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航空工业实力的增强,中国空军也进入了快速换装期,有消息称,在2023年内,所有歼7战斗机就将退出现役。
日前,有国内军事专家在央视节目中对外透露,在解放军所剩不多的歼7战斗机将在年内全部退出空军作战序列。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就代表着中国空军向着全面三代化,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
我们必须清楚地是,解放军加速退役这几百架歼7战机,并不是因为这些战机都已经到了服役年限,机体老化到无法继续执行任务,而是在中国航空工业实力提升,新锐战机产能达到一定水平后,为了强化部队战斗力作出的决定。
要知道,虽然歼7在中国空军中的服役时间已经超过了50年,但这款飞机真正停产的时间还不到10年。中国空军现役的歼7基本也都是后期换装的型号,如果继续使用,还能服役一段时间。此外,虽然是一款二代机,但歼7战机并不是一无是处,这位“老将”也有着自己的优点。
作为一款研制于上世纪60年代的战机,歼7的生产技术已经十分成熟,造价和使用成本都很低,很适合在二、三线部队中服役,承担非热点方向的巡逻警戒任务,并且可以兼职教练机,培养刚刚从航校毕业的新飞行员。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款二代机,歼7在雷达性能、机动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已远远落后于时代,长期保留成建制地歼7部队,并不利于空军战力质的提升。因此,歼7在近几年全部退役,并不令人意外。只不过,中国空军明显加快了歼7的退役速度。毕竟,根据海外智库给出的数据,中国空军还有数百架的歼7在役。
而中国空军选择现在加快歼7的退役速度,其实也是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影响。首先,歼10、歼16、歼20等新锐战机产能的提升,给了中国空军快速换装的底气。随着涡扇10系列发动机的技术成熟,并全面投入使用,此前限制中国战斗机生产的俄制发动机供应问题得到了解决,中国的战斗机产能正逐年提升。
按照美国方面的估算,中国军工部门现在每年能够交付大约140架战机,且全部都是歼10C、歼16、歼20等新锐战机。抛开交付舰载机部队的部分歼15和少量出口战机,其他的都可以交付给还装备歼7的战斗机部队进行换装。只不过,让二代机部队一步到位换装最新锐的战机,可能会出现飞行员适应、培训时间较长,战力形成太慢等问题。因此,不排除现在装备歼7的部队,会暂时装备兄弟单位此前使用的歼10或歼11战机。
除了新锐战机产能的提升,中国空军的快速换装与周边安全局势的持续恶化不无关系。在欧洲挑起战争后,美国现在正加紧在亚太方向上对中国展开围堵,北约也十分配合地将触手伸向了亚太。近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就到访了韩日两国,美防长奥斯汀则出访韩国、菲律宾。
在半岛方向上,自去年开始的紧张对峙局面没有根本性好转,无人机越境等事件时有发生,美韩两国也加强了联合军演的频率与强度。
在东海方向,日本方面也是动作不断,在宣布将防卫费提升到GDP的2%后,开始大力提升自卫队战力,日本二战后首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加贺”号就即将完成航母化改装。
台海方向上,台当局“以武拒统”的想法仍未改变,美国方面也在不断下场搅局,使得局势持续紧张。近日,华盛顿就传出了消息称,新任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想要效仿佩洛西,在今年春天窜访台湾岛。
在南海,菲律宾已经在拜登政府的拉拢之下,重新对美军打开了国门。印尼与越南绕过中国,进行了南海专属经济区的划分。印尼已开始在紧邻九段线的纳土纳群岛周边推进新的海上油气项目。越南则对印度生产的空射版“布拉莫斯”反舰导弹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在越南周边,能够用上这款导弹的也只有南海方向。
在西南的高原上,中印边防部队于去年12月爆发了一次肢体冲突,印军此后立刻在靠近边境的地区展开了空中演习。
在此情况下,虽然歼7在面对部分潜在对手的米格21、F-5等战机时仍有一战之力,但已经无法对其他先进战机形成足够的威慑力,面对未来有可能爆发的高科技、高烈度战争,换装更先进战机刻不容缓。
由此可见,加速退役歼7战机,推进整体战力提升,是解放军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周边安全局势,作出的一个必然选择。而在退出作战序列后,歼7战机也不会被全部放到仓库中“吃灰”。效仿歼6改装为无人机,或许是这些“老将”的未来之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