发动豫南战役时,新四军第5师遵照军部指示,以主力一部进入鄂豫边应山、随县、桐柏、信阳等地。5-11月,第5师抗击日军对安陆、天门、潜山、京山地区的“扫荡”,并以“敌进我进”方针直逼武汉市郊,开辟汉川、汉阳、孝感、黄陂地区。11月上旬至12月23日,第5师3次进攻侏儒山,进攻河阳王家场、何家场,开辟了(汉)川汉(阳)河(阳)地区。

三、华南地区抗日根据地

日军攻占广州后,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建立了东江、珠江、琼崖3支游击队。

1、东江抗日游击队

东江地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队长王作尧)和惠(阳)宝(安)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曾生)于1939年1月1日成立东宝惠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王作尧任大队长。4月,这两支武装分别改编为第四战区游击纵队指挥所所属游击大队,在惠宝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至1939年底,分别在坪山好和鸟石岩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到700余人。

1940年3月,两部向海丰、陆丰转移。中共中央指示其仍回东(莞)宝(安)惠(阳)地区。8月上旬,该两部回到宝安上下坪村,部队仅剩下100余人。此后,曾生、王作尧两部于9月改称"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林平任政委。10月初,该两部开创东莞大岭山区根据地和阳台山区根据地。1940年底,以大岭山、龙华为中心的广九路西抗日根据地形成。

1941年6-8月,两部分别击退日伪军对大岭山和阳台山的进犯。10月,大岭山游击队一部转移至阳台山,一部由曾生带至惠宝边区,恢复坪山根据地。1941年4月,新成立一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增(城)从(化)番(禺)独立大队,开辟增城油麻山根据地。年底,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发展至1500余人,武装民兵1000余人。

2、珠江抗日游击队

广州沦陷后,南海县农民运动负责人吴勤组建南海县抗日义勇队,接受国民政府军游击部队番号,称"广州市郊游击第2支队"。1939年2月,中共南(海)顺(德)工委负责人林锵云组织了一支游击队。1939年,中山抗日游击队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保卫了大良(顺德县县城)。

1940年3月,日军占领大良。广州市郊游击队(简称“广游")第2支队和林锵云游击队退出,往大良附近的西海村建立根据地。林锵云领导的游击队改编为广东抗日游击队的一部。是年冬,日伪军“扫荡",广游第2支队主力转向顺德,以西海为中心活动。1941年夏,日军以伪军对西海形成包围,广游第2支队一部向中山县五桂山转移。

10月17日,广游第2支队击溃进犯伪军获捷。年底,日伪军报复,烧掉西海村70%以上房屋,广游第2支队转移。

3、琼崖游击队

1937年12月5日,琼崖中共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第14区独立队,中共琼崖特委书记冯白驹任队长。1939年2月10日,日军在海南岛登陆。2-3月间,该独立队在海口地区抗击日军,9月27日化装进入琼山永兴市袭击日军据点。1939年5月,该独立队扩大到千余人,扩编为民众抗日自卫团独立总队,冯任总队长。

此后总队即在琼山、文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开辟琼(山)文(昌)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总队挺进僧县、临高、澄迈边界美合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同年秋,总队发展至3000余人。1940年12月,当地国共间发生军事摩擦,冯部退出美合根据地,总队返回琼(山)文(吕)根据地,另两支队伍分别到儋县、临高地区和万宁六连岭地区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拿数据说话
拿数据说话
爱体育爱评论爱原创
2628文章数 5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